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产生创新灵感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虽已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但缺少那仅占1%的灵感,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可见灵感在成功的道路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创新灵感更具有敏捷性、突发性、灵验性和神奇性,若能运用于作文教学中,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生如何在作文中产生创新灵感呢?
  一、兴趣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前提
  新课程下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样两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的奇迹来。”正是因为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作文时的创新灵感。如何让学生产生作文的兴趣呢?
  1.遵循原则。即教师要端正作文指导思想,遵循作文教学原则。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写话,中年级写片段,高年级才写成篇,并放低作文要求,让学生都有话可写。
  2.品评精品课文,感悟追求创新之美。精品课文都是作者灵感的结晶,都具有独创性,充分展示其个性风采。这种个性,正是我们作文时所需要的品质。还可让同学们大量去阅读课外作文,通过讲故事,诵读等形式,去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二、真情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动力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只有作家对他所写的事物充满某种感情,才会写出优秀的不朽之作。对于小学生写作来说,培养他们写作的真情,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动力。
  1.用爱去促进作文的创新灵感的产生。我们作为教师对小学生从小就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爱”的真情,要用“爱”这个眼光去看万物,有了这种情感,学生们就都乐意去观察事物,乐意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结果就会有许多优秀的值得欣赏的作品诞生出来。
  2.教师用艺术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艺术性语言的描述,必将为学生贫乏的心灵注入感情的“酵母”,为写作创设了情境,使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进而萌发了写作意念,产生了作文的创新灵感。
  三、生活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新课程要求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去体验生活,进入大自然中去,这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源泉。有了这个大源泉,学生写出的作文就会风格各异,内容多变,才会写出感情真切的作品来。而大自然是生活中最广阔的领域,它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新的事物。小学生们正如鸟儿一样需要回归大自然,让他们个个插上自由的翅膀,去寻找新事物,去寻找到创作的灵感。一旦他们发现了,就会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去把它记下来,用最美丽的语言去描绘它。
  四、观察、思考、想象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关键
  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迸发出写作的创新灵感。作文创新灵感的产生,需要学生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从思索中去顿悟、去发现、去想象,这是关键。正如彩虹为什么会在夏天雨后天晴时出现,火烧云为什么会有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等。作家正是有了这种善于观察、思考、想象的习惯,才会有优秀作品《火烧云》的诞生。而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未揭示出的奥秘,这些难道不会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吗?关键是我们老师要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启动他们入微的感觉,培养他们敏感的心灵,让他们捕捉到生活中美的瞬间,鲜活的切片。学生有了一颗敏感的心,而后并仔细观察、思考,进而想象,其想象薪火会越燃越旺,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实践是作文创新灵感产生的金钥匙
  現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这无形地抹杀了他们的创新灵感。写的作文不具体、不感人。这就需要学生用实践这把金钥匙去打开作文的灵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如:开展义卖活动、趣味运动会、实验操作、辩论会等。让学生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不仅可磨炼他们的意志,也为作文创新灵感的再现提供了机会。在一次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篇有真情实感的一件事。为此,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把锁,不用钥匙,不用锤子砸,将锁打开。一开始,学生们激情很高,但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锁还未被打开。他们有的在诉苦,有的在报怨,有的准备放弃,有的信心十足……经过了一个星期后,锁终于被他们一一打开。他们从中不仅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也悟出了成功需要耐心,需要付出代价。正是亲自实践这把金钥匙,让他们打开束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再让他们写《一次拆锁》一文,个个不但激情高,且有说不完的感受。
  学生作文创新灵感的产生,需要培养兴趣,需要培养真情,需要生活体验,需要观察、思考、想象,更需要亲自实践。它们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交融。而学生在作文中产生了创新灵感,优秀的作文便会像春天的鲜花一样绚丽绽放。
其他文献
秦腔版的《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功再次证明了红色经典和传统戏曲这两大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价值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经典作品提供的是精神和气质,传统戏曲更是当代艺术在表现形
中国神话是异于西方的另一种精彩,神话里埋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面对西方文化、二次元文化的冲击,如何帮助年轻人重塑中国文化自信是当下文化工作者迫切需要考虑的。
摘 要:翻转课堂是目前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讨论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必须依托好的教育平台。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教育策展工具,并以LessonPaths为例,详细讨论了教育策展工具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内容策展;LessonPaths  翻转课堂是目前讨论的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在进行翻转课堂时,如何选择好的教育平台也是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信息爆炸时
只要有利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动画作品,都要给予善意的鼓励,能把中国古典名著的基本要素赋于新的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更应该加以嘉奖。而无论是《大圣归来》还是《大鱼海棠》,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使这种双边活动达到最优化组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界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历史和现实证明,只要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并创造性地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用合适的方法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还应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花大力气。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如何學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作了一定尝试,我认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抓住这五个“因”,
《家客》是一部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人、历史、文化而书写的作品。它有叙事上的细腻与谦卑、世俗与尊贵,也有气质上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它赓续了海派话剧的艺术传统、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