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电生理特征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通过三维非接触式标测技术寻找起源点,结合接触式电压标测,探寻与比较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室性早搏(室早)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电生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因RVOT起源的室早、室速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手术51例,分为室速组和室早组。研究病例接受非接触式标测(Ensite Array球囊,美国圣犹达公司),最早起源点(EA)、突破口(BO)标记后进入传统接触式双极标测,生成窦性心律下RVOT包括肺动脉瓣上区域电压图,并与非接触标测起源点进行匹配分析。

结果

51例患者消融术总体成功率为94.1%(48/51)。室速组(23例,均为非持续性室速)成功率为95.7%(22/23),室早组(28例)成功率为92.9%(26/28)。窦性心律状态下,消融成功靶点电压室速组低于室早组[(1.0±0.9) mV对(1.8±1.6) mV,P=0.045];心律失常发作时,室速组和室早组靶点电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融靶点领先体表QRS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8±4.0) ms对(39.2±3.6) ms,P=0.180]。室速组[19/23,(0.9±0.6) mV]起源点EA位于低电压区比例高于室早组[14/28,(1.0±0.8)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6%对50%,P=0.031]。室速组心室激动前10 ms斜率(dV/dt)小于室早组(0.9±0.7对1.7±1.1,P=0.010)。室速组EA到BO时限(EA-BO)长于室早组[(14.3±6.0) ms对(10.2±4.3) ms,P=0.044]。室速组需要≥2次扩大消融范围病例多于室早组(11/23对6/28,P=0.034)。

结论

非持续性室速起源点初始除极速率慢于室早,EA-BO时限较长且需更广泛消融。RVOT起源室早和非持续性室速好发于心室低电压区(0.5~1.5 mV),非持续性室速为著。心室低电压区常位于RVOT-肺动脉过渡区域,RVOT局部电压标测有助于室速和室早起源点定位。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建模介导的三维空间法在股骨前倾角测量中的运用,为临床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提供高效方法。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43岁。行双侧股骨CT扫描,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模。以Murphy为原则分别采用传统Photoshop法和三维空间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的前倾角值和测量时间。结果Photoshop法测得
期刊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针对凝血纤溶途径进行干预,探索ALI/ARDS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1)选择成年雄性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油酸组、丹参组、尿激酶组和盐水组,每组24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ALI模型。油酸组按0.2 ml/kg注射油酸后不做其他处理;丹参组在给予油酸同时,
目的探讨皮层神经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放射复合伤(TRI)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58只SD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5只)、单纯创伤性脑损伤(TBI)组(15只)、单纯放射性脑损伤(RBI)组(14只)和TRI组(14只)。TBI组为通过液压致侧方液压皮层损伤;RBI组接受60Co全身单次4.5 Gy照射;TRI组皮层液压损伤模型制备成功后30 min内接受60Co全身单次
目的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紫杉醇缓释尿道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5只成年新西兰雄兔,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20只为实验组,利用自行设计的爆炸装置成功构建创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后,外科手术直视下置入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其余5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时通过尿道镜、逆行尿道造影和组织学检查评估药物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所有支架均在直视下成功置
目的探讨患侧前臂两种游离血流桥接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动脉复合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合并指固有动脉缺损患者15例(15指)。致伤原因:切割伤6例,挤压伤5例,电锯伤4例。手指远端血运差11指,血运无4指。均为急诊Ⅰ期采用患侧前臂两种游离皮瓣以血流桥接方式移植修复损伤的手指动脉和皮肤缺损,其中动脉化的静脉皮瓣(AVF)修复9例,桡动脉掌浅支(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256只C57BL/6J雄性基因野生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apoE拟肽干预组,每组又分为创伤后1 d和3 d两个亚组,每亚组32只。采用控制性气压冲击法构建小鼠TBI模型。apoE拟肽干预组为创伤后每
目的探讨慢频率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中的发生率及治疗策略。方法入选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植入的除颤器[单、双腔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353例。所有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患者按既定不同方案设置参数。术后室速发作负荷≥10%且频率<160次/min定义为需优化参数治疗的慢频率室速,分为A组1次抗心动过速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