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体现了我们对语文课程和母语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是语文课程观念完善的必然,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语文课程资源五彩缤纷。从空间范围看,有课内、课外资源;从传播媒介看,有书本、报刊、网络、影视、广播等资源;从性质类别看,有人力、物力、自然等资源。如何有效地整合庞杂的课程资源,使之有机地融入现有的语文课程体系,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而人力资源则是众多资源中最契合现有课程体系的重要资源之一。
  语文课程人力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围绕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文本和教师、学生进行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并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本文拟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着重从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两方面浅谈语文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教师资源的开发
  美国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着重强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当下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是每天端坐在语文课堂上,面对一篇篇或长或短、或喜爱或不喜爱的文本“听说读写”。因此,语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要能引领学生重新“激活”文本,使文本内容恢复到“鲜活”状态。“激活”文本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找到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而教师就可以扮演“激活者”这一角色。我在教学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一面》时有过一次这样的尝试。
  《一面》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普通的汽车卖票工人阿累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初次也是唯一一次相见,鲁迅先生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的故事,塑造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崇高形象。尽管作品情节曲折,情感真挚,但因故事年代久远,对教室里的那群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00后们来说,显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甚至连我这样一个学生时代、教师生涯一次次地接触这篇作品的70后老师来说,备课时也产生了些许的倦怠情绪。如何化解这篇经典作品的教学尴尬深深困扰了我。
  走进教室,学生平淡的表情再次印证了课前的预测(课前已布置了预习)。就在此刻,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暑假在上海的一段经历。于是,我开始了这样的新课导入:
  “今年暑假,我陪同母亲去上海看病。我们寄宿的亲戚家附近有座公园。因为要等待母亲检查的结果,亲戚建议我们去附近的公园逛逛。那天天气不好,天空还飘着几丝雨星,可逛公园的游人却不少,还能时不时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大门内侧长长的墙壁上,镌刻了一长串为修建这座公园捐钱捐物的爱心人士的名单,其中似乎还有一些日本人,比如‘藤野××’。‘藤野’?好熟悉的名字。莫非这儿是……?我没敢说出自己的猜测。走进公园内的一栋建筑后,一副熟悉的对联证实了我的判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原来这里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长眠的地方!”
  教室里鸦雀无声。接下来我又向学生介绍了在鲁迅纪念馆的见闻,学生和鲁迅先生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很快走进了文本,并在一种主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
  冷漠的书本知识一旦与学生眼前的个体生命——教师联系起来,就变得活泼动人,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见,教师自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上述案例涉及的人生阅历外,教师的学识修养、个性禀赋、人格魅力、精神特质、情怀操守,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影响启迪着学生的心灵世界。而教师自身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是教学资源中最生动、最富有感染力的资源。因此,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修身养性,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生活的“行家里手”,努力从生活中汲取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引领学生从书本走进生活,走向精彩的大千世界。
  二.学生资源的开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研究和开发这些资源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具有巨大价值。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致力于学生资源开发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让学生每学期开学前写一篇教材分析,开学后每天轮流出一期“班级日报”,每人每学期出一份试卷,上一节课。曾被媒体称为“南京绝活教师”、“笔耕不辍的思想飞人”、中华语文网“最人物”的江苏语文特级教师冯为民一直坚持让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教学课件。
  这种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方案、动手制作的作品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活动的成果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同时又构成了新的学习资源,而这种学习资源的影响力甚至毫不逊色于教材。
  学生资源的合理运用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笔者任教初三毕业班,班上有一个让每个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学生。拖欠作业,打架斗殴,考试挂红灯……几乎每一件事都少不了他。但一次课间的谈话却让我消除了对他的成见:原来,他来自于一个父母离异的特殊家庭。父母离异的原因有些滑稽:他们家是拆迁户,按政策规定离异夫妻可各分得一套安置房。夫妻二人财迷心窍,就办了假离婚。可过了一段时间,政府改主意不拆了。夫妻二人的感情倒是真的出了问题,假离婚成了真离婚。最后孩子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样一个对一切都“无所谓”的问题学生。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里用化名写了一篇博文:《班里一个男生的家庭故事》。博文引起了班上很多学生关注,他们纷纷留言评论,表达自己对这位同学的同情和勉励。博文发布几天后,我意外地发现那位问题学生开始在早读课上到组长那儿背书了,听写的时候不偷翻课本了,课代表上交的名单里他的名字渐渐少见了。期末考试下来,他还是班级最后一名,不过红灯摘了。我在学生的评价后跟评道:“阳光,哪怕只有一缕,也能温暖一颗孤寂的心。”
