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还是招祸?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引进人才。但是,对于有一定技术或者技能的“人才”,这些技术或者技能到底属于谁?是属于“人才”自己吗?很多企业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可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被高度重视的今天,谁忽视这个问题,谁就可能被规则淘汰出局。
  
  人才发动机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面临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杭州长江公司就是如此。
  长江公司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人民币,但是,进入2007年,原来的产品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在苦苦寻找着突围的机会。
  这年,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让长江公司的董事长宋永福锁定了技术改造的方向。消息称: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没有达到节能要求的工程不予验收。这意味着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中空玻璃将被建设单位大量使用,而中空玻璃胶的市场需求量也会随之大幅上升。
  什么是中空玻璃胶呢?中空玻璃,也是平时我们常说的双层玻璃。它是用专门的密封胶把两块玻璃粘和在一起而成的,这种密封胶就叫做中空玻璃胶。而中空玻璃胶这种产品和长江公司的产品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敏锐地意识到中空玻璃胶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后,宋永福的企业全面开始转产。他投资5000万更换了所有的设备,但是,长江公司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生产中空玻璃胶的专业人才。怎么办?宋永福听取了猎头公司的建议,高薪从国内到处“挖”有这方面技术的人才。很快,在他的公司就聚集了一大批有中空玻璃胶实际经验的人才。资金不缺、人才不缺,长江公司的中空玻璃胶很快全面上市。产品一上市,就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月销售额每个月都以200%的速度提升!
  一个发现、一个快速引进人才的点子,让长江公司再次进入高速扩张期。但是,宋永福并不知道,一场灾难正向他的企业袭来。
  
  千里之外的横来官司
  
  就在长江公司生意蒸蒸日上时,远在河南郑州的一家也生产中空玻璃胶的单位——河南郑州弘达研究所的日子却突然开始不好过了。
  弘达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当家人刘华田从航空部某研究所回到郑州之后,在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旧仓库里,开始了中空玻璃胶的研制。他一干就是5年,直到1991年才终于研制成功,并且逐渐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把曾经垄断这个市场的德国、日本产品从国内挤了出去。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备感珍惜。可能是因为有过军工研究的专业背景,刘华田模仿军事技术绝密级别的要求,给研究所制定了全套保密方案。为了不泄密,他甚至放弃了申请专利的保护!
  “我要申请专利,就要暴露一些东西,所以我只能暂时保密。”刘华田说。
  但是,早期中空玻璃胶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刘华田他们在苦苦支撑。直到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逐渐成熟,研究所才开始进入收获期。可是,就在研究所刚刚过上好日子以后,却突发变故。
  开始,市场上突然出现和自己同样性能的玻璃胶,刘华田觉得不可能,肯定是弄错了,自己研制这种产品用了10年时间,另一家才成立几年的公司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生产出和自己相同的产品呢?
  组织人员对这家公司的产品进行鉴定之后,刘华田大吃一惊:“外观上可能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是一样的!”此时,刘华田意识到,自己费尽心机保护的中空玻璃胶秘密已经泄露了!
  研究所决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以这家公司侵犯了自己的商业秘密为由,向郑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生产中空玻璃胶,赔偿损失1000万。
  研究所起诉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杭州长江公司。
  
  锁定侵权者
  
  得知自己成为被告之后,长江公司董事长宋永福非常吃惊。因为如果侵犯商业秘密这种说法成立的话,自己不但要停止生产中空玻璃胶,投资5000万的设备将变成废铁,而且从此将背上偷窃的名声。
  “是不是我做小偷,我自己最清楚,我确实没有做小偷。”突然而降的官司,让一向平和斯文的宋永福也急躁了起来。宋永富说,自己是一家资产过亿的企业,根本不需要盗窃其他公司的商业秘密。
  研究所也很困惑——长江公司到底是怎么获得自己费劲心机保护的商业秘密呢?
  为了找到泄密的原因,研究所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发现长江公司内部发行的杂志上有这样一句话:“从郑州引进专业科技人才改善和加强生产技术、产品质量。”
  研究所认定:在郑州生产中空玻璃胶的厂家只有自己一家,长江公司引进的这个人才,肯定是他们这里的。这个人会是谁呢?
  研究所排查了很久。
  真是冤家路窄,研究所副所长张毅在去秦皇岛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送检中空玻璃胶产品时,无意中看到了长江公司的送检报告。他惊讶地发现:这份送检报告中,送检人一栏的签名,是一个叫张达的人。他一看笔迹就认定这个人是从研究所离开不久的所长助理张达。“他的字迹我非常清楚,为什么呢?因为他写的材料好多都是我给他修改的。”
  
  人才之失,企业之殇
  
  知道是张达把自己的商业秘密泄露以后,所长刘华田非常痛心:“我说人情算什么?淡如水,人情淡如水啊!”
  为什么刘华田会这么伤心呢?原来张达在大学毕业以后,就分配到弘达研究所工作,刘华田非常看重他,千方百计提供机会培养他。由于张达个人努力和研究所的培养,不到8年时间,就成为研究所核心领导之一,被聘为所长助理。“你想我把他摆在什么位置啊,那时候肯定是当我的接班人来培养!”当时,刘华田已经65岁了,他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够接管研究所的帅印。
  可是,既然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前途,张达为什么还要离开呢?“因为我在弘达所确实感到比较压抑,尤其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想发挥自己能力的冲动却遇到阻碍,一种压迫感促使着我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张达说,自己实在受不了这种老国有企业的机制,所以他要离开。
  而研究所认为,张达的离开就是为了利益和待遇。张达当初在研究所,一年的工资也就几万元,可是,在长江公司年薪高达50万。“我说给他100万都值!为什么?现成的技术拿走了,一年就不止赚几千万!”刘华田对张达见利忘义非常气愤。
  张达离开了弘达研究所当月就和长江公司签定了聘任合同。两个月以后,长江公司在市场上开始销售中空玻璃胶。
  所长刘华田认为:“这两件事情绝对不是巧合。如果张达不去,我们就不会说长江公司剽窃我们的技术了。张达去了以后,他的工作不涉及到中空玻璃聚硫胶技术,我们也不会管他这个事。可是,现在这两点都符合。所以,他就是侵犯了我们的商业秘密。”
  
