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时代体育工作改进,体育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逐渐显现。体育教育强调要与学生的德、智、美、劳相整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就更高了。我国青少年体育主要是在学校场域内,以班级教学制为基本组织形式,在同一学习空间进行步调近乎同步、内容近乎相同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而无论是青少年家庭体育环境和社区体育环境,抑或是青少年在家庭和社区中的体育参与表现都显著弱于学校体育。特别是疫情以来,学生居家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并不乐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合作教育不力造成的。因此,无论是长远角度与现实角度,家校合作之于改进现行小学体育的现状都凸显出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等特点。

一、小学体育教学家校合作的意义


  1.实现体育价值的紧迫性
  继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颁布之后,2021年体育中考改革等政策出台又将体育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满足当下教育多元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强化家校合作的理念,完善家校沟通的方式,不断优化小学体育教育的方式方法,让体育的应有价值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这是当下学校体育改进的迫切任务。
  2.破解体育改进的必要性
  定期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增加学校对学生的了解,也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状态,让学生的任何问题都无所遁形。同时,学校要研究和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成长路径,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背景,制定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根据他们的个性发展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与潜能,让学生更有动力更有空间地去学习运动技能,这是破解体育改进的必要条件。
  3.促进体育创新的重要性
  体育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科,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品格素质。因此,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属性,将教育戏剧中的情境、角色、游戏等元素融入家校合作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既能够从合作的方法上获得启示与帮助,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与体验性,让枯燥乏味的体育技术训练变得分外精彩,同时学生也会对体育学习内容产生强烈兴趣;又可以从任务的达成上实现辅助与进步,能够将体育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体育动作的要点和技能在一定的、有效的策略运用下得到准确把握和有效突破,使技能学习和目标达成得到有机统整;还可以在教学的模式上实现突破与变革,促进教与学的双边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体育运动素养。

二、我校体育教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


  1.对家校合作的认知没有达成共识
  首先表现在绝大部分家长对体育教学层面的家校合作缺乏意识,相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家长更愿意关注语数英等学科的家校合作;此外部分家长因工作较忙等原因,加之认为体育教学是学校的任务,因而很少参与或根本不参与到孩子的体育学习活动中来。其次,我校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认知问题,也不愿意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体育教育活动中来。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自己的自我肯定较高,认为自己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同时也具备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学生的体育学习不需要家长的辅助;二是对自己缺乏自信,主要存在于年轻的体育教师身上,由于畏惧家长的质疑或者不信任,选择不与家长沟通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的逃避心理。上述存在于家长和体育教师中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学生在体育素养方面更好的发展,即没有认识到要更好地培育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既需要学校层面的教学,也必须有家庭层面的支持。
  2.家校合作缺乏计划性
  “家长会”是我校最常用的一种家校合作方式,也起到了良好的沟通效果。但是在学校各种形式常规的家长会中,体育学科一般并不在交流的学科范围之内。除非体育教师新接任班级,或者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家长沟通才会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因此体育教师参与家长会存在一定的偶发性和随机性,没有在一定层面上形成计划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阻碍了体育教学层面的家校沟通。
  3.家校合作缺乏平等性
  通过访谈等方式,笔者发现体育教师在和家长进行交流时,教师说家长听的现象比较多,这样家长则往往处于被动方,以听从为主,而自身的疑惑、诉求与想法往往得不到表达与倾述,乃至存在于这个群体的、且对家校合作有益的教育资源、教育智慧也因角色受限及话语受限而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与利用。所以,这种一言堂下的、缺乏平等互动的所谓的家校交流从根本上削弱了家校合作的真正意义与功能。

