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论证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论证教学的充分开展有待于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者已指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和互动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将VR整合于科学论证教学,并应用于七年级“科学”课中“地球与宇宙”单元,开展准实验研究以探究该方法对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影响。两个班80名七年级学生参与本次实验,其中,一个班级的40名学生为实验组,使用基于VR的方式展开学习;另一个班的40
【机 构】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基金项目】
: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智慧教室环境下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课题编号:19YJC880028),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开放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基于VR的混合式地理户外研学对中学生地理知识和实践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jykf20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证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论证教学的充分开展有待于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者已指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和互动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将VR整合于科学论证教学,并应用于七年级“科学”课中“地球与宇宙”单元,开展准实验研究以探究该方法对初中生科学学习的影响。两个班80名七年级学生参与本次实验,其中,一个班级的40名学生为实验组,使用基于VR的方式展开学习;另一个班的40名学生为控制组,在一般教室环境下开展论证式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整合VR的科学论证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手机能否进课堂是一个经年累月的焦点话题,直到教育部再次出手明令禁止手机进课堂。基于多源流理论并根植于中国的教育政策环境,通过系统考察禁止手机进课堂政策的内在逻辑,展现出以问题源流为基础、政策源流为依据、政治源流为环境的动态嵌套,阐释了手机进课堂何以成为焦点议题、政策共同体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政治层面如何体现国家意志,从而共同促成了禁止手机进课堂政策的出台。此外,对新政的认识还需从学校、教师
[摘 要] 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学习和认知的革新,学习的关键除了要构建知识并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能够联通各个知识节点的社会知识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不同于以往知识建构所秉持的行为交互层次、个体知识内化与外化水平以及社区整体知识增长的角度,研究从后现代知识观和联通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以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为双核驱动的连接式知识建构模型。该模型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知识具有的情境
[摘 要] 城乡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协作,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互联网+”赋予了城乡教师间数字资源共享的条件,但需探明数字资源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升数字资源服务质量。基于行为预测综合模型和动机理论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教师共享频率层面无显著差异,共享行为呈多向互动趋向。共享行为受益者偏向乡村教师:城市教师更多地共享学科教学软件和工具,乡村教师更多地共享课件、教学设计和练习题等。通过结
[摘 要] 为了解基础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现状,加快推进互联网学习发展,需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关注互联网学习发展的系统评估模型。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方法,从互联网学习意识、互联网学习应用、互联网学习体验三个维度构建形成CAE评估模型。依照CAE评估模型形成评估框架及量表,并开展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学习有效促进了学习者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的提升,互联网学习效果得到学习者充分认可,应用方式多样化发展,学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成为学习者在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影响视频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视频学习策略的思考,研究探究了相比于重复观看(控制组),三种生成性学习策略(想象策略、绘图策略和自我解释策略)对学习者心理努力、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解释策略组表现最好,具体体现在自我解释策略组
[摘 要]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
[摘 要] 人工智能在驱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正在塑造教育的新形态。学校管理者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需要重新审视角色的职能定位。如何统筹与应用信息技术重塑教学与管理的过程,如何有效引导学校开展组织变革与创新,是信息化2.0时代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研究从组织变革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基于Burke-Litwin组织成果与变革因果模型梳理构建中小学校长首席信息官(CIO)能力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