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 血沃长白山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369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长白山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使其具有了不同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审美文化特征。东北抗联在我国革命史上艰苦卓绝,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值得我们和子孙后代大书特书。如果说,抗联文化是长白山文化中的一个新成员,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以抗联为题材而创作的美术作品就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的亮点,它所体现出的审美文化特征是异乎寻常的。本文中,笔者从人物的悲壮之美、背景的绝境之美、风格的浑厚之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长白山审美文化 东北抗联 悲壮之美 绝境之美 浑厚之美
  美丽而又神圣的长白山不仅盛产传说,更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真实回忆,东北抗联就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篇。长白山地区拥有的独特地理条件、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使其具有了不同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审美文化特征。在众多的分支中,我认为以东北抗联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是不可忽视的,并且它所体现出的审美文化特征可以说也是异乎寻常的,不但不能小觑,而且是应该加强的一支。下面,我谨就其人物的悲壮之美,背景的绝境之美和风格的浑厚之美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 人物的悲壮之美
  这里所说的人物,指的是我们的抗联英雄。可以说,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人物都体现出了这种悲壮之美:从高歌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自刎于乌江的项羽,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均概莫能外。跟他们相比,我们的抗联英雄们在死亡面前则显得更加英勇悲壮,为他们而歌而舞而画,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创作出了一批这样的美术作品:无论是慷慨赴死的赵一曼的塑像,还是抗日到底的赵尚志的绘画,都较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悲剧总是以人物命运为基础的,而人物命运又总是面临着生死抉择,直至面对死亡。过去,我们在表现英雄人物面对死亡时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或昂首挺胸,或阔步前行,或静坐不语,且背景又总是苍松挺立,波涛翻卷。再次创作此类题材时,我们怎样处理才能与已有的同类作品拉开距离,怎样才能不落窠臼,画出新意而实现超越呢?
  “古人画人物,亦多画外用意,以意运法,故画具高致;后人专攻于法,意为法窘,故画成俗格。画法可学而得之,画意非学而有之者,惟多书卷以发之,广闻见以廓之。”(《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杨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月第一版, 77-78页)简言之,以意运法画人物才会有精绝之笔,才会有上乘之作。贾涤非和胡悌麟合作的《杨靖宇将军》就是这样一件意味深长的作品。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为真勇士。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占据的悲剧英雄,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东北抗日联军领军人物,他在弹尽粮绝的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与敌奋战,但最后却被叛徒出卖,一代名将含恨而逝。
  画面中,作者并没有选取英雄作战时的威武场面,而是用独特的视角来进行创作,似乎是炮火声息音不久,敌人和叛徒找到了杨靖宇将军的尸体,将他放倒在牛车上,在往回运送的路上。将军虽然已经永远地倒下了,但是在画面中却仍然是站立的感觉,仍然能想象出这位身高一米九十多的将军在刚刚不久前还在与敌人殊死博斗的场面,有种虎死不倒架的寓意。将军的身躯使用的颜色明度与雪地一致,而这正与其他人物所使用的颜色互补,不仅体现出杨靖宇与东北大地融为一体的伟大,又拉开了与其他人物的心理距离。画面中敌人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喜悦,而画面最下面的拉牛车的中国人,面无表情,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国人的无知和漠然。这种对比使将军的牺牲显得如此苍凉,这场面不能不让人潸然泪下且义愤填膺,于是一种悲壮的氛围便蔓延开来。可以说,《杨靖宇将军》是以它构思和构图的独特而取胜的。但更应该说,画家是满怀激情和豪气更满怀着悲怆,把这位大英雄的悲壮之美表现得力透纸背,才震撼了每一个观众。
  二 背景的绝境之美
  所谓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自然背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环境。无论是哪个“背景”它都是为了衬托主体——人物而存在。我们的艺术本身所要表现的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由于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所以东北抗联被称为中国革命史上“三大艰苦卓绝”之一:一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是南方革命根据地的“浴血坚持”,一是东北抗联。在那“万家墨面没蒿莱”的黑暗岁月,抗联的将士们无疑是孤独和势单力薄的。所以,它没有八路军浴血太行的雄壮,也没有新四军千里东进的壮阔,其作品也就很少表现什么大捷和胜利,更鲜有军号嘹亮和红旗飘扬,常常是表现绝境中的人物和人物面临的绝境。