三、体育教学家校合作之策略探索


  1.多样学习,促进理念的更新
  (1)凸显主导,定期沟通
  家校合作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沟通,通过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建立起传递信息和交换意见的桥梁,良好的沟通意味着双方以彼此尊重为前提。学校在提升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的同时,也要建立平台引导家庭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辅助。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要发挥出自己的职业能力,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认清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位置,全身心投入到家校合作中。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做出最优决策,科学合理地酝酿合作方案,更好地因材施教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只有发挥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导向作用,指引并且推进家校合作的进程,在正确的家校合作认知水平上实现与家长的沟通畅通并产生良性循环,才能唤起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能动性。
  (2)提升信心,专题讲座
  家长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自身教育能力不足的影响,过度将教育责任赋予教师,导致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弱化,或无法形成正确的教育方式,或对家校合作心存疑虑。因此,要提升家长的信心,重视家长的地位,对家校合作给予充分的预设与准备。首先,学校应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上给予家长充分的尊重与肯定,让家长明确其在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及重要作用。其次,要通过一定的讲座与培训,让家长对家校合作不仅有准确的认知,还能主动深入地了解家校合作的内涵,逐步从被动的听从、支持、配合转化为参加、协助、管理这一轨道上来。再次,家长要摒弃以往存在的附和教师管理的心理状态,要逐渐增强主动意识与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学生在家表现、学习动态等相关信息,奉献尝试策略及实践个案,为家校合作谏言献策、提供教育智慧。同时,学校要不断就学科教学领域的单元目标、达成标识、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告知与指导,让家校双方在认知上同向、在达成上通力、在策略上互补、在行动上协同。   (3)挖掘资源,互利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可以依靠网络平台,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成长历程等以网络的形式发送给家长。
  家长只有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欣喜于孩子的进步,才会与学校密切配合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家庭体育活动计划。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挖掘部分家长的专业优势和教育特长以支持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比如可通过挑选具有一定教育能力的家长作为带头人,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利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带动其他家长共同成为家校合作中的重要力量。还可聘请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专项志愿者,借助自身的社会资源、专业资源来扩展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外延,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2.多维运用,促进资源的重建
  (1)促进观念转变,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体育教师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家校合作的中流砥柱,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从观念层面树立正确的认知:在当今的体育教学形势下,单独依靠学校或者家长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学迫切需要家校协同育人。体育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吸引家长自觉参与到家校体育合作中来,将优渥的家长资源纳入到体育教学资源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满足新形势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2)优化体育资源,开拓家庭锻炼空间
  家庭体育运动受到场地、空间、器材等资源的局限,整合资源、就地取材,让现有的、简易的器材成为体育运动的资源,这样既可以拓宽体育场地、拓展体育空间和制作体育器材等方式保障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又为尝试家校合作提供了一种实践方式。由于家庭体育锻炼在时间上更自由,地点上更灵活,形式上更多样,同时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方式上没有统一的模式,内容上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格、锻炼意志、愉悦心境、形成良好体育习惯、养成健康体育行为的目标。
  3.多元拓展,促进路径再构建
  (1)设计亲子体育游戏
  有效的游戏化体育活动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加入,更能够在达成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达到体育育人的目的。在角色化的体育游戏中,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出发体验运动技巧,在学习体育技巧的同时,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比如在经典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可以让孩子做“老母雞”,妈妈做“小鸡”,爸爸做“老鹰”。为了不让“小鸡”被老鹰伤害,“学生老母鸡“则会时刻尽自己的职责,保护自己的“妈妈小宝贝”,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责任、寻找智慧。学生在浸润式、生活化的情境投入过程中会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这种游戏化的体育活动非常有趣,也很容易被学生模仿运用于家庭体育活动中,有助于加强家校合作。
  (2)发挥线上优势
  在家校合作中,传统的面对面线下交流沟通是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然而这种沟通方式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日常都处于忙碌的状态,因此,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的交流方式交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可以成为线下交流方式的重要补充,可以结合网上体育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各种体育运动APP开展适合在家庭中进行的体育锻炼。有些软件涵盖了体能、AI跳绳、趣运动、广播操、球类等各种有趣的体育锻炼项目,与学校的体育教学能有机衔接。有些非常有趣,里面的运动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学生与示范教师同屏等各种效果,弥补了学校体育教学技术支持不足等缺陷。此外,除了教师可以观看学生的练习视频进行交流外,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交流,尤其是学生之间的互相挑战更让学生期待每天体育作业的布置。
  总之,当前体育教学形式下,家校合作促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迫在眉睫。教师必须首先在认知层面上端正态度,通过理念的更新、策略的运用和技术的支持等吸引家长参与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来,家校合作、协同回应时代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培育的高要求。
其他文献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整体性学习党史”的必要性  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把党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成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史中蕴含了诸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饱含着许多血雨腥风、绝境重生的经验以及攻坚克难的方法。高中生是中国新时代的建设者,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党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
期刊
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建立在研究之上。对很多教师而言,认识和接受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并无太大的障碍,尽管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深究什么是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但他们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设计和各类实践项目的环境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和成长:几乎所有教师都有机会在专业技术职称的晋级通道上得到发展;教师们都需要参加包括学校校本研修到其他各级各类专业平台的学习和研究;一些成长较快的教师由此获
期刊
立德树人德育为首要,创新“五育并举”新举措。德育源自生活,育自生活。行为规范教育是综合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强调知行、情意协调发展,追求行为自律、合力育行、信息助行、文化导行,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评价引导教育行为走向科学理性,实现有效、时效。行为规范教育是道德概念、知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载体,学生的日常行为体现他们对待所做之事、所发生事情的道德认知。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助益
期刊
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重视母语教育。  于漪老师笃信“语言文字就是民族文化的根”,她发出振聋发聩之音,“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对外是展示,对内是凝聚。”“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他的文化,而瓦解他的文化啊,首先要消灭他的文字。要消灭他的文字最最主要的是在学校。反之,一个民族要强大、要和谐,与民族政治、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有关”。数千年中国教育,既积累、传承了思想、文化、语言的皇皇巨著,又
期刊
并脚跳短绳是民族体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一分钟并脚跳短绳也是低水平段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加分项目,在提高学生肺活量、发展学生弹跳、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在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新手段在课堂实践中参与体验、直观感受并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完成体育动作技能的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乐学善学也是急需
期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特别明示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常见思维方式。思辨性材料作文的写作是训练、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因此,思辨性材料作文写作教学,几乎同时成为了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此,笔者想结合近些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阐释思辨性材料作文教学中运
期刊
问题化学习以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追求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在问题化学习的课堂上,老师们期待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希望这些问题是有学科价值的好问题,但往往学生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所预想的那样,那老师又如何去应对呢?一、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分类有很多维度,比如乔纳森根据问题的结构将问题分为良构问
期刊
“家长督导”这一概念源自“教育督导”。国务院自2012年起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其中规定国家实行督学制度。在广大中小学校门口,都设有“督学公示牌”,一月一次到校上传下达。然而,不管是五年一次的国家督导评估,还是每月一次的挂牌督学巡视,虽在专业性上优势明显,但短时间内对学校办学的了解、评估仍会存在一定偏差,无法真正深入,且在及时性、持续性上也显现不出优势。家长是最关心学校发展的一支人群,他们每天都能
期刊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立足于“以美育人”的时代诉求,为科学学科中实施美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探索美育的实施途径和策略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下文将从化学学科独特视角出发,阐述化学美育的价值、内涵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水准的提升和审美观念的建构。一、化学美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能完善个体的人格、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学美作为科学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普遍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