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交流展示”的时效性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流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集中体现。有效的交流展示,必须正确处理交流展示与导学案的设置、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教师讲解的关系。为提高教学效益,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交流展示。这主要体现在精华回放、质疑释疑和互动探究中。
  关键词:交流展示;时效性;导学案设置
  本校课题组承担了连云港市第九期短期课题——“交流展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的策略研究。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在目前高中政治课堂的交流展示现状、方法、时效、区域和重点等几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结合导、学实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小组“交流展示”的时效性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
  一、正确处理提高交流展示时效性的关系
  1.导学案的设置与交流展示。导学案是打造高效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交流展示的依据。学习目标能否达成,首先取决于导学案的预设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充分预见学生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使学生“能说”“可说”和“说好”。
  2.教师的讲解与交流展示。笔者记录了一个叫“谁能相比”小组交流展示的真实镜头。在学习“文化生活”中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时,是这样引导的:怎样从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角度进行论证(结合文化创新)。下面是该组在教师引导下的组内交流。
  甲生: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有差别才能共存共荣,不同民族文化要交流、借鉴和融合,才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内涵丰富就在于包容性。
  乙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丙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里,教师没有照本宣科,也没有慷慨激昂地按自身的理解从文化的多样性到传统文化再到文化创新进行讲解,而是设置一定的导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靠学生自身的智慧,得出合理的答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把握交流展示的时机
  正确处理好交流展示与导学案的设置、教师的讲解、学生独立思考的关系,才能有效地选择和把握交流展示的时机。孟照彬的“EEPO有效教育”认为:“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听、看、讲、想、做几个感官综合运用的结果。”
  1.“精华回放”时组织交流展示。任何一节课,都要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回忆,本校课题组结合本校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把它命名为“精华回放”。所谓“精华”是上节课的重点、难点、主干知识或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精华”为交流展示提供了最佳契机。下面是课题组录制的一组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的“精华回放”镜头:
  分别以组为单位体会“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的区别。全班九个组同时进行,有慷慨陈述,有激烈争论,有微笑聆听,有结结巴巴,有言语流畅。从这组镜头我们明显感受到,在“精华回放”这一阶段组织交流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质疑释疑时组织交流展示。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千差万别,靠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能解决的,这时教师组织质疑——释疑,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总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组内对问题进行自主解答。这个流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交流经验,还可以帮助教师启动小组教学模式,因势利导,将比较普遍的问题转变成班级的共性问题交给大家研究,这对问题提出者是一种激励,也便于学生群体资源功能的发挥。
  3.互动探究时组织交流展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综合探究是学生思辨能力的延伸和培养,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是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最终体现。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当学生的观点与别人不同时,或者自己的构思别人暂时还没有想到时,应在他人展示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分析别人与自己观点的不同之处,尽量吸收他人意见中的合理因素来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探究的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陈述。首先在组内陈述自己的观点,他人要仔细聆听,相同观点的可进行补充,不同观点的要耐心听他人说完。(2)辩论。不同观点的可进行组内辩论,两种观点交替发言,教师要注意观察各组的辩论,纠正辩论时的离题现象。(3)呈现。进行成果展示,可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师进行引导、点拨,不断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对展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当然,此时组织交流展示并不是苛求学生研究出有多高价值的成果,而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合作、研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孟照彬.新基本功——破解素质教育的密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也谈欠税的根源及其治理措施——兼与陆乃明同志商榷钟林欠税,毫不夸张地说,已成为我们税收工作中的一大痼疾。近几年来,企业的欠税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国有企业,欠税金额不断增大
税务检查后不可忽视对企业调整错帐的监督金桂英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税务检查,如查出纳税入有漏税,特别是偷税问题,除了要按税收法规予以补税并罚款外,税务
对全省财政系统人事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张兴德今年,香港要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要召开。这是举世瞩目的两件大事,意义深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高的认识
强化地方税收职能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辽宁省财政厅厅长兼省地方税务局局长纪玉英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辽宁省于1994年8月11日成立了地方税务局,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
财政货币政策分层次调控研究曾康霖,刘锡良,张合金,王文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包括着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货币政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我们更觉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我刊特辟专
预算收入入库难的原因与对策□缪永龙李平平陈龙(一)在预算收入的筹集过程中,由于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预算收入往往不能及时入库,致使财政资金调度困难,预算不能顺利执行,经济建设和
财政投入风险刍论□黄工乐陈柏源财政投入是指财政政策投入(含财政分配体制、制度)、资金投入、物资投入的总称。政策的投入是间接投入的表现形式,而资金投入以及物资等的投入是
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企业家们会做出怎样的思量,这一年是快乐,是满意,是纠结,还是失望。不管如何,我们都无法阻挡时间的步伐,在年终岁末,总结与归纳是必修的功课,而规划新
本文通过解读黄宾虹山水画作品《溪亭闲话》,从画的立意、造型、笔墨上对其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浑厚华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变化分析了黄宾虹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