  曾经看到这样一幅油画,它表现的是亡宋的最后一战:南宋小朝廷被强大的元军赶到广东的崖山一带,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海战之后元军大胜,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赵昺跳海之后,近十万臣民相继仿效,那场面岂一个悲壮了得?!如血的残阳坠入大海,那一刻竟如此辉煌。不管历史学家们对此如何评价,那被逼上绝境的十万臣民的蹈海之举,都足以让我们怦然心动。
  与那幅《崖门海战》相比,抗联题材的雕塑作品《八女投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座长13米,高8.8米花岗岩质地,矗立在牡丹江市滨江公园广场上的高大群雕,刻画了东北抗日联军顶天立地、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八名弱女子,她们宁死也不做俘虏,在敌强我弱的大环境下显示出一种超乎想象的强大力量。同样是身陷绝境,同样是投江蹈海,但由于我们的女战士们有着更明确的目标,更崇高的理想,她们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威武不屈和民族正气之歌,所以它便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更大的震撼!这不禁使我又联想到了《加莱义民》。这也是一座以表现人物群像为主的纪念性雕塑。它表现的是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六位加莱市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当时法国加莱城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包围,即将陷落,全城人民在严重的饥饿和困乏之下被迫向英王求和。但骄傲的英军提出苛刻的条件:需要六位最受尊敬的加莱市民身穿麻衣,颈套绳索,光脚走到英国军营交献该城钥匙并将被处死。于是,罗丹于1884——1886年应加莱市政府的请求,创作了这件震撼人心的群像雕刻。罗丹的这件作品真实地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没有神化这些英雄,而是塑成和我们一样有着勇敢与怯懦,有着无畏、留恋和彷徨的六个普通人。同样都是绝境中的人们,同样是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命而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在创作手法上,都是大刀阔斧,没有精雕细琢的做作痕迹,但走入刺骨江水中的是正值花季的少女和年轻的母亲们,这不免又让人更加心酸。这样一件巨雕安置在波涛奔涌的牡丹江边,其震撼力可想而知。   “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见《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关公语)也许可以这样说:国难见忠良,绝地出英雄!人,只有被逼到绝境,他的灵魂才能闪射出更加绚丽的人性光辉。
  三 风格的浑厚之美
  众所周知,风格就是指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它是受时代、民族、阶级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纵观现有表现抗联题材的美术作品,他们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浑厚,也可以说,它们大都具有一种浑厚之美。所谓浑厚之美,我认为应该包括:情感的浑厚、色彩的浑厚、笔法的浑厚。
  长白山的大江大河,大风大雪,以及长白山人所经历的大灾大难,决定了描绘它的艺术作品都具有颇为大气的特点,这在从古至今大量的山水作品中已清晰可见,而在那些描写东北抗联的艺术作品中更能够感受得到,并且这种博大之中还多了一股浑厚之气。袁武先生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的《抗联组画》,就是这样一件博大中透着浑厚之美的作品。
  有人曾用黑与白来概括北方的色彩,我认为很恰当。这也正应了老子的“天道简”这句至理名言。画面中虽是大片的雪白,但我们却似乎能感受到那凛冽的寒风,刺骨的雪雨,在连生存都成问题的环境里,却有这样一群人,像黑灰色的巨石一样挺立在风雪中。作者将人物的刻画与背景处理得几近完美,二者虚实结合,使观者如临其境。“情为主,景为宾”,这样的绝境之美不是其他题材的作品中常见的。正因为长白山拥有这样如梦似幻的壮美景观,这样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英雄儿女才会为它去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有一个展厅是这样布置的:你一进入展览大厅,仿佛步入了古老而苍凉的长白山脉,一座座雄伟的大山包围在左右,可仔细一看,这山都是由一个个抗联战士组成,一张张朴实的脸,一个个逝去的灵魂,共同铸成了这一座座高山。地面中心是透明的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下面是一个个残缺不全的白色方柱体,而在我眼里这分明就是一座座无名烈士墓碑,一颗颗纯洁而高尚的灵魂的象征。面对墙上那一张张脸和脚下的一座座墓碑,问心无愧者才敢坦然地站在那里。
  作者用这样排山倒海式的布局,将情感宣泄得畅快淋漓,又是那样深沉浑厚,像是洪钟响过,震颤心灵。依旧是黑白两色,简朴的色彩分量感十足。另外,细节处理不拘泥,这也是描写抗连题材作品的一大特点。
  如前所述,东北抗联是我国革命史上“三大艰苦卓绝”之一,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值得我们和子孙后代大书特书。如果说,抗联文化是长白山文化中的一个新成员,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以抗联为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就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亮点,它也是我们整个长白山文化中的一个新亮点。以上,我仅就抗联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背景、风格上的悲壮之美、绝境之美和浑厚之美谈了几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重视,推动抗联美术作品创作的大发展、大繁荣。
  (运梅园,北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亨利·詹姆斯小说《鸽翼》中的女主人公米莉·西奥尔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女性,由于罹患不治之症,所以她必然要走向早逝。但在面对人生和爱情的时候,米莉·西奥尔却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和命运抗争。本文重点分析了米莉·西奥尔这种多元性格形成的轨迹,以及她身上的两种重点性格:抗争,自我的身份错位。  关键词:米莉·西奥尔 亨利·詹姆斯 《鸽翼》  《鸽翼》是亨利·詹姆斯晚期所创作的一部重要作品,其内容相对于作
