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行为对第三人的对抗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有关通谋虚伪表示中的隐匿行为对第三人的效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谋虚伪表示;隐匿行为;对抗第三人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216-01
  作者简介:任怡青(1995-),山西运城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
  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以虚伪表示来掩盖事实。一般认为,虚伪合同对于知情者即恶意第三人是无效的,而对于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是有效的。如蓝承烈所述:即使被掩盖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有效,也不能因此免除其因虚伪表示而应当对第三人承担的责任。但是,当被掩盖的合同有效时,其所引起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对第三人也应有对抗作用,第三人能否主张其对标的物的权利应另作分析。
  一、案例一
  甲对乙享有债权,乙假装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丙,而实际上乙将房屋卖给了丙。
  (一)甲对乙享有未设担保的债权
  1.若丙并不知道乙对甲负有债务,乙与丙仅就以出租行为掩盖买卖行为进行了通谋,并未通谋损害甲的利益。那么乙与丙的买卖合同生效,乙为有权处分,丙获得房屋的所有权。甲不能以虚伪合同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为由主张虚伪合同对其有效而否认被隐藏合同的效力,不得对丙的房屋主张任何权利。因为丙的所有权具有优先效力,具有对世性、绝对性。当然,乙依然应该对对甲的债务承担责任。
  2.若丙对此知情,但以合理的价格受让标的物,则乙丙的买卖行为并未损害甲的利益,甲仍不能对标的物主张权利。
  3.若丙对此知情,与乙通谋以出租掩盖买卖,损害甲的债权并以较低的价格受让标的物。那么乙与丙的被隐藏的行为即此买卖合同属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自始无效。当然,甲也可以依据《合同法》第74条,行使债权人撤销权,主张撤销乙丙的买卖合同。此时,乙对丙的已付价款构成不当得利,丙可要求返还。
  (二)甲对乙享有在乙的房屋上设立了抵押权的债权
  1.若抵押权已经登记,则丙不能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但是,丙可以依据《物权法》第191条行使涤除权,有权提出代为清偿乙的债务以消灭甲的抵押权。此时,甲的抵押权消灭,乙丙买卖合同有效,乙为有权处分,丙获得房屋所有权。
  若丙不愿意代为清偿债务,则甲可以主张抵押权。对于乙丙的买卖合同,乙是无权处分。依据《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买卖合同不因无权处分而无效,乙丙的买卖合同有效。同时由于甲办理了抵押权登记,所以丙不能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此房屋所有权不发生变动,房屋仍归乙所有,乙有权要求更改错误的房屋权属登记,丙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約的责任。对于已付房屋价款,乙为不当得利,丙有权要求返还。
  在第二种情况下,若丙以较低的价格受让,乙丙通谋的内容包括了损害甲的利益,则乙丙的买卖合同因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而无效。甲可以主张抵押权。对于丙的已付价款,乙是不当得利,应当返还于丙。
  2.若抵押权未经登记。若丙对此知情,则丙可以行使涤除权,若丙不愿意代为清偿则不能善意取得。同上述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情况。
  若丙对此并不知情,则丙可以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此时,乙为无权处分,乙丙买卖合同有效,丙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甲不能对房屋主张权利。但是,乙依然应当对甲的债权和抵押权承担责任,甲可以基于抵押合同对乙主张违约,也可以继续对乙主张债权。
  二、案例二
  甲对乙享有债权,乙假装将自己的房屋卖给丙,而实际上乙将房屋赠与给了丙。
  (一)甲对乙享有未设定担保的债权
  1.若乙因将房屋赠与丙而导致无力偿还对甲的债务,则不论丙是否知情,甲都可以依据《合同法》第74条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撤销乙丙的赠与合同。丙应将房屋返还给乙。若丙知情,则乙丙的赠与合同是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甲也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2.若丙并不知道乙对甲负有债务,乙与丙仅就以买卖行为掩盖赠与行为进行了通谋,并未通谋损害甲的利益,且赠与之后乙仍有能力偿还对甲的债务,则赠与合同有效,丙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二)甲对乙享有在乙的房屋上设立了抵押权的债权
  1.若抵押权已经登记。对于乙丙的赠与合同,乙是无权处分,效力待定。若抵押权人甲同意了乙的赠与行为,则赠与合同自始有效,丙获得房屋的所有权。
  若抵押权人甲不同意乙的赠与行为,则赠与合同无效。由于赠与行为并非等价有偿,且甲办理了抵押登记,丙不能善意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此房屋所有权不发生变动,房屋仍归乙所有,乙有权要求更改错误的房屋权属登记,丙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的责任并返还不当得利的已付价款。
  若乙因将房屋赠与丙而导致无力偿还对甲的债务,甲还可以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撤销乙丙的赠与合同,丙应将房屋返还给乙。同时,乙丙的赠与合同是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甲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2.若抵押权未经登记。若抵押权人甲同意了乙的赠与行为,则赠与合同自始有效,丙获得房屋的所有权。若甲没有追认,即使丙对此并不知情,丙仍不能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权。
  若乙因将房屋赠与丙而导致无力偿还对甲的债务,则不论丙是否知情,甲都可以依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撤销乙丙的赠与合同。若丙知情,则乙丙的赠与合同是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甲还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综上可知,隐匿行为中,行为人双方不得以虚伪合同无效来对抗第三人,逃避对第三人应负的责任。但同时,被隐藏的合同若是有效,其所引起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动可以对抗第三人。
