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芯型PA6/PET复合短纤维生产工艺探讨

来源 :合成纤维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己内酰胺(PA 6)为皮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层,PA 6与PET切片质量比(复合比)为5050,通过复合纺丝生产2.85 dtex皮芯型PA 6/PET复合短纤维,探讨了复合纺丝和后加工的工艺条件对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ET切片在预结晶温度165℃、主干燥温度160℃、干燥时间4 h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后,其含水率为30μg/g;控制PA 6熔体温度270℃,PET熔体温度280℃,环吹风温度21℃、速度0.35 m/s、相对湿度70%,油浴温度60~70℃,蒸汽箱温度123
其他文献
回顾了己内酰胺水解开环制备尼龙6聚合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聚合工艺技术、设备和功能性产品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了制约聚合生产能力和技术发展的特定历史因素,探讨了聚合装置面临的一些重大技术难题。分析了尼龙6切片中残余可萃取物含量对纺丝工艺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深入阐述了全消光切片生产、环状低聚物解聚、浓缩液全回用等工艺。介绍了热塑性弹性体、彩色尼龙等功能性产品及其制备技术。并指出柔性生产和环保节能聚合技术及功能性尼龙6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采用无机添加剂二氧化硅(SiO2)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扁丝的改性。通过20 L聚合反应釜制备不同SiO2含量PET,再经铸片、裂膜、拉伸工艺制备PET扁丝,研究了SiO2含量对PET扁丝力学性能及后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不同SiO2含量PET扁丝的拉伸强度均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在一定拉伸倍数下,随着SiO2含量增加,PET扁丝拉伸强度
使用搅拌机将不同长度的碳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制备纤维混凝土,养护28 d后测试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碳纤维掺量(质量分数为0~0.6%)和碳纤维长度(10,15,20 mm)作为变量,研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碳纤维掺量和碳纤维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掺量和碳纤维长度的增加,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碳纤维长度一定时,碳纤维质量分数为0.2%的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为最大;碳纤维掺量一定时,掺入纤维长度为15 mm的纤
以对苯二甲酸(PTA)、1,3-丙二醇(1,3-PDO)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工艺路线制备了CHDM改性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1,4-环己烷二甲酯共聚酯(PTTG)。借助乌氏黏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测试了PTT和PTTG的特性黏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非等温结晶性能,并采用Jeziorny法研究了PTT和PTTG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TT和PTTG的特性黏数均大于0.7 dL/g,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2
我国垃圾分类的发展趋势和政府的积极举措、居民的自我意识密不可分.近年来,垃圾分类社会地位不断凸显,遇到的困难却不曾有下降的趋势.其中,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作为首批100个
对丙烯腈连续聚合过程中生成的凝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凝胶的生长点形成机制和凝胶长大机制。结果表明:丙烯腈连续聚合过程中生成的凝胶主要有普通吸附型凝胶、粗糙点凝胶、热凝胶、冷凝胶等吸附型凝胶和微凝胶;凝胶生长点的形成主要是由连续聚合体系流场、温度场、物料场的变化引起聚丙烯腈分子链段收缩、抱团、脱溶剂化等所致;凝胶的生长主要是大量的聚丙烯腈分子链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而形成,并非化学交联反应所致。
简述了碳纤维用水性乳液上浆剂的制备、应用和性能表征手段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相似相容和界面层理论在上浆剂主剂树脂选择方面的应用,说明了乳化剂、固化剂和纳米材料等原料的添加对上浆剂性能的影响,阐述了上浆剂乳液制备中自乳化法和相转乳化法的选择方法,以及表面处理和上浆处理工艺及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总结了应用于上浆剂乳液、上浆纤维和相应复合材料的表征手段,并解释了表征数据对上浆剂制备的指导意义。
采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体系的水分含量(W),探讨了卡尔·费休试剂的种类、浓度、试样中的杂质组分、仪器操作条件对测定试样中的W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KFR-04型卡尔·费休醛酮专用试剂A液、B液能消除环己酮的干扰,且反应体系中的其他主要组分叔丁醇、环己酮肟、环己醇、氨无明显干扰;在卡尔·费休醛酮专用试剂B液浓度为5 g/L、进样量30μL、仪器滴定速率设置“Optimal”、初始漂移值为20μL/min的条件下测定环己酮氨肟化反应体系的W,其加标回收率为97.54%~103.06%,相对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诸多伦理问题,使城市空间资源更加紧缺,人际关系更加紧张,表现为空间生产的过度扩张,空间要素配置的失衡,城市空间逐步分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为了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必须转变城市空间发展观念,推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塑造城市区位宜居平等,加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按下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快进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大势,确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的能源互联网,对电网技术、功能、形态全面升级提出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