  学生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学生的经验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生活阅历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些资源可以极大的丰富课堂内容,弥补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的不足,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可以让去过北京瞻仰过巍峨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和父母的亲子故事,教学名著《三国演义》,可以让学生说说心目中的三国英雄,作文课上可以让学生以班级的某一位同学或老师为模特,写一篇作文《猜猜他(她)是谁》等等。
  学生资源中还有一种需要关注的资源是生成性资源。课堂上,学生偶然提出一个预设之外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随机应变,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生发开去,进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要想获得这种生成性资源,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机智。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课前还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巧妙地设置好生成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关注,一旦生成点出现,立即予以捕获并加以利用,最终促成新的学习资源的生成。
  《礼记·学记》说:“教学相长。”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人力资源的两种类型,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机交融,互为补充。重视语文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生活风味,语文课程也将最终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中找到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杨卫华,教师,现居江苏大丰。
其他文献
《陋室铭》教学实录片断:  师:本文以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结尾,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或日:‘陋,何有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那么刘禹锡这么写的用意,是不是在以“君子”自我标榜呢?  生1:我觉得是,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以住的陋室就不简陋了。  生2:我觉得是在自我标榜。作者托物寓意,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暗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如许多边缘学科兴起一样,人们对通讯也不满足于原来的形式。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要求通讯在事实报道的基础上,不妨带一点文学色彩与哲理的光芒,从而增强可读性、感染性。这就要求通讯写作要向散文学习和借鉴,向散文化发展。  牵起情感的那条红线  文章的结构犹如人体的骨架,因而也决定了文章的整体态势。通讯结构大体有三: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或二者交叉使用。由于文无定法,文章的结构具体运用却显得
康进之,棣州(今山东惠民)人,一云陈姓,生平事迹无考,是一位才华横溢、深受观众欢迎的剧作家。大约生于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初,与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白仁甫、杨显之同时。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记载,他创作杂剧二种:《黑旋风老收心》、《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其中《黑旋风老收心》已佚,今传《李逵负荆》。  《元代杂剧全目》云:《李逵负荆》正名为《梁山泊黑旋风负荆》,简名《杏花村》。天一阁本于康进之略传后有
语文本身是趣味无穷的,但我们常听有人评议:某位老师的课有趣儿,味儿浓,引人入胜;而另一位老师的课,枯燥乏味,引人入睡。为什么一个有“味”,“引人入胜”;一个乏“味”,“引人入睡”?关键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论:“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
香菱学诗终有所成,除了自身的刻苦,更得益于黛玉这位老师。  按说香菱拜宝钗为师更为有利,一则她为宝钗的嫂子(尽管身份是妾),同处一府方便请教,二则宝钗的水平也堪为其师。香菱舍近求远,是因为在宝钗认为女孩子无才便是德,多少让香菱敬而远之。黛玉没有因为香菱与宝钗的关系而拒绝她,心无城府;更没有世俗的观念。很能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理念,让人肃然起敬。黛玉满腹诗书,才华横溢。香菱拜师,她当仁不让:“既要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着千千万万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栋梁,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培养和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价值的重要
记得学校曾经组织的语文百科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一道探究领悟题:当你听到|05|1.1|1.1 567|1 1|这段音乐的时候,你会联想到哪些事物?你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感情?全场无一名学生正确答出,都认为是怪题。我和几位语文教师看到这道题时,也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道题学生做起来有很大难度,因为,我若不是兼代几节音乐课,也未必能做出这道题,其他几位老师也都满脸愕然。其实能唱出曲谱,答案也就明确了(起来,不愿
读曹寇的小说的确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他的叙述虽说不上中规中矩却也风平浪静,没有虚张声势的各种形式主义花招,也不借助神秘莫测的形而上观念,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可就在这看似自然的现实情境的表面之下却始终有一股汹涌的暗流随着小说的进程在肆无忌惮地前行,其力量之大足以瓦解小说表面的“无事”,而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码头风云》在几许感伤的怀旧与不无反讽的现实描摹交织而成的话语中,讲述的无非就是往日关
语文学科是学生吸收和积累文学知识的过程,而文学知识的汲取来源于课本,更来源于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让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积极地思考,提高语文阅读分析能力,达到能鉴赏一定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平时多动脑,让学生在阅读中赏析,在赏析中阅读,不知不觉地学会赏析文学作品。  一.守住语文课堂和课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抓住
一个人青春年少时的一次意气用事,究竟会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况且这还是一个有着双重特殊身份的人:女性、士兵。女性是“她”注定的性别标志,士兵是“她”那一阶段的身份标志,两重身份对于这个故事都必不可少——如果没有班长对女性的奚落,“她”不会自不量力地报名杀猪;如果不是部队里比铁还硬还冷的组织,就不会上演观看女兵杀猪这样的闹剧。然而,两者兼备,“她”只有凭借酒精催生出的非理性力量,走上了“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