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手写板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化工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书作为知识传递媒介,对于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随着多媒体智慧教学的兴起,工科专业课程的板书教学受到冷落。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记笔记难、学习不扎实等问题,文章指出,在教学设计时要合理融入手写板书教学,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抓住核心教学内容。
其他文献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新工科建设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培养一批被行业认可的化工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为例,通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剖析目前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难点与不足,找准教学改革的“发力点”与“着力点”,基于OBE理念提出了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协同实践平台、健全毕业评价体制等举措构建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建立高水平、全方位、可持续的新工科教育模式提供借
为了有效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文章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分析。首先,根据高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将与高校实验室事故有关的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具体划分为教育部门、监管机构层、高校实验室层、高校实验室人员层、工作层5个层次,并构建高校实验室Rasmussen风险管理框架;其次,根据建立的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向部分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访谈,找出引起高校实验室事故的主要原因;最后,采用ACCIMAP事故分析方法揭示各层次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是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背景
践行“两性一度”,明确课程建设的分级指标,与时俱进地创新课程建设新模式,是打造应用型专业“金课”的基础。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四性五度六环节对标法”,该方法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型教学模式、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学相长机制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实现,强调求真务实和问题导向,使“金课”建设方向更明确、措施更有效。该方法的推广应用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文章以上海、浙江籍大一年级化学和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和学习策略三个维度对他们的专业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选考化学对准备就读化学和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然而不少学生并未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高考时容易弃选化学;与选考化学的学生相比,未选考化学的学生往往化学知识基础薄弱,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也容易采用消极的表层学习策略,进而产生“兴趣和志向双重缺失”等问题。
“双一流”建设对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教学中却长期存在学生“没兴趣”“不会学”“不会用”三大问题,制约了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文章探讨如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化工人才的品质,助力“双一流”建设。
探究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准备状况是成功开展移动学习的前提。文章以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地区的295名高校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准备情况,并基于因子分析得到可能性、益处、偏好、外部影响、忧虑5个因子,据此分析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准备情况,再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究了移动学习准备与高校学生技术整合水平、学习方式倾向、年级、专业类型、移动学习经历、性别等的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准备状况处于起步阶段;学生的技术整合水平、未来学
四川大学坚持面向工业、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提高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质量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文章从制药分离工程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出发,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举措,具体包括重视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开展企业见习、多元化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
当前工程伦理教学存在“规训”主导教学、片面强调伦理判断和决策能力及案例在角色和时间上的封闭性三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跨文化达成伦理共识能力的培养缺位。针对此问题,浙江大学(ZJU)和弗吉尼亚大学(UVa)以跨文化为突破口,在注重伦理主体的完整性、互动的探索性和视角的启发性原则指导下,以开放式场景为载体,以学生多阶段互动为主要形式展开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塑造恰当的学生、场景与教师三者的关系,从而为达成伦理共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本次教学实践提炼出“识别异同—建构意义—扩展视域”的路径,用以培养学生跨文化达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金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燕山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基于OBE人才培养理念,根据专业特点构建了渐进融合的项目式“金课”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金课”教学方案,落实和支撑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采用“教、学、考、评、竞”一体化的“金课”建设和实施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成效。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以PBL教学模式为中心,采用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案例讲解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提出理论公式并讲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