  [参考文献]
  [1]蓝承烈.民法专题研究与应用[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2]张萍.通谋虚伪表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加之当前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较之前来说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所以当前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数学课堂上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在当前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数学创新教育已然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本文主要论述当前数学教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关注对数学教学教育实践的指导与发展,以期能为日后数学教学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网络的普及,在经济新常态下,自贸区扩容并配套各种利好政策,跨境电商企业竞相入驻各大自贸区,运营模式进一步多样化。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炙手可热。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相比,其发展规模与保护模式展现出新的特征与挑战,在发展跨境电商的过程中,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众多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知识产权风险。本文从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发展与保
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更好地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2007年5月1日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第六章第四十四条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当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工作压力也日趋增大。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中小幼教师中有29.6%感到“工作压力极大”,有69.7%感到“有些压力”,85.2%的人认为工作压力是主要的生活压力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背负着学生升学率和考核评定等压力的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感受到多少快乐和幸福。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近几年,我校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出发,对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的户口迁移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既加大了高校与有关部门的管理难度,同时也会对毕业生的求职造成影响,甚至会由于户口迁移问题而出现“跳槽”的现象。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户口迁移的利弊。  关键词:大学生;户口迁移;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6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法没有禁止的作为也可能产生损害性的后果。因此,国际损害责任逐渐成为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阐述了国际损害责任的内容,分析了其性质,并对于国际损害责任相关的法理基础的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国际损害责任;性质;法理基础;浅析  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208-01  作者简介:岳志良(
摘要:信赖利益保护作为西方国家行政法治的重要原则,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信赖利益保护在司法适用中的不足也十分显著,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所适用的实体规范以及制度规范。因此文章简要探讨行政法中对信赖利益保护的司法适用。  关键词:行政法;信赖利益保护;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5-0211-01  一、行政法上的信赖利益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吉林省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常压低氧条件下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旨在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提升在比赛中的竞技能
摘要:离婚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的协议,是夫妻双方就离婚后愿继续为子女提供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作出的承诺,以保证孩子不因自己的离异行为而导致成长环境下降。离婚协议一经婚姻登记机关审核通过发给其离婚证,抚养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接下来就应当是双方履行协议而不再是效力问题。  关键词:离婚协议效力;抚养费时效;法律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档案载体——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档案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及信息技术素质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亟待规范。    一、电子档案的概念    电子档案,主要指机关、机构、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声像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资料以及档案人员录入计算机的纸质档案的内容。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