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历史教师的素养发展要求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文科课程,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坚持它的学科人文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其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视野,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各种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社会发发展对学生素养培育的要求,迫切需要历史教师自身的素养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一、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与素养
  不同于文学重审美、哲学重思辨、数学重逻辑,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时空性,这在国内外的历史课程标准中都有体现。历史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过往经历,历史的连续性首先表现为时序性。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做到以宏观时间为主。有了准确的时间定位,才能联系这个时代进行分析,才能让自己站在那个时代的高空,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历史随时间流动而发展,同时又在一定的空间中演绎,历史中的国家、地区,其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文化等无不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我们要培养学生在一定时空下将历史信息进行整合,上升到对历史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会学生表达历史时序的能力和素养。即能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同时为了培养空间认识素养,还要学生识别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地图、环境路线等;能横纵向构建中外历史发展的体系框架,并对历史史实做出合理解释。如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等时间的表达方式,大事年表,中外共时性等问题都能对学生独立探究,用时间术语、分期方式结合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论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二、 中学历史教师要有关注史料证据价值的素养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朱汉国教授在转引的臺湾地区《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中谈到:要能根据主题,进行史料的搜集工作;能辨别史料作为解释证据的适切性;能应用史料,借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书写自己的历史叙述。可以说,历史学科市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人和事的论述,市一门推理的学问。要获得历史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史料”与“历史”的关系,也就是区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应用于过去的重建。这就需要有正确的证据意识并将史料转化成证据的方法和能力。此外,要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懂得历史需要用证据说话,懂得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不同来源及价值,并适当规范地引用、运用史料,使其服务于对问题的解释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培养证据意识从而探寻接近历史的真相。
  三、 中学历史教师要有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的能力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波动期,历史教师承担起对他们的培养和引导的关键期。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的讲述往往对学生的道德涵养和品质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能设身处地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能从历史脉络中理解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在历史理解和解释中,需要经常设问:这些历史的记录是什么时候写的和为什么写?代表了什么利益诉求?有其他材料支持该叙述吗、或有无其他作者的不同观点等等!历史理解和解释能力,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要凭借所形成的历史意识,解释、解决现实的问题。
  四、中学历史教师要有历史反思的素养
  历史教育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对历史问题理性的思考。如果读完一段历史,没有反思意识和能力,只能算是历史的“两脚书橱”。基于史实的认识和反思能更好地引领师生的精神成长。历史反思主要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我们究竟要获得怎样的教益?获得怎样的促进个人众生发展和民族、社会、国家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就历史学科而言,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这包括通过历史学习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国家、名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包括通过历史学习养成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历史学科在立德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怎样去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清时代潮流和趋势,都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也因此一直被作为明鉴得失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中学历史教师要有很强的语言修养
  确切的说,课堂教学艺术重点之一就是教学语言的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师,必须过好语言文字关。包括标准普通话、较强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分析能力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语言修养呢?一要多方汲取,广泛学习,酝就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教师不但要成为专家,也要成为“杂家”,知识越多,语言越丰富;储存越多,才会底蕴越足,教学时才能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情境和学情需要,信手拈来。二要不懈努力,苦练深究,铸成扎实的语言技能。口语表达能力完全是可以通过下功夫练出来的。广大历史教师要舍得花力气、下真功夫,刻苦钻研,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不断锤炼语言技能。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更清晰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善于更新历史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走向成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会更高。我想,我们要不解读书、思考和实践,既要埋头苦干,又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培养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公民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
  [2]曹祺,姚锦祥.关注史料证据价值的试题设计和教学要求.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5日,由广东教育学会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广州市花都区委宣传部、花都区文明办、广州民俗博物馆、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小学、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委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公益岭南国学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广州民俗博物馆举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徐志林、广东教育学会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国岱博士、广东教育学会国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吉淑娟、三华村委徐金良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组建教材的。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本组课文中的《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两篇文章,已经有了对生命的一些认识。源于对《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乐观面对”和《永世的眼睛》一文“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早晨是学生读书的黄金时间,抓好早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早读是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从日常的观察来看,我们的语文早读情况却不尽人意,许多时候只流于形式,很多学生课堂上滥竽充数,开口而不出声,有的甚至闲谈,做小动作。这样的早读,效果可想而知。笔者根据学校早读课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语文早读的有效性。  一、变换早读的形式  以往的早读
本报综合报道 2018年8月8日,正值第十个全民健身日,廣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在肇庆市隆重开幕。本届运动会是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广州市组队参加的广东省内最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对全省各市学校体育最重要的一次大检阅。本届省运会分竞技体育组和学校体育组两部分,全省21个地级市组团参赛。学校体育组设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
本报讯 7月8日,为借鉴省外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经验,进一步整合当地教师培训、教科研、电教等资源和功能,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服务本地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广东省县区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省外培训班在重庆市开班。出席开班仪式的有广东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廖荣辉、中国教师教育网副总编林振华和来自全省50名县区培训机构的负责同志。  本次培训安排了《新时期教师培训机构机制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逐渐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可以说: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直观、高效的现代教学手段。它既可以通过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直观的感知表象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既能让学生通过观看或感知这些表象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又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笔者多年的探索,深切体会到利用多媒体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明确提出了课程的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自觉遵法守法。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发挥主导作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导出儿童的兴奋点、好奇心、讨论话题及对照标准,让儿童在活动中去体会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最终让道德回归儿童生活。  【关键词】高效;道德与法治课;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15-16日,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岭南幼儿园园长论坛在广州华泰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广东教育学会领导,广東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常务理事单位代表、理事单位代表、团体会员单位代表、个人理事、个人会员,年会论文获奖者,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幼教专干,与会人员约900人。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内涵·质量·发展”,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办好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对于学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学校的管理问题中,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核心,对于学校管理中起着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形式下,对于校长的学校管理反思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水平,对于学校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校长学校管理反思能力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分析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提高小学校长管理反思能
【摘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两平台”的核心工程,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本文主要阐述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存储、交流、分享、互动、评价等功能,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优点,弥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的不足,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班级文化建设;多元化  班级文化,不仅是教室里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