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渴望自由呼吸的“蓝嘴唇”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节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肺循环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女医师介入协会副会长。擅长各型肺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等。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发生在肺部的高血压,目前尚无法治愈,致残和致死率颇高。肺动脉高压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患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外表特点:嘴唇乌紫。正因为如此,该病有一个很“梦幻”的名字——“蓝嘴唇”。可惜的是,这个名字与浪漫无关,却与生死相连。
  对很多人来说,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很陌生的疾病,但实际上,它并不罕见,除了特发性和家族性肺动脉高压外,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肺栓塞等都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没有年龄、人种差别,相对而言,女性、孕妇、高海拔地区生活者,以及有药物、毒物接触史者,更容易罹患肺动脉高压。粗略估计,中国可能有上百万肺动脉高压患者。
  同时,肺动脉高压又是一种对运动能力影响较大的慢性心肺疾病,患者虽然四肢健全,但行动能力明显受限。由于长期缺氧导致胸闷、气短、紫绀和水肿,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很多20~40岁的年轻女性患者,心脏却像70岁的老人,不能唱歌、爬楼、奔跑,甚至连系鞋带这样的小事,也随时可能导致猝死。
  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乏力、心悸、胸痛、干咳、眩晕、晕厥、咯血、腹胀、四肢或脚踝水肿、指端苍白青紫等,常被误诊为体弱、心衰、哮喘、慢阻肺等。临床上,不少患者在辗转就医2~3年后,才被明确诊断。肺动脉高压的病情进展较为迅速,如果在病变早期不加以治疗的话,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仅为2.8年。因此,这一疾病素有“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之称。
  由于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症状往往与其他疾病相关,故很难通过常规体检加以确诊。要诊断肺动脉高压,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烟酒史、婚育史、传染病史、职业病史,以及药物、毒物接触史,这些都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由于肺血管是与人体氧合能力密切相关的组织,运动耐力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血管的情况,故医生还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学、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胸部增强CT、核素显像(肺通气/灌注扫描),以及运动耐力评估测试(六分钟步行试验)。这些检查虽然繁杂,但却是筛查肺动脉高压的必要依据。 右心导管检查是确诊肺动脉高压最准确和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右心导管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的一种检查。
  规范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尽管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十分棘手的疾病,治疗效果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基础治疗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为2.8年,攻克肺动脉高压依旧任重而道远,但若患者能早期接受规范治疗,还是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
  1. 氧疗 大多数肺动脉高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常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吸氧能解除肺动脉痉挛,降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阻力。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的患者,每天应吸氧15小时以上。
  2. 抗凝 由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且肺动脉高压患者常存在心力衰竭和制动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故肺动脉高压患者应接受抗凝治疗。
  3. 利尿 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右心室的负荷逐渐加重,当右心室不能代偿时,会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下肢及体位低垂部位(如卧位时的腰骶部、站立时的双下肢等)的水肿。清淡饮食、限制盐分摄入,可明显减轻液体在体内潴留。如果限盐效果不明显,可口服利尿药。
  4. 强心 地高辛能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衰竭的症状,减慢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由于地高辛的起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用药安全窗较小,故患者在服用地高辛时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发生地高辛中毒。
  5. 纠正贫血 肺动脉高压患者对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的耐受性很差,即使轻度贫血,也应及时处理。
  6.针对急性血管扩张试验阴性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医生会在治疗基础上进行靶向药物治疗。
  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了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注重日常生活保健,避免病情加重。
  1. 锻炼和康复
  目前尚不清楚体力活动能否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患者的体力活动强度应以不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和胸痛)为宜。活动应避免在餐后、气温过高及过低的情况下进行。适当调整日常活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不适症状。患者可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的锻炼,以每日可耐受距离为基准,并根据自身呼吸、血压、心率等情况作相应调整。
  2.避免妊娠
  妊娠3个月以后,流经肺动脉和心脏的血流量会增加,可导致肺动脉压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且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再加上妊娠期间体内激素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均会加重病情。同时,肺动脉高压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如华法林、万他维、波生坦等,均容易导致胎儿缺氧,甚至发生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所有肺动脉高压患者均应避免妊娠。
  3.预防感染
