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研修模式:创新教师成长新途径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研修是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和策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教师校本研修,以此促进教师形成终身发展的思想,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尽管很多的学校都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但有些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是被动地、应付任务式地参与,效果不明显。
  都说认识他人容易、认识自己难。教师亦不例外。不少教师对自己真实的教学状态认识不足,有一些教师有时是为上公开课而作秀式地上课,让课堂教学华而不实;还有一些资深的教师自认为已有多年的经验,没有什么可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这些教师对自己的、真实的教学状态并不了解,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往往对别人的评议总不能认识到位。这些情况表明有些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认识不够,对校本研修有认识误区,认为研修是一种行政的、任务式的活动,也反映出过去的研修模式存在改进的地方。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缺少的就是一面镜子。
  如何让教师主动参与研修活动、提高校本研修实效,这是摆在学校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四自’校本研修模式的研究”作为深圳市十一五重点课题,笔者通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的内容: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核心要素,以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引导教师体会到教育创造的意义和快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来实现学校的发展为基本目的的一种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一种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师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和成长方式。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一条教师自我认知、自我改进、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路子,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四自”的内容分为“自演、自知、自省、自修”:
  “自演”——自己上课。在没有行政干预、没有外来观众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需要,将自己的某一常态课(常规课)随堂录制下来。“自知”——自己观课。教师们自己观看课堂实录,详细了解课堂中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教学状态。“自省”——自己省课。教师通过观课,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真我后,对课堂状况、教学风格、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做出分析、找到差距,并记录下来。“自修”——自己修正。针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修正、提炼、完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自”模式以教师的自我需求为目的,为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搭建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可操作性。“四自”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是全体、各科组、若干个小组、每一个体进行操作、实施。
  2. 自主性。平时的教师研修活动,很多时候停留在对他人(教师)课堂的评述中,教师本人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评议。有时在评课、议课时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执教者觉得听课人不理解自己的意图;二是旁观者(听课人)觉得当事者(执教者)迷,往往这两种现象交织一起,教师对这种课堂教学讨论不一定完全认同。“四自”模式从根源上着手,让老师自己上课、自己观课、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走的是自主之路,不是外力、不是强制,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保护了老师的积极性、独创性。
  3. 常态性。“四自”研修模式要求教师在常态下上课、上常规课,通过常规课看出自己教学工作真实的状态,而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别人评而进行的公开课作秀,强调的是教师课堂的一贯性、真实性、常态性,这样的课堂是教师们真正需要了解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是教师们真正要了解的自我。
  4. 灵活性。“四自”研修模式注重灵活性。教师可以在任何教学时间里、任何的教学点——自己没有把握的、有疑难的各种课型,对自己进行录课、观课,发现优势、找出差距,再针对这一部分进行反思、提炼、改进,以达到自己需要的教学效果。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之操作:
  1. 模式的运用方式。自主式,从个体到个体。通过自己上课、自己录课、自己观课,对自己的教学状态进行认知,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再经过不断学习、研究、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种方式被许多教师接受。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对自己出现的问题看得清楚,这比原来听别人的批评要容易接受,而且能发现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盲点、死角。
  合作式,从个体到合作再到个体。虽然“四自”强调的是教师自动、自觉的行为,但同时强调合作,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先是让青年教师自己上课、自己录课,再请骨干教师和自己一起观课、议课,共同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一起探讨改进的方法与途径,再由青年教师自己根据同伴建议及自己的反思,在教学中实施,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2. 模式的推进方式。(1)学校成立以科组长为骨干的研究团队,再以科组为单位,组建四自研修模式的实施小组,开展研究。(2)将四自研修活动制度化。每学期开学初,将四自研修活动写进学校工作计划、科组计划中,并按计划开展研究、试验。(3)针对青年教师及新教师建立合作小组,除了自身的研修,同时进行同伴互助,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合作,最终通过自身实现提升。(4)在全校进行四自研修模式的宣传,让每位教师了解模式的实施流程及意义。08-09学年在全校开展“四自”研修活动,要求每位老师录下自己的一节常规课,并在课后自己观课、写观后感,参与面达到90%以上。
  3. 模式的评价方式。(1)建立档案,过程管理。每学年初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各自的学年研修计划,学年结束时,教师对照自己的发展规划做分析,总结经验。同时,对教师参加“四自”研修活动进行档案式管理,了解上课、观课、省课、修正的研修效果。(2)开展活动,激励成长。学校开展丰富的“上课、评课、写观后感、论文”等竞赛、交流活动,激励教师发现自我、改进自我、超越自我。(3)建立以起点看进步的评价机制。教师从通过“自演、自知”认识自身的某个缺点、不足开始,进行“自省、自修”,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为没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体意识的前提下,来自教师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设计、自我修为,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创新了教师研修方式,并具可操作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城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现象从网络走向了生活。人的语言行为与能力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网络语言给正在受教育的年轻人们和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新
随着自适应多速率(Adaptive multi-rate,AMR)语音在IP电话及移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AMR语音的隐写方法层出不穷。然而,与大多数安全技术类似,基于AMR语音的隐写技术若被
教育需要创新。但是,创新者,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坚韧。因为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下,创新者往往走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自毕业工作开始,就认认真真的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生涯的
Dette (1997)中介绍了R-最优设计准则。而该准则是使得Bonferronit-区间体积的最小化来找出最优设计,且在线性变换后的设计域中具有不变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二次响应曲面
本文阐述了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中的关键作用,应急处理能力是处理突发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通过说明应急监测的不足与发展,提出了在应急监测和在现场处理中的建议和要求。
在孔门弟子中。评价最两极分化的要数宰我了——评价之一:朽木。有次宰我在白天睡觉,孔子破口大骂:“这块烂木头,是不可以用来雕刻的:这堵粪土筑的墙.再粉饰也是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