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探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本身性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科学启蒙教育;探索与研究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科学思维,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 在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本身性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结合数学教学所做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在数学课中,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与科学启蒙教育有效结合. 其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课,我用火箭发射升空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学科角度思考“火箭升空是什么现象”,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发射图等科学尝试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要想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有良好的数学知识作基础. 学生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会产生创造发明向往,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实践证明,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符合学生探究创新的心理特点,大大提高科学启蒙教育的效果.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一)抓住学生特点,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小学生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容易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他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就相当于给了学生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 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数学教学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以后,选择一些学生思维的空白点作为研究课题,让学生“调查一下你吃过的零食有哪些种类”等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究,在探究中培养能力.
  (二)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在时间上和思维上多一些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向上的即时评价都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入无限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做到敢想、敢做、敢于挑战权威.
  (三)引导鼓励学生,加注科学探究活力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合理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为学生探究注入了活力. 允许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失败,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三、重视实践,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 数学课中很多知识都为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 低年级学段图形的拼组、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等;中年级学段测量物体体积、表面积,图形的变换等.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就是要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如图形面积的计算,训练学生认真审查题目给出的信息,明确解题的目的,把握解题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进行多方位的科学的思考. 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概括、归纳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从基本的认知过程来说,引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在学科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四、拓展延伸,增加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之后,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相关的探索,这是学生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有效训练的重要环节.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内容. 如跳绳是学生常用的体育器材,利用它也可以研究线段、角、三角形、圆、轴对称图形等任意一种平面图形,进而可以帮助探究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规律.
  总之,小学数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阵地,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给学生科学和创新方面的启迪.
其他文献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产生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从外部环境
分析了当前危险废物(简称危废)的处置与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三五'阶段相应的发展对策: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提升现有设施的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加强区域间危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论是对加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两者关系的深刻阐述.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执政党能否依法执政是决定政
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目前,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党员干部理
目的观察排石合剂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有结石碎粒残留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手术后常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马铃薯的生产和加工利用。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早已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体系,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因病毒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配置教学资源的几种模式、政策导向和措施旨在。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
豆腐是优质营养保健食品之一,营养丰富、柔嫩细腻、容易消化、价廉物美。近几年来,豆腐的保健功效为世界很多国家所重视,豆腐不再以单一大豆为原料,而开发了许多加入其它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