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途径研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开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需要,开创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途径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成功大学教育和良好学生工作的开端和基础。在新生适应和转变的关键时期,入学教育更突显出它的重要性,对于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立志成才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与挑战
  1、 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基本上都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为期多为一周左右,内容上主要为纪律、制度、爱校教育为主,一部分高校涉及到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形式上主要以传统的讲座、上课、参观校园为主。在理论研究层面,一是研究主体主要以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二是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入学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模式,三是新媒体手段与入学教育的结合研究不多,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在“知网”等搜索引擎中查到的相关主题论文并不多。在实际操作层面,大部分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往往依赖学生工作干部单兵作战。其结果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任务,只能删繁就简、压缩合并,入学教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另据调查,绝大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多采取讲座、报告等形式,缺乏互动交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对天津工业大学的2014级近500名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69%的新生认为目前的入学教育形式有待于丰富。笔者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组织者,研究此课题的目的主要在于在现有基础上,开创入学教育的新思路,将新媒体、网络化手段应用于新生入学教育,使新生入学教育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更加适应90后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高学生兴趣和教育实效。
  2、新生入学教育面临挑战。
  当前高校的新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受新媒体的影响更加深刻,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利用多媒体手段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紧跟时代潮流。这些新的形势要求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媒体环境,一方面要求教育者自身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接受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大学新生的教育引导,这样才能使教育的效果得到优化。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高校新生是名符其实的网络一代,他们熟知网络知识,通常借助媒体收看新闻、聊天会友、倾诉心情、打发时间,更习惯于接受媒体信息。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 满足新生的实际需要。
  传统的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校后对其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主要通过集中灌输方式,通过大课堂、大讲座,单向的向学生灌输思想,未能多方面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难以引发新生兴趣。作为生长在新媒体时代的90后大学生,他们善于和乐于接受新媒体,已经习惯于通过新媒体,比如手机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来接受新信息,表达观点,传达信息。新媒体手段成为大学生文化信息传播交流的主要载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因此作为学生入学教育的组织者,采用单纯的传统的集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嫁接新媒体手段,已成为现实的必然。
  2、 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新生入学教育又称为始业教育。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涯阶段的第一堂课,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四年的成功与否。只有成功的入学教育,才能对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甚至今后的大学生涯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积极探索新生入学教育的网络化新途径,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对于健全高校人才培养的初始环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媒體时代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网络化途径
  1、加强培训,提高教育者本身驾驭新媒体手段的意识与水平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往往体现在新媒体操作技术、新媒体外在形式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交流方式的更新。这些改变对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交流方式的改变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将会更加频繁。因此,教育者必须不断适应新的挑战,适时调整,有所创新。高校要加强辅导员培训,鼓励辅导员开通并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并利用这些新媒体工具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入学教育新要求。
  2、利用新媒体跨时空、跨地域的特点,对新生进行入学前教育
  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至报到这段时间,对大学生活非常向往,渴望了解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此时实施“入学前教育”,可使新生尽快熟悉学校,满足新生心理需求,将入学教育时间前移。发放通知书时,即向学生提供相应专业交流和政策咨询的微博、微信、QQ群、论坛、电子邮件等,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引导新生参与,既让新生提前了解学校、缓解“入学焦虑症”,又与新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给入学后的教育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3、搭建入学教育网络平台,拓展入学教育空间
  建设入学教育专题网站,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图片、影像、声音的统一,达到图文并茂、音像并茂的效果,使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有突破性的改善,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和网络资料不仅增加了入学教育的趣味性,而且突破了传统入学教育的时间限制,为入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4、加强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一般高校采取的传统入学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上门类较为齐全,内容也很丰富。但是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条件的影响,时间短、专题多、教室场地有限,学生数不断增多。“懵懂”的新生、短时间的集中大课堂灌输,效果很难持久,这就造成了之后涉及到评优、资助、贷款等具体事务时大部分新生依然不明白,对当初的入学教育内容基本毫无印象,需要再次重复介绍。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将一些授课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供学生长时间使用,增强入学教育的时效性和长效性。
  总之,在传统入学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入学教育,既顺应时代需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起老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入学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卓宁,孟宪博 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新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4月第15卷第4期94-96.
  [2] 吴 芳 新媒体时代高校入学教育形式创新研究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第 25 卷第 3 期2013 年第 3 期87-89.
  项目支撑:
  天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2-67)。
  作者简介:
  覃兰静(1977-),女,天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
其他文献
2010年10月26日,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有限公司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方式登录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麦考林的股价飙涨,相对于11美元的发行价,麦考林当日收盘价即达到17.26美元每股,涨幅达56.91%,股票市盈率约157倍,总市值达到10亿美元。  麦考林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目前公司业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主要是麦网和邮购目录业务,线下是麦网的实体店。由于是“中国B2C
  本文基于静电除尘场合高压电源的工作特点,介绍了电场火花闪络发生时三相电源V—I特点和相应的控制策略,指出此时多为高能火花,然后,介绍了热态V—I特性在判断反电晕的作用以
人物小档案:周军,男,46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夏津县电业总公司党委书记。曾荣获德州市劳动模范、人民好公仆、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殊荣。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周军 Pro
  本文就燃煤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降低到50mg/m3和高效除尘器使用后出现的低烟尘浓度测量产生“负值”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对低烟尘浓度测量现状、排放特点、测量技术存
NO.1寻找汪金权汪金权,出生于1963年,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长大。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全国有名的黄冈中学任教。一年后,他主动要
  本文介绍了电除尘器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并对不同电源供电方式及特性进行对比,同时以现场应用实例说明高频电源在电除尘器中的应用特点。
  三相高压电源具有供电波形接近直流、电网平衡、容易实现大功率输出的优点,适合在一些大型烧结机机头、火电厂等除尘器上进行应用。本文设计了基于相序自适应和火花冗余检
会议
【摘 要】本文通过情绪启动方法对研究大学生在群体事件下的羊群行为反应,结果发现,无论群体事件威胁是否影响个体利益,个体都会在情绪主导和“领头羊”影响下,产生行为反应。  【关键词】情绪;群体事件;羊群行为  一、问题提出  群体事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多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的产物。国内研究者如乐国安等对群事件的研究及定义已经达成范畴,即群体成员参与的为改善群体现状的行动。在群体事
  本文介绍了电除尘设备的实际投运情况,而电除尘的下游设备除灰系统由印度总包商自行供货,因其设计问题对电除尘正常工作产生了影响。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影响的可能原因,探讨
文章从电除尘器的安装出发,以多年电除尘器的安装经验为背景,提出了电除尘器安装质量控制若干要点:(1)壳体强度足够是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对于在机头电除尘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