零售数字化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分析

来源 :商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理论结合实证,研究了零售数字化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以及区域层面的异质性。结果显示,零售数字化广度和深度的提高,都能显著抑制我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且零售数字化广度的赋能效应更强。同时,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零售数字化广度和深度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都是很明显的,而中部地区零售数字化深度的抑制效应相对有一定弱化,西部地区广度和深度两者的抑制效应均尚未有效释放。
其他文献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激发了居民的消费潜力,进而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结构。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拉动作用;第二,收入、环境与产业结构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收入对各类型的消费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对消费结构升级作用影响不大,产业结构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作用显著;第三,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产业结构这三类中间渠道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但均促进居民消费。
基于要素结构性的视角,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我国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保持逐年提升,且主要得益于产业的规模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贸易壁垒加剧和供应链断裂风险等问题的出现,使我国供应链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供应链各环节数字化成为趋势。本文以供应链的数字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数字供应链创新模式。通过供应链各环节的数字化,将供应链从单一的链式结构变成网络结构,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被云端化和智能化,以提升运营效率和抗风险的能力,形成数字化供应链创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从供应端到消费端的一切行为均可被数字化记录、分析和追溯,消费市场区域的产品需求被大数据整合,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消费体系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会展业一方面应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举办贸易类展会,发挥会展业的创新功能,推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加速实施;另一方面应从消费端切入,通过举办消费类展会,发挥会展业的消费引领功能,助力我国消费体系完善和消费升级。本文在新发展格局视阈下,以创新性的展会分类为起点,系统探讨了消费类展会的作用、消费类展会的兴起对会展业核心属性的影响、发展消费类展会的根本目的、需要做出的范式改变和高质量发展策略等问题,提出了推动会展融合创新、补上消费互联网短板、建立新型零售生
本文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个人应用和企业应用三个维度计算出2009-2018年区间各省数字经济指数,并利用该数字经济指数考察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利润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利润的提升;其次,细分行业的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对批发业利润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零售业;此外,分地区的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利润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利润虽然也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影响不显著。
消费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升级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服务业“成本病”,而服务业“成本病”又会对消费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基于服务业成本视角,采用GMM估计法,探究了居民消费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关系,旨在为各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显著正向促进本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有持续性;消费升级显著正向促进新型城镇化;服务业成本过高会负向作用于新型城
本文立足于海外高端消费“质”与“量”的双重作用,分别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正反馈三个理论路径,考察了海外高端消费对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升级的作用,并且采用ARMA模型分析海外高端消费回流对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升级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表明:海外高端消费回流能够有效驱动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海外高端市场消费和中国市场产生的国际高端产业消费(海外高端消费回流)与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海外高端消费回流相比于海外市场高端消费的影响系数更大,说明海外高端消费回流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支撑我国消费
本文从供给侧和需求端分别解码农村新消费经济,发现电商新兴模式、电商渠道网络和电商源头供应链均在下沉,而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与消费结构呈现上行态势。在未来,以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的重构及大数据等技术的依托为着力点,供给侧与需求端需协同发力、改革创新,共同推动农村新消费经济崛起。
本文运用二元Logit模型,详细分析流通价值链增值与客户偏好异质性的匹配度。实证结果表明,个体与群体客户偏好均不同程度影响流通价值链增值。个体需求层面中,消费能力、收入情况、审美水平与情感经历4个因素正向匹配流通价值链增值;群体需求层面中,品牌影响度、实用情况与服务能力3个因素正向匹配流通价值链增值。据此,提出促进流通价值链增值与客户偏好异质性匹配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以及利用苏黎世理工学院经济研究所(KOF)发布的全球化指数,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路径实证研究了逆全球化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变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全球化趋势主要通过影响经济基本面因素进而抑制人民币国际化,且近年来的态势愈发严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常项目下,逆全球化可通过影响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和贸易结构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影响;在资本项目下,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金融衍生品投资均是逆全球化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其中,逆全球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在早期主要通过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