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格教学是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然而这样一种方法在我国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实施现状如何,文章将结合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政策以及少数学校案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格教学;职前教师教育;高师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74-03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自创立实施以来,经过多个国家的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次对比实验,证实它是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较之于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这样一种方法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政策中是如何体现和要求的?当前我国部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中微格教学的实施现状如何?解决实施现状中的问题应有哪些思考?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微格教学简介
微格教学,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培训方法。它并不是要取代学校实习,而是学校实习的预演和补充。阿伦(W. Allen)和伊芙(W. Eve)将其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聚焦于教师的某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实习教学成为可能。”[1] 麦克奈特则说:“它是一个缩微了的教学经历,其目的是发展新教学技能,提升原教学技能。”[2] 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经过六年的实践和研究进一步指出:微格教学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3] 也正是由于微格教学是建立在这样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如果合理使用,它能够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自己“教育”自己、利于创新、心理压力小等特点。[4] 自创立以来,许多国家的师范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次对比实验,证实了它的培训效果和效率优于传统方法。G·布朗在他的著作Microteaching中通过实验数据证实微格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有良好的作用。[5] 随着微格教学在各国实践的深入,还探讨出多种模式,在美国有斯坦福大学的“行为改变模式”、伯克利分校的“微型课程模式”、芝加哥大学的“动力技能模式”等;在英国有新乌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模式”、斯特灵大学的“认知结构模式”等;在澳大利亚有悉尼大学的模式等。[6]
二、实施微格教学是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应有之义
为了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原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在1994年3月又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适用于高等师范学校,它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大纲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7] 大纲实施多年来,我国的师范生培养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偏差。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设备缺乏和破旧,在教师培养上存在很大缺陷,不少教师的教学技能没能得到较好的训练。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继续明确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8]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也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还进一步指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9]与这个文件几乎同步,2012年9月6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发布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是对前两个文件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进一步细化。由此可见,国家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政策和措施。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习惯和素养,增强其教育技术能力和运用水平,客观要求在高师院校推广和普及微格教学。
三、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中微格教学基本状况
1.微格教学设备的现状
微格教学在引进我国后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微格教学所需的设备也在逐步升级和完善。当前,全国大部分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学实验室,有的实验室还不断在升级换代。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可以说是装备精良。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在过去五年里,共新建了手动录播教室2间、全自动录播教室2间,远程录直播系统1套,交互式电子双板教学系统20余套,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15套,实现了全校网络集中控制,成立了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完善教学设计工作室、各种录播室、研究型学习活动室、未来课室等硬件环境系统。[10] 陕西师范大学利用“国家985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整合相关资源,投入3000万元建成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中心拥有教师专业能力实训实验室25个。一些省属师范院校诸如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都建立了微格实验室并较好地开展微格教学,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进行自我训练。但一些地方师范院校的设备相对落后,有些地方的高师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间完备的微格教室,导致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学校财力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学校主管领导的意识因素。
2.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现状
在教育部把微格教学培训列为师范院校达标的条件以及明确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后,微格教学课程在师范院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高师院校在开展微格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很多带有本校特色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有的师范院校还把微格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共同面向全校免费师范生开设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系列课程,并将其作为学校优质网络视频公开课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选课首批试点课程,该课程包含《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发展和教育能力提升》两门子课程。《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包含教学设计能力、课堂互动能力、教师语言能力三个专题;《教师发展和教育能力提升》包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及班主任工作能力三个专题。课程专题内容完全符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将其作为学校优质网络视频公开课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首批试点课程,是加大了信息化教学的重大举措。云南师范大学开设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网络课程,专门讲述微格教学的理论和进行职前教师的微格教学技能培训。为了方便学生训练、交流和远程学习,有的高师院校把微格教学作为教学法的一部分,结合专业教学法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微格训练。但是将微格教学作为教学法课程的一个部分来开设,会受到教学法课程内容和课时的限制,学生实际上只能是体验一下微格教学,实践练习机会偏少。开展信息化教学,加快微格教学网络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在一些地方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院校仍然没有开设微格教学方面的相关课程。 3.微格教学中的教师现状