期刊
摘要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情感悲剧代表作之一,作品中丰富细腻的语言及人物情感、情节的安排,无不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与此同时,该剧本台词中对模糊语义的运用也极具代表性,这些模糊词语及概念的运用,为整个作品生动的文风做出不小推动。本文将从该戏剧涉及的情感及情节两方面,对其台词中的模糊语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生动再现剧中场景的深刻寓意及人物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榆树下的欲望》 情
期刊
摘要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与海明威等著名作家一样,他的文学作品对美国现代小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尔德的代表作品,也是广为流传的英美文学作品之一。对于美国历史而言,这部小说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20世纪20年代的象征,也是“美国梦”幻灭历史的真实写照。本文将从“美国梦”的缘由着手,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翁梦想本质的偏离及“美国梦”最终
期刊
摘要 戏剧舞台是剧中人物赖以生存的活动场所,也是观众感同身受的舞台空间,然而在《房间》中,品特并没有拘泥于这个空间。观众看到的是舞台上的一个房间,体会到的却是超越舞台本身的外面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精彩,但更多的是无奈。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 《房间》 外面的世界  引言  英国犹太裔戏剧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皇家文学院的评奖委员会认为:品特“
期刊
摘要 在近代日本文学中,个人主义在此起彼伏的文学思潮背景下开始显现,并且不断明朗化。以森鸥外为代表的日本近代主流作家群体从个人主义的复苏和重建的视域中确立了独具时代意义的日本近代文学。鉴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恋爱”主题最能鲜明地表现近代日本人独立、自由的个人主义,本文试通过分析森鸥外《舞姬》中的恋爱主题,初步探究森鸥外个人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森鸥外 《舞姬》 个人主义观  引言  明治维
期刊
摘要 李清照,宋词婉约派的开山之宗,除了在文学史上的名气与地位在历代女性文学家中独占鳌头,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招来了不少非议,绝大多数都是围绕在其夫赵明诚死后,中晚年的李清照是否再嫁给了张汝州一说争论不休,直到目前,李清照是否再嫁一问,仍然未得到学界比较一致的答案。  关键词:李清照 再嫁 张汝州 反再嫁一说  李清照,其人其文其传奇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坛上不仅久负盛名,而且称得上首屈
期刊
摘要 《恨赋》是江淹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主要描写人世间的幽怨与遗恨,在情感上比《别赋》抒写的人间离别之常情,更容易唤起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等各种阶层人物的共鸣,从而引发了后世文人的竞相模拟。正因为如此,也使《恨赋》虽然在文学史评价上略逊《别赋》一筹,但在影响力方面却又超越《别赋》。  关键词:江淹 《恨赋》 后世 拟作  《恨赋》和《别赋》堪称江淹作品中的双璧,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二赋
期刊
摘要 在文学诗词作品中修辞批评是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古诗十九首》中诗人在探索审美价值的过程中,在多处巧妙地应用双关与隐喻的手法,来对诗词进行修辞。本文对该种修辞批评的价值与意义的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将修辞转换成话语的实践,形成对真理的探索与认知,方便人们理解诗词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为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引用《古诗十九首》中诗词的实例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关键词:修
期刊
摘要 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引发了文艺创作者的思考,他们将生态意识巧妙地融合到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动画片作为一种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承担了唤醒人们生态意识的责任。本文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飞屋环游记》为例,从对人类欲望的批判、对敬畏生命的倡导和对重返自然的呼唤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动画片向观众所传达的生态意识理念。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意识 美国动画片  一 引言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
期刊
摘要 演员巩俐从出道至今成功塑造了多个角色,并在诸多国际性电影节荣获大奖。勿庸质疑,巩俐是成功的表演艺术家,其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风格值得研究,本文就巩俐与张艺谋合作的影片为例,总结其表演格式以及其中所蕴涵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真实 人格魅力 灵魂  电影的表演从某种角度来讲折射出电影艺术美学运动,“文革”以后,新时期中国的电影艺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层面逐渐回归到电影的本体——用画面讲述民族和寓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