  致命的时间差
  
  但是,长江公司一直强调:他们在张达来之前就已经生产出中空玻璃胶产品了。“我们的研发力量完全有能力自己开发。”宋永福提出个在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审理中经常被引用的说法:反向工程。也就是说,如果长江公司生产的产品,是通过反向工程获得的,那么很有可能长江公司会在这场纠纷中胜诉。
  什么叫反向工程?反向工程主要用于技术秘密领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终端产品的拆卸、破解而得出它的设计方案和它的原料配方,以便于大批量生产,这是取得商业秘密的一种方法。
  长江公司还找出了一些和日方签署的合同,来证明他们的某些中空玻璃胶技术从日本引进。
  而弘达研究所却拿出铁的证据:一份由长江公司送到秦皇岛玻璃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长江公司在7月份派张达向检测中心送检了一批产品,这是长江公司第一次送检。根据规定:产品只有经过检测合格以后,才能投入市场。所以研究所认为长江公司正式生产玻璃胶的日期应该是7月份,而此时张达到长江公司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他送检时间就清清楚楚说明这个胶是张达到那儿搞的,原来它是没有的。”此时研究所的刘华田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5000万的废铁
  
  2008年8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长江公司停止侵害弘达研究所的中空玻璃胶技术秘密,停止利用弘达研究所技术秘密生产、销售中空玻璃胶,长江公司和张达赔偿弘达研究所损失200万元。
  随着终审判决宣布,这场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但是,在这场因为人才引进导致的纠纷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我这个产品起码投资1000万!”刘华田说,“高科技企业是侵权‘重灾户’,挖人都从这儿挖,有了这样的人才,很容易克隆出产品,他们不知道原来那个单位投资多少!”赢了官司的刘华田对人才跳槽导致的商业秘密泄露,还是耿耿于怀。
  而法院的判决也意味着长江公司已投入生产、价值5000万的设备基本上成了一堆废铁。加上其他的成品、半成品的损失,总损失在一个亿左右。
  “人来了,莫名其妙地后面就跟着官司过来了,企业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宋永福的悔恨还是有点晚,“这方面应当引以为戒,慎重地对待人才流动这个问题,每一个新引进的技术人员,都要考虑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方面的一些工作,以免招来这种不必要的官司。”
  也许对宋永福来说,他确实在张达来之前就研制出了中空玻璃胶,但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人才引进,却葬送了一个企业。这个教训值得深省。
  两家公司在这场纠纷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原被告双方又不约而同地,把引发这场纠纷的根源指向不规范的人才流动:对于培养人才的研究所而言,是不希望人才流动的,因为人才流失,导致了商业秘密的泄露;而对于长江公司来讲,又希望能通过人才流动引进技术,但是,却没有想到因此侵犯别人的商业秘密。
  目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动和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这种矛盾。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这种矛盾日益突出,这是一个值得企业家深省的案例。管理
  (本文出现的人名、公司名全部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 靖
其他文献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133  摘 要:传统武术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经过几千年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传统武术具有了技击、健身、养身的三大功能。虽然现在传统武术相比竞技武术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正是由于传统武术所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只要传统武术能够与时俱进,大力开发技击、健身、养身这三大功能,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关键词:传统武术 竞技武
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看似微小的改善必然汇聚成巨大的变革。    “把成本降低30%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尽一切可能来降低成本。目标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降低50%,目的就是确保20%~30%的利润。”丰田社长渡边捷昭说。丰田以成本减半作为自己改善的目标,其成本控制之道为世人所称道,众多企业纷纷仿效丰田的做法——成本减半,却收效甚微。  究竟这其中蕴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众多企业在实施成本减半策略的过程中陷入
企业的员工拥有幸福感,才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不丹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国,介于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之间,十多年前,这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国的国王旺楚克二世第一次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他认为国民是否普遍拥有幸福感,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功的关键。旺楚克二世的观点足以让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学者羞愧。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有了GDP、有了民主法制再加上一点文化艺术,这个世界就齐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一个世纪之前,萧伯纳曾如是说。  弗朗西斯赫塞尔本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手执火炬的人。这位现年94岁的老者,已多年担任美国“领导与领导学会”主席。就在今年8月,她还被委任为美国西点军校领导力研究主席。而早在30多年前,当她还是美国女童子军CEO时,曾引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帮助女青少年成长、成熟、成才的非
东芝组成的战略联盟敌不过全产品的提供商索尼,在格式之争上便最终落败。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尼的蓝光是最后胜利者。    2008年2月19日,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宣布:东芝决定终止开发、制造和销售HD-DVD播放机以及录像机。这标志着下一代DVD制式事实上会统一为索尼公司倡导的蓝光格式。随后,环球电影、派拉蒙等公司也将会纷纷转向蓝光。  索尼蓝光格式是如何干掉HD-DVD的呢?    蓝光胜在“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