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稳健,如何完美演绎?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业发展的火箭速度,带来了全行业的灾难。
  谁都想稳健而快速发展,但如何化解二者间的冲突,掌控发展节奏?
  
  速度和稳健,两难吗?
  陈志列:任何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都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成长特点,速度与稳健也并不矛盾。
  高速发展固然是好事,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速发展就会很快暴露出企业的不足。但是在时机成熟、具备扩展能力、市场需求增长等条件允许下,适度提速与冲刺对于企业的发展会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根据行业特点的不同,这个速度所爆发的时间和力度都不一样。
  在企业没有做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之前,必须保持稳健的市场积累。而一旦技术与产品成熟了,市场的需求自然随之而来。
  王吉万:速度和稳健没有必然的矛盾。就譬如奔驰和宝马汽车都拥有强大的动力,速度很快,但同时它们又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良好制动和安全系统,所以它们就能做到又快又稳,成为国际名牌汽车。
  对企业而言,速度与稳健是否矛盾,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拥有科学的管理体制,是否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掌握了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建立了科学的运营机制,企业就可以做到又快又好。
  李健航:企业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两个大的方面。其一,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特征。行业特征、市场发展阶段、客户消费认知等等因素在特定时期都会形成一个具体的市场环境。如果市场处于快速膨胀阶段,企业的发展速度一般也会加速。2000年时,电脑市场基本就处于这种状态。其二,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比如:研发能力、渠道建设、上下游资源整合状况等等。
  我认为企业发展的速度与稳健分别是对“企业实际运作”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一“实”、一“虚”两个层面的考量。发展速度快慢更多地表现为外部看到的企业市场表现,而这很可能是在“稳健”这一经营思路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并不能单纯地将“速度”与“稳健”对立起来。
  金卫东:速度与稳健的确是对矛盾。全世界的企业家普遍具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个就是“喜好风险”;第二个就是“不断变化”。这种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要么使企业获得巨大成功,要么是血本无归。
  成功的企业家首先是勇于牺牲的战士。由于他们天性中的冒险精神,骨子里的不安分,他们宁愿冒险接近死亡,为了理想献身,也不能碌碌无为。因此,很多企业家都是壮志难酬,你在他们身上也最容易找到豪侠的肝胆风范。然而,冒险精神与创新意识如果不用理性加以约束的话,反而只会昙花一现。
  彭泓基(中华智慧管理学会会长):速度和稳健一个都不能少。企业是社会的一份子,能否发展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是快速的,在这样机会下,企业加速发展,本是人之常情。
  可是,物极必反,急速的发展与市场的机会,绝不会持续太久。接踵而来的,必然是低迷。身处顺境时人们往往沉醉于那“美好的时光”,而忽略了逆境的来临。在急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层往往忙于计划未来的发展大计,而忽略了管理内部的缺陷,尤其是一些关键性但无法于短期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成为面临困厄时的“致命伤”。创业之始,忙于“外在争取”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忽略了“内在修炼”。
  
  如何掌控速度和节奏?
  陈志列:企业发展的速度不能过快,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但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科学预测企业发展速度和制定公司战略目标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市场。只有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才是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的正确途径。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告诉企业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经营者要根据整体市场的容量、竞争对手水平、资本市场的需求以及政策导向的影响等多方面来参考,进而决定企业的发展速度如何。
  金卫东:速度和稳健虽然是一对矛盾,但企业发展不能超速,必须掌控速度。
  怎样的速度才是合理的速度?我想与企业自身资源相匹配速度才是合理的。要避免好大喜功,不自量力的狂妄心态和妄自菲薄自惭形秽的自卑心理。关于自身企业的发展速度问题,要牢记“旁观者清”,不妨多听取行业权威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同时还应该民主管理集思广益,多听取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意见。
  王吉万:中国的市场发展环境,还没有成熟的西方国家那么规范,所以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自检,不能盲目地膨胀与扩张。而检验企业发展速度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就是企业运营质量。
  随着中国鞋业的整体发展和欧美市场对中国鞋业产品出口行业的限制,我们处在了转型升级阶段,处在发展中的控制调整阶段。
  李健航: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做好内部质量管控、营销体系建设、资源整合能力增强等“内功”的条件下,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展现出的发展速度,就是合理的发展速度。
  这里不存在一个数字化的衡量标准,不能说今年销量比去年递增30%就比递增10%更快,关键还要看市场的大环境和公司内部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如果让一匹小马去拉一辆大车,希望他边拉车边长大,但内外部支撑条件并不具备是非常危险的。
  彭泓基: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最严重的问题往往来自公司内部。有些公司根本没有足够能力应付市场发展,此时迅速发展,会把公司资源分散,同时暴露于太大的风险,形势一旦逆转,处理不当,会陷企业于不可弥补的危机。
  所以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看准时机,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理性地评估风险,量力而为。不过,当市场发展迅速时,领先的企业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只能摸索。因此,企业有时可考虑采用跟随策略,先观察先行者的做法,取长舍短并加上自己的创意,审时度势,评估势力,机会与风险,量力而为。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其他文献
企业的员工拥有幸福感,才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不丹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介于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之间,十多年前,这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国的国王旺楚克二世第一次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他认为国民是否普遍拥有幸福感,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功的关键。旺楚克二世的观点足以让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学者羞愧。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有了GDP、有了民主法制再加上一点文化艺术,这个世界就齐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一个世纪之前,萧伯纳曾如是说。  弗朗西斯赫塞尔本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手执火炬的人。这位现年94岁的老者,已多年担任美国“领导与领导学会”主席。就在今年8月,她还被委任为美国西点军校领导力研究主席。而早在30多年前,当她还是美国女童子军CEO时,曾引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帮助女青少年成长、成熟、成才的非
东芝组成的战略联盟敌不过全产品的提供商索尼,在格式之争上便最终落败。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尼的蓝光是最后胜利者。    2008年2月19日,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宣布:东芝决定终止开发、制造和销售HD-DVD播放机以及录像机。这标志着下一代DVD制式事实上会统一为索尼公司倡导的蓝光格式。随后,环球电影、派拉蒙等公司也将会纷纷转向蓝光。  索尼蓝光格式是如何干掉HD-DVD的呢?    蓝光胜在“集合”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引进人才。但是,对于有一定技术或者技能的“人才”,这些技术或者技能到底属于谁?是属于“人才”自己吗?很多企业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可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被高度重视的今天,谁忽视这个问题,谁就可能被规则淘汰出局。    人才发动机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面临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杭州长江公司就是如此。  长江公司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人民币,但是,进入2
两性畸形为先天性生殖器发育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可根据性染色体、性腺、内外生殖器形态和第二性征分为真假两性畸形[1].两性畸形必须及早诊断和处理,以免将对患孩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