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场馆 生态冬奥:可持续理念下冬奥延庆赛区规划、场馆与基础设施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an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庆赛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其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海坨山区域、小海坨南麓山谷地带,南临延庆盆地,邻近松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赛区所在位置山高林密、风景秀丽,谷地幽深、地形复杂,建设用地狭促.核心用地范围约1513.7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804.74公顷,建筑规模约35万平方米,将集中建设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以及两个非竞赛场馆——延庆冬奥村和山地新闻中心,还有大量配套基础设施,是最具挑战性的冬奥赛区.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是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举措1.
期刊
引言rn住区公共开放空间是指住宅建筑外部的公共空间,是住区内建筑与建筑间的空隙或是由住宅建筑围合所形成的场地,具体包括住区内的道路、庭院、广场、游园、景观绿地等.它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也是连接住区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桥梁,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rn虽然“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在现代才被提出,但在中国传统的人居模式中早有体现.上海里弄与北京胡同是我国南北方两大典型的传统居住空间类型,是时代、历史与当地文化的烙印,是生活在其间的居民的精神寄托和记忆载体,塑造了不同的城市性格和居民生活形态.不论
期刊
引言rn首尔路7017是一条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空中步行街,于2017年5月20日正式开放(图1).该路位于首尔市核心地区中区西部,西起万里洞1街,东至南大门5街,全长1024米,上跨首尔火车站,是由1970年建成17米高的首尔站高架路改造而成,设置17条联系不同场所的人行连廊.该路向西连接万里洞、中林洞、青坡路、孙基祯纪念馆方向,向东连接崇礼门、明洞、白凡广场、南大门市场方向,架设步行连廊直通马努酒店、大宇财团大厦,连接首尔火车站、机场航站楼、公交换乘中心和地铁1、4号线首尔站与4号线会贤站.
期刊
轨道交通微中心发展背景rn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病的关键rn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和人口都有明显的增长.2019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60.6%1,带来强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方面的“大城市病”,如地面交通拥堵加剧、常规公交的可达性与可靠性难以保证、居民通勤时间偏长等.而快速、准时、高效的城市轨道是解决大城市病、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同时,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对塑造城市形态、优化产业和人口布局、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实现都
期刊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进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在此紧要关头,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们奔走呼号,苦思救国救民真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批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率先活动于三山五园地区,为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发展注入了红色的力量,也留下了大量红色印记.
期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要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0年4月,北京市政府公布了《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与《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级文化设施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载
期刊
引言rn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转换点,是发挥城市综合交通功能的重要节点.综合交通枢纽的出现是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产物1.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及公共交通网络化,城市即将形成大量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受城市土地资源趋于饱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加、居民对换乘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等因素影响,综合交通枢纽向集约化、立体化、地下化发展.
期刊
记者:最近,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正式公布,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超9亿,城镇化率为63.89%.据《中国城市化2.0:超级都市圈》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升至75%.推进城镇化仍是“十四五”的重点任务.请问为什么乡村振兴会在这个节点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rn刘守英: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国家发改委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2018年9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
期刊
“美丽中国”与“美丽城镇”rn“美丽中国”的“美丽”内涵rn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首次明确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1.“美丽中国”不只是生态美丽,而是以“美丽”作为核心资源和优势,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方法和路径,推动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互促,从而达到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当前对“美丽中国”的学术研究很多,大多都是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其内涵和意义,对“美丽中国”建设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较
期刊
提升城市活力对于城市治理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观点是,活跃的城市区域能够充分激发市场力量,为城市更新提供持续不断的新鲜血液,减轻公共财政压力,帮助政府维持城市的可持续运转[1].目前,北京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那么随着产业类型不断细分、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应当如何合理引导城市活力的发展方向,使其更加契合区域发展定位,从而贡献最大的正外部效应?此外,城市活力与城市秩序之间是否遵循某种规律,提升城市活力是否意味着对城市秩序的影响?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研判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