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学是指教师为了适应现代课程与探索未来教学变革,在施教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在现代社会,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公民素质,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转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摸索出一条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自学为主的教学途径。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语文创新教学应体现出探索性和个性化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具有趣味性、探索性与个性化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各个环节中,进行周密设计、精细准备、巧妙设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探索求知。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兴趣爱好,分层次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允许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不强求千篇一律,给学生最大的期望值,使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认知规律,从而实现人人学有所得的教学目的。
  二、语文创新教学应体现出主动性和开放性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形成独立学习、独立评判与勇于创造等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应大力推行开放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懂得,语文课本只是学生求知的一部分,语文教学必须打破课堂与教材的束缚,向课外、生活实际与社会实践拓展,让学生在“大语文”的环境中广泛涉猎知识,从而掌握更加丰富、全面和深刻的知识。
  第三,教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积极实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师只有精心、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总结、积累和运用知识的规律,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第四,教师应加强学生人格的塑造。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文化的学科,它集知识、科学、理念、信念、情感、意志、品格与现代精神理念于一体,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求知的同时,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受到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创新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进行创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语文新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学要求与标准。只有充分做好准备,才能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精神;其次,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寓教于乐,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学有所得;第三,教师必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少批评学生,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第四,教师应采取大“放”小“扶”的策略,多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切忌包办代替。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第六,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范围与程度,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可加以引导,才能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创新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师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知识是基础,教学形式必须为教学服务,没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没有更新教学形式,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注重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必须扎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新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经验,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之外,还应担负起人格教育的重任,因为数学中蕴涵着促使人形成美德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发挥数学教学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  一、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培养数学学习情感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