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培养大批合格的“四有”新人,达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根本要求,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管理者——班主任,应自觉树立强烈的民主意识,一言一行体现民主精神,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依照民主的程序和要求,充分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要求,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既要扮演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又要扮演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普通一员的角色,即做好“领头羊”,不做“牧羊人”。
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提倡民主风气,培养学生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我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沉地爱,即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学生。因为用民主的方法管理一个班,对班主任各方面素质的要求更高。他不能简单粗暴、独断专行,不能一切由个人说了算。所以,没有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就不会有耐心、恒心和好情绪去费时、费心、费力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不会长期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学生,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健康成长。
常言说得好,爱是互相的,你在播种爱的同时一定也在收获爱。但切忌爱不能有偏向性,尤其不能偏爱一部分优秀生,实际上学困生更需关爱。因为“差生”的转化,关键是感化。感化要注意方法。只有在人情人理的教育中,使学生体验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才能使其抛弃恶习。
注意情感交流。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我班有个学生,初一入学第一学期就给我添了不少麻烦。第一周因和语文老师顶嘴被撵到我的办公室,第二周因偷骑自行车被德育主任抓到德育处第三周因带管制刀具被处分。而且开学短短几周已迟到二十多次,天天欠交作业,上课打瞌睡,成绩当然只能从尾排上来了。对于这样的“差生”,我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发现其优点,小心培植,使其被感化。经过一学年的教育,这位同学逐渐成为一个主动维护班集体利益,为班积极办事,好学肯问的好学生,有些科目达到优良。
第二,真诚地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学生都有人格尊重的强烈要求,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班主任就应该真诚地、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尊敬老师、服从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乃至批评教育。学生对班级工作或班队活动经常会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班主任一旦知晓就应慎重对待,该采纳的则尽快付诸行动;尤其要尊重并重视后进生,甚至说是“问题生”的一些看法或想法.因为这类学生往往多受到更多的讽刺和“另眼相看”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
我班有位女生,她很热衷于我班的一些管理工作,但该生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很多,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生”,有着较严重的放纵心理。表现为放任自流,我行我素,违犯了校规校纪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经常顶撞老师、家长,对别人的劝告也无动于衷.
我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该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我大胆的委任她为我班的班委成员之一,起初许多同学很是不解。我认真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其要以身作则,不断在工作中改掉不足,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小助手”。学年末,该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和”学雷锋积极分子”.
第三,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点,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应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积极地把在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第四,以德治班。
新时代教育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和提高公民素质。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而然成了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比较重视通过制定完整的班章、班规,把它作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并附有详细明确奖励或处罚条例,这确实对规范学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的正确引导和发展难以有突破,很难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德治班"的管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凡是班章、班规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我们一定以身作则,以自己优良的德性带动、影响学生,从而达到以德治班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信念,我们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上替学生想一想。我们就能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精心呵护着每一棵幼苗都能茁壮成长。■
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提倡民主风气,培养学生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我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沉地爱,即爱党的教育事业,爱学生。因为用民主的方法管理一个班,对班主任各方面素质的要求更高。他不能简单粗暴、独断专行,不能一切由个人说了算。所以,没有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就不会有耐心、恒心和好情绪去费时、费心、费力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不会长期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学生,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健康成长。
常言说得好,爱是互相的,你在播种爱的同时一定也在收获爱。但切忌爱不能有偏向性,尤其不能偏爱一部分优秀生,实际上学困生更需关爱。因为“差生”的转化,关键是感化。感化要注意方法。只有在人情人理的教育中,使学生体验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才能使其抛弃恶习。
注意情感交流。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我班有个学生,初一入学第一学期就给我添了不少麻烦。第一周因和语文老师顶嘴被撵到我的办公室,第二周因偷骑自行车被德育主任抓到德育处第三周因带管制刀具被处分。而且开学短短几周已迟到二十多次,天天欠交作业,上课打瞌睡,成绩当然只能从尾排上来了。对于这样的“差生”,我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发现其优点,小心培植,使其被感化。经过一学年的教育,这位同学逐渐成为一个主动维护班集体利益,为班积极办事,好学肯问的好学生,有些科目达到优良。
第二,真诚地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学生都有人格尊重的强烈要求,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班主任就应该真诚地、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轻视学生人格的事。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尊敬老师、服从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乃至批评教育。学生对班级工作或班队活动经常会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班主任一旦知晓就应慎重对待,该采纳的则尽快付诸行动;尤其要尊重并重视后进生,甚至说是“问题生”的一些看法或想法.因为这类学生往往多受到更多的讽刺和“另眼相看”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
我班有位女生,她很热衷于我班的一些管理工作,但该生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很多,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生”,有着较严重的放纵心理。表现为放任自流,我行我素,违犯了校规校纪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经常顶撞老师、家长,对别人的劝告也无动于衷.
我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该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我大胆的委任她为我班的班委成员之一,起初许多同学很是不解。我认真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其要以身作则,不断在工作中改掉不足,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小助手”。学年末,该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和”学雷锋积极分子”.
第三,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点,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应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积极地把在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第四,以德治班。
新时代教育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和提高公民素质。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而然成了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比较重视通过制定完整的班章、班规,把它作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并附有详细明确奖励或处罚条例,这确实对规范学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的正确引导和发展难以有突破,很难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德治班"的管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凡是班章、班规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我们一定以身作则,以自己优良的德性带动、影响学生,从而达到以德治班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信念,我们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上替学生想一想。我们就能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精心呵护着每一棵幼苗都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