微格教学对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但现实是一些院校真正懂微格教学的人不多。“一批老的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微格教学工作者因年龄关系逐渐退休,许多颇有头脑的中青年教师敏锐地抓住微格教学作为晋职升级的敲门砖,在达到目的之后,知趣地转向去‘另谋高就’,不愿对深入研究微格教学花费精力。” [11]当前一些指导教师关于微格教学的理论修养不高,实践经验也不足,存在部分指导教师盲目地让学生进行微格训练,忽视了自身在微格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在试讲者回放、观看自己的实况录像时,有时教师并不参与观看和评议,只是学生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每个技能训练的评价标准也理解不够,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够深刻时也不能给予点拨,使学生的问题往往停留在问题表面。在个别院校,一些学科实习指导教师不会微格教学,也不懂微格教学,甚至在这些学校很多教师和学生根本就没听说过微格教学,这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极其不利的。微格教学的顺利实施,急需大量复合型教师,他们不仅懂得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懂得微格教学的基础教育理论,还要懂得微格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先进技术。然而这样的复合型指导教师还很欠缺。当前的微格教学往往是在教师教育或者师资培训中心实施,中心的教师往往是学教育技术或者教育理论出身,对其他专业学科了解也不是太多,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将微格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尤其是学科实习指导教师需要钻研微格教学。
四、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实施微格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正如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B.F斯金纳所说:“教育和其它部门比较起来,在接受科学成果和技术方面是最缓慢的一个领域。任凭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唯独教育还停留在‘手工业’活动阶段。”因此我们的教师教育应当引进微格教学,尤其是我们外语教师教育更是如此。各类型的教学技能大赛如火如荼,这说明该理论并没有过时,也充分说明了它在实践中的薄弱,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微格教学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职前实训教师应当抛弃微格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在微格教室才能开展的观念,尽管我国现在少数师范院校还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和配置微格教室及其所需设备,但是采用摄像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摄像机并不是很贵,一般的DV在3000元左右。实训教师自己可购置,也可让学院购置。抗文生、崔向平老师曾撰文呼吁:“我们提倡电教设备功能的最大化,期望DV机也成为现代教学的一宝”。[12] 所以关键还是高师院校职前指导教师要树立微格教学的意识和观念,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并注重实践。
第三,微格教学在我国高师院校的发展极其不平衡,很多学校高度重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能跟上教育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步伐,开展教师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办法上,这些学校应当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导下推动本校的信息化教学。2012年3月16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13] 这是针对所有高校的要求,而高师院校不仅肩负着培训自己的高校教师,还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加快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微格教学是时势所需。
五、结束语
乔治·布朗指出:“我们应当像训练飞行员和医生那样训练教师使之成为一个专门职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着重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要“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 [14] 而微格教学在我国高师院校发展的不平衡客观要求部分高师院校应借助信息化开展微格教学,努力提高本校教师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DWIGH WA.,ARTHUR WE..Microteaching[J].Theory into Practice,1968(7): 181.
[2]MCKNIGHT.P. Microteaching in teacher train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M]//MORRISON A.MCINTYRE, D.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aching.Penguin,1972.
[3]孙文杰.微格教学初步[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3-4.
[4]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19.
[5]BROWN G. Microteaching: aProgramme of teaching skills [M].London: Methuen
关键词:微格教学;职前教师教育;高师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74-03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自创立实施以来,经过多个国家的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次对比实验,证实它是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较之于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这样一种方法在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政策中是如何体现和要求的?当前我国部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中微格教学的实施现状如何?解决实施现状中的问题应有哪些思考?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微格教学简介
微格教学,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是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培训方法。它并不是要取代学校实习,而是学校实习的预演和补充。阿伦(W. Allen)和伊芙(W. Eve)将其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聚焦于教师的某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实习教学成为可能。”[1] 麦克奈特则说:“它是一个缩微了的教学经历,其目的是发展新教学技能,提升原教学技能。”[2] 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经过六年的实践和研究进一步指出:微格教学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3] 也正是由于微格教学是建立在这样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如果合理使用,它能够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自己“教育”自己、利于创新、心理压力小等特点。[4] 自创立以来,许多国家的师范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次对比实验,证实了它的培训效果和效率优于传统方法。G·布朗在他的著作Microteaching中通过实验数据证实微格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有良好的作用。[5] 随着微格教学在各国实践的深入,还探讨出多种模式,在美国有斯坦福大学的“行为改变模式”、伯克利分校的“微型课程模式”、芝加哥大学的“动力技能模式”等;在英国有新乌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模式”、斯特灵大学的“认知结构模式”等;在澳大利亚有悉尼大学的模式等。[6]
二、实施微格教学是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应有之义
为了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原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3年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在1994年3月又印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该大纲适用于高等师范学校,它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大纲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7] 大纲实施多年来,我国的师范生培养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偏差。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设备缺乏和破旧,在教师培养上存在很大缺陷,不少教师的教学技能没能得到较好的训练。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继续明确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8]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也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在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还进一步指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9]与这个文件几乎同步,2012年9月6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发布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该文件是对前两个文件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进一步细化。由此可见,国家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政策和措施。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习惯和素养,增强其教育技术能力和运用水平,客观要求在高师院校推广和普及微格教学。
三、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中微格教学基本状况