  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合并肺炎,而肺炎往往是肺动脉高压并发右心衰竭的诱因。因此,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尽量避免受凉,适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一旦发生感染,应尽早治疗。
  4.旅行须知
  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能坐飞机旅行,但由于低氧可引起肺动脉收缩,故心功能Ⅲ、Ⅳ级或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在乘坐长途飞机时应吸氧,并尽量避免去海拔高于1500米的地方。旅行前,患者应做好周密安排,携带充足的药物,并将病情详细告知同行人员。
  5.心理支持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从而导致病情加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加强与专业医生、心理医生的联系,正确了解肺动脉高压知识,必要时可加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另外,患者还可参加关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社会活动,与病友们相互支持和鼓励,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6.外科手术
  手术可能会增加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死亡风险。目前尚不清楚哪种麻醉方式更好,硬膜外麻醉可能较全身麻醉更容易为患者所耐受。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很多肺动脉高压患者需要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而华法林的半衰期较长,从体内清除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患者若计划接受外科手术或有创检查,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生。通常,手术前应停用华法林5~10天,可用低分子肝素或肝素皮下注射来代替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避免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
其他文献
水煎节气美食之小雪篇  气寒将雪,择食御冬  菜品制作/李纯静(营养师)  菜品设计、点评/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高级营养师 孙丽红  每年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小雪,虽雪量有限,但已到御寒保暖的季节。其间,天气时常阴冷晦暗,人们的心情也常受影响,特别是肝郁体质者,更易得病或加重病情。  冬季寒冷气候会使人体的氧化功能加强,易致体内维生素缺乏,出现诸如皮肤干燥、皲裂,口角炎,舌炎,唇炎等状况
最近在门诊,笔者遇到一些“特殊患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就诊时他直接告诉医生,他本人患的是病毒性感冒,并要求医生处方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同时,他还特意叮嘱医生不要开抗菌药物。对于感冒不开抗菌药物,笔者不难理解。但是,感冒了,一定要用抗病毒药,这种想法让笔者有几分忧虑。  判断感冒病原体:病毒性,还是细菌性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从引
专家简介  张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瑞金医院感染病与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北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病毒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近十几年来,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取得了很
身边故事  小刘是一名33岁的白领,最近发现自己的发际线日渐后移,洗头时也大把大把地掉头发。他生怕发型进展为“地中海”,了解到脫发在男性中较为普遍,与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短期内较难改变,所以他在同事的推荐下打算选购生发液。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产品,他很困惑:它们究竟有没有用?会不会有副作用?该选哪种呢?  近年来,脱发问题受到的关注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脱发一族”开始通过各种
作者简介  王秀丽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光医学研究所长。中华医学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光动力诊治与肿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激光医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不久前,一位患者因为皮肤上的痣发生变化前来咨询。他看了一些皮肤癌的介绍资料,非常担心自己患癌。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并未患皮肤癌,患者才打消了顾
医生手记  磊磊是我们开展“医教结合”项目时认识的一名三年级小学生,调皮捣蛋在学校出了名。他整天动个不停,上课坐不住,经常插话,影响课堂纪律;家庭作业拖拉,需要家长陪伴督促到很晚才能做完;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倒数;喜欢怪罪别人,经常和同学打架,总是难以控制地乱发脾气,还会把学习用品从窗户扔出去。经诊断,磊磊患有多动症,我们让他坚持服药,并且对他父母和所在班级的老师进行了多动症相关知
隨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饮食营养化的趋向,全谷物和全谷物食品进入了人们视野,渐渐地成了健康饮食新风尚。究竟什么才算是全谷物或全谷物食品?它们有哪些营养优势?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挑选全谷物食品?  要说清楚全谷物,首先需要明确谷物的概念。谷物是禾本类植物为主的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总称,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小米、燕麦、高粱、大麦、荞麦、青稞、粟米、裸麦等。谷物提供了人所需一半以上的热能、接近一半的蛋白质
高考快到,她紧张又担忧  小王是一名高三应届毕业生,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眼看着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她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担心成绩不好,无法考上重点大学,想抓紧时间复习,但越想抓紧时间复习,越是注意力不能集中。只要有人提到“考试”二字,她就马上出现莫名其妙的担忧和紧张不安,心跳加速,手也会发抖。越是心理压力大,对高考就越没有信心,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翻起课本或复习资料,感觉什么都不会了,头脑里一片空白
随着老年痴呆症为大家所熟知,很多老年人担心自己将来也会发生“痴呆”。因此,很多人都很重视脑保健的问题。近年来,脑保健的方法、产品层出不穷,让人感到真伪难辨,很多老年人甚至走入了“补脑”的误区。各种流行的脑保健方法,到底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呢?老年人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做好脑保健呢?  专家简介  顾耘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病分
读者咨询  我是一位老年人,去年得了皮肤湿疹,逐渐由小腿蔓延至全身,奇痒无比。在一家医院皮肤科治疗后,效果甚微。如今,我白天症状较轻,晚上发作严重,难以入眠,十分痛苦。有无治疗良方?合理诊疗,第一步在于确诊  老年人湿疹很常见,虽然一般情况下并不造成危险,但瘙痒和皮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可能并不亚于冠心病、“老慢支”等疾病。  合理治疗湿疹的第一步在于准确诊断。并非所有发生于老年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