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倒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倒伏是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大风大雨作用下,更容易导致水稻茎秆倒伏,由此造成水稻出现严重的减产现象。水稻出现倒伏后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有机物质的运输、贮藏和积累,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下降,水稻中后期如果出现倒伏,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就会引起谷粒霉变和发芽,对稻米品种造成不良影响。水稻出现倒伏不仅会给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影響,还会影响到收获,增加收获难度,增加稻谷的损失率。因此,水稻倒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素,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水稻倒伏出现的原因,然后论述了水稻抗倒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目前水稻生产上因追求高产而过量施肥,导致倒伏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严重,水稻节氮高效、抗倒高产栽培是江西省乃至我国水稻生产发展中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江西省在水稻节氮高效、抗倒高产栽培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科企合作,引进了缓/控释肥、“立丰灵”和液体硅钾肥等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强水稻抗倒能力的物化技术产品,经多年多点试验筛选与配套优化,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节氮高效与抗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但水稻抗倒技术仍需攻关完善和示范应用推广。需要我们加快对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氮高效利用、抗倒伏能力强的新品种筛选研究,尽快筛选出资源高效利用、抗倒伏的主导品种。在抓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场会、研讨会、培训会、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做好技术宣传、培训与服务工作,提高江西省水稻抗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整体水平。
  1 水稻出现倒伏的原因
  1.1 品种问题
  不同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杂交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一般高于常规水稻,籼稻的抗倒伏能力要优于糯稻。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民群众科学生产意识不足,长期栽培同一个品种,导致品种性能退化,抗倒伏能力变得更差,在栽培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1.2 水肥管理不当
  很多农民群众的思想中都认为水稻是水生类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水稻移栽后灌入深水,严重影响到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水稻分蘖。实际上水稻属于半水生作物,进入拔节期后逐渐向着生殖生长转变,地下根系就不再生长,而要想保证水稻不倒伏,就要保证水稻根系不会出现早衰现象。除了做好水分管理之外,另外一项措施就是保证根系更好的呼吸,提高田间土壤的透气能力,保证水稻根系充分的进行有氧呼吸。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适当晒田对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其能够促进水稻根系向着纵深方向伸张,减少无效分蘖量,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种植户常常做不到及时晒田,不能很好的掌握晒田的规律,导致晒田效果不能全面发挥,使得水稻出现早衰和倒伏。
  1.3 施肥不合理
  在水稻施肥过程中种植户不能做到按照水稻的需肥规律施肥,在具体施肥中,氮肥施入量过多,磷肥、钾肥、有机肥施入量不足,并且在水稻前期施入大量氮肥,使得水稻出现徒长,无效分蘖量增加,水稻茎秆木质化不完全,纤维素含量较少,秸秆柔软,进入生长中后期很容易出现倒伏。
  2 水稻抗倒技术措施
  2.1 培育壮秧,革新栽培方式
  要结合地区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选择合适水稻品种,并要积极推广示范新品种,改变过去长期种植一个品种的习惯。此外,还要改进传统育秧方式,从过去的湿润育秧向着旱育秧转变。培肥苗床,采用稀播方式,创造适合秧苗生长的条件,积极培育壮秧,为水稻高产和稳产奠定坚实基础。移栽过程中要确保合理密植,栽培密度一般维持在30*13.2或者30*20cm之间。积极推广宽窄行栽培技术,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促进秧苗多分蘖,多分有效蘖,增强秧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 强化水肥管理
  科学灌溉,合理施肥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在水稻水分管理中要实行浅水栽插,寸水活棵,浅水分蘖,适当晒田,有水孕穗,后期干湿交替灌溉。晒田时间要结合秧苗生长情况综合确定,秧苗生长旺盛,叶子浓绿应该重晒田,秧苗颜色呈现淡绿色应该轻晒田。当田间水稻进入齐穗期后,由浅水层下降到花达水,水稻压圈后的半个月内要灌溉跑马水。施肥方面要坚持控制好氮肥和磷肥,增施钾肥和微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合理分配好底肥、分蘖肥、穗肥和粒肥的施入量,改进过去传统的施肥方式。氮肥施入要坚持平衡施入的原则,满足水稻各阶段的需肥要求。要适当增加穗肥的施入比例。对于冷浆较为严重的田块要重施锌肥。同时为了提高水稻秸秆抗倒伏能力,还要增施硅肥。硅元素进入水稻茎秆后能够增强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和茎秆弹性,抗倒伏,同时还能够减少病虫害的侵入。
  2.3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了控制水稻生长高度,在水稻拔节前期喷施水稻植物调节剂,可以选择使用立丰灵矮壮素或者多效唑等调节剂。该种药物能够缩短节间长度,矮化水稻高度,避免水稻出现徒长,抗倒伏严重,但要注意控制好药物浓度,避免产生药害。
  2.4 无病虫害
  要做到早防,重治,抓破口,补齐穗。确保无病无虫,这样就会增加抗倒能力。
  (作者单位:1.335100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作者单位:334000江西省上饶市农业局)
其他文献
一、牧草与鸡种选择林草立体群落结合可以达到地上光能高效利用、地下土壤养分充分吸收的目的,幼林期种植牧草,既可避免土地浪费,防止水土流失,又可收获牧草。牧草以多年生为
1、 试验目的:探讨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田间应用技术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供试药剂:2%加收米、3.5%多抗霉素、三环唑 、75%稻艳  2.2供试品种:空育131,主茎叶数11片。  2.3防除对象:水稻稻瘟病  3、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施肥情况  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创业农场科技园区,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为45.4g/kg,有效磷35.2mg/kg,速效
花生别名长寿果,是油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由于适应强、营养价值高被广泛种植。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夏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夏花生生育期短,生育后期气温下降,热量不足,导致产量低而不稳,限制了夏花生发展,但覆膜栽培可克服不利因素,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抗旱耐涝能力,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和合理分配,增加结果率和饱果指数,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配合生育期短、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使夏花生发展前景广
【正】 国瑜生于边僻之乡,儿时因疾病折磨,资质粗笨异常,习惯于孤独生活。年九岁始发蒙,读书小学、中学时,常促居小屋,终日伏案咿唔。稍长,自署书室曰困而好学斋,以自勉。假
[摘要]本文以利辛县为例,借由该县的产业化优势,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就目前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与思路。以供乡镇政府领导机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产业化优势 农村经济 利辛县 发展 推进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52—01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原有生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手段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