1.微格教学设备的现状
微格教学在引进我国后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微格教学所需的设备也在逐步升级和完善。当前,全国大部分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学实验室,有的实验室还不断在升级换代。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可以说是装备精良。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在过去五年里,共新建了手动录播教室2间、全自动录播教室2间,远程录直播系统1套,交互式电子双板教学系统20余套,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15套,实现了全校网络集中控制,成立了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完善教学设计工作室、各种录播室、研究型学习活动室、未来课室等硬件环境系统。[10] 陕西师范大学利用“国家985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整合相关资源,投入3000万元建成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中心拥有教师专业能力实训实验室25个。一些省属师范院校诸如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都建立了微格实验室并较好地开展微格教学,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进行自我训练。但一些地方师范院校的设备相对落后,有些地方的高师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间完备的微格教室,导致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学校财力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学校主管领导的意识因素。
2.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现状
在教育部把微格教学培训列为师范院校达标的条件以及明确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后,微格教学课程在师范院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高师院校在开展微格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很多带有本校特色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有的师范院校还把微格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共同面向全校免费师范生开设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系列课程,并将其作为学校优质网络视频公开课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选课首批试点课程,该课程包含《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发展和教育能力提升》两门子课程。《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包含教学设计能力、课堂互动能力、教师语言能力三个专题;《教师发展和教育能力提升》包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及班主任工作能力三个专题。课程专题内容完全符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将其作为学校优质网络视频公开课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首批试点课程,是加大了信息化教学的重大举措。云南师范大学开设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网络课程,专门讲述微格教学的理论和进行职前教师的微格教学技能培训。为了方便学生训练、交流和远程学习,有的高师院校把微格教学作为教学法的一部分,结合专业教学法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微格训练。但是将微格教学作为教学法课程的一个部分来开设,会受到教学法课程内容和课时的限制,学生实际上只能是体验一下微格教学,实践练习机会偏少。开展信息化教学,加快微格教学网络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在一些地方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院校仍然没有开设微格教学方面的相关课程。 3.微格教学中的教师现状
微格教学对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但现实是一些院校真正懂微格教学的人不多。“一批老的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微格教学工作者因年龄关系逐渐退休,许多颇有头脑的中青年教师敏锐地抓住微格教学作为晋职升级的敲门砖,在达到目的之后,知趣地转向去‘另谋高就’,不愿对深入研究微格教学花费精力。” [11]当前一些指导教师关于微格教学的理论修养不高,实践经验也不足,存在部分指导教师盲目地让学生进行微格训练,忽视了自身在微格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在试讲者回放、观看自己的实况录像时,有时教师并不参与观看和评议,只是学生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对每个技能训练的评价标准也理解不够,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够深刻时也不能给予点拨,使学生的问题往往停留在问题表面。在个别院校,一些学科实习指导教师不会微格教学,也不懂微格教学,甚至在这些学校很多教师和学生根本就没听说过微格教学,这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极其不利的。微格教学的顺利实施,急需大量复合型教师,他们不仅懂得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懂得微格教学的基础教育理论,还要懂得微格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先进技术。然而这样的复合型指导教师还很欠缺。当前的微格教学往往是在教师教育或者师资培训中心实施,中心的教师往往是学教育技术或者教育理论出身,对其他专业学科了解也不是太多,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将微格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尤其是学科实习指导教师需要钻研微格教学。
四、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实施微格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正如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B.F斯金纳所说:“教育和其它部门比较起来,在接受科学成果和技术方面是最缓慢的一个领域。任凭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唯独教育还停留在‘手工业’活动阶段。”因此我们的教师教育应当引进微格教学,尤其是我们外语教师教育更是如此。各类型的教学技能大赛如火如荼,这说明该理论并没有过时,也充分说明了它在实践中的薄弱,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微格教学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职前实训教师应当抛弃微格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在微格教室才能开展的观念,尽管我国现在少数师范院校还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和配置微格教室及其所需设备,但是采用摄像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摄像机并不是很贵,一般的DV在3000元左右。实训教师自己可购置,也可让学院购置。抗文生、崔向平老师曾撰文呼吁:“我们提倡电教设备功能的最大化,期望DV机也成为现代教学的一宝”。[12] 所以关键还是高师院校职前指导教师要树立微格教学的意识和观念,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并注重实践。
第三,微格教学在我国高师院校的发展极其不平衡,很多学校高度重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没能跟上教育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步伐,开展教师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办法上,这些学校应当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导下推动本校的信息化教学。2012年3月16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13] 这是针对所有高校的要求,而高师院校不仅肩负着培训自己的高校教师,还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任,加快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微格教学是时势所需。
五、结束语
乔治·布朗指出:“我们应当像训练飞行员和医生那样训练教师使之成为一个专门职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着重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要“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养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 [14] 而微格教学在我国高师院校发展的不平衡客观要求部分高师院校应借助信息化开展微格教学,努力提高本校教师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DWIGH WA.,ARTHUR WE..Microteaching[J].Theory into Practice,1968(7): 181.
[2]MCKNIGHT.P. Microteaching in teacher train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M]//MORRISON A.MCINTYRE, D.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aching.Penguin,1972.
[3]孙文杰.微格教学初步[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3-4.
[4]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19.
[5]BROWN G. Microteaching: aProgramme of teaching skills [M].London: Meth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