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及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在概述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从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三方面阐明了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在逐步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距,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做出一点力量。
  关键词 城乡 体育文化 差异
  我国的城乡差异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要发展,而且城乡体育要协调发展。本文在概述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从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和体育物质三方面阐明了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体育文化概述
  体育文化的概念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是相当混乱和模糊不清的,体育界对其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借用文化的定义来界定体育文化,即体育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借用文化结构来界定体育文化,如体育文化指的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物资,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还有用狭义的文化概念来界定体育文化,认为体育文化就是在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的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的那些方面,如此等等。
  本文中体育文化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按文化学的观点,可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居民对体育的认知与态度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意识等;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物质文化是指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状况。以下就从这三方面阐述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
  二、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不均衡
  (一)城乡体育意识文化差异
  由于经济收入、文化水平、接收外界信息量等的不同,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也逐步加强,人们已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对体育的需求愈加强烈。城镇居民相对文化程度较高、接受信息量大,受到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对体育的认识比农村居民高得多,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观已基本形成。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关心和观赏各种体育比赛,参加体育活动,还表现在对下一代学习体育的支持。在农村,人们的传统思想仍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道、法家思想的极富道德色彩的文化,说白了就是重智轻体、重文轻武。这在当今生活仍比较落后的农村,仍然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作用。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低,健身意识淡薄,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农村居民对体育不关心、不参与、不支持。甚至人们仍然将体育排斥在文化之外,将体育与文化相对立。这种偏见认为体育没有价值或只有很低层次的价值,把强调身体激烈活动的体育和体力劳动等同看待,给予歧视和压抑。农村学生家长一般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学习体育。总的说来,城乡居民对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居民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态度不同,使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意识文化存在的差异很大。
  (二)城乡居民体育行为文化的差异
  体育人口是体育行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城市的广场、公园、社区等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锻炼的人们能随处所见。在城市的各种中老年康体健身中心、青壮年健美健身减肥俱乐部、幼儿青少年体育知识技能培训中心、都市居民娱乐型体育休闲中心等很多,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前来参加健身健美的人络绎不绝。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城乡体育人口比例与城乡人口比例很不协调,在全部体育人口中城市人口占55.11%,而占我国人口73.92%的农业人口,其体育人口仅占44.89%(数据来源:1997年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有关数据统计)。
  体育消费是体育行为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意识也逐步加强,其中体育消费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费形式,也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对居民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体育消费正在国际潮流的带动下开始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消费时尚,很多城市人参与体育消费,并将这种消费看成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但是,对农村居民来讲,实物型体育消费中,能消费得起的也许只有运动服装了。而且,农村居民买运动服装也不一定是为了运动使用。第二类体育消费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是一种奢望。所以,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在大中城市表现比较活跃,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几乎没有体育消费。
  (三)城乡体育物质文化差异
  城乡体育场馆设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城市,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供社区居民使用的健身器材和活动场地;一些公司、企事业单位也有供职工活动的球场或健身房;一些物质条件较为优裕的城市家庭,都会购买体育健身设备;另外就是学校,城乡中小学的体育器材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但是高校,它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我国几乎每所高校都有体育场馆和丰富的体育器材设备,除了满足体育教学之外,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场馆也对外开放。根据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中,分布在校园的占总数的67.7%。而高校几乎全集中在城镇,农村居民是无法享受到这种资源的。在农村,除了学校,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公共体育设施。
  三、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   “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城乡差异的根源。旧中国就是一个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些政策与制度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和体制下,长期以来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方式,使得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这不仅反映在城乡所具有的GDP绝对量上,而且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方面呈扩大趋势。国家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公共资源的分配向城市倾斜,投入农村的比例过低。城市体育设施有国家拨款投资,农村则由县、乡(镇)财政负责,这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平等、不均衡。
  (二)城乡文化教育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关键
  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行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重视体育的程度也逐步提高。我国城乡体育人口比例与城乡人口比例很不协调,其原因除了客观经济基础和公共体育设施等条件之外,城乡文化教育差距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同,城乡居民家庭的体育藏书、拥有的体育用品器材、体育电视节目的收看、家长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及对孩子体育兴趣特长的投入都存在较大差异。文化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可以再生产——传给下一代。
  (三)竞技体育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使城乡体育文化差异扩大化
  竞技体育的发展对城市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对农村体育的影响甚微。首先,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活动都是在城市里进行,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这无疑对城市居民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欣赏、体育消费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使城市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建筑,包括所有的训练场馆和竞赛场馆,都将成为城市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在比赛后都进行后续开发利用,成为对市民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另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为满足竞技体育的需求,体育商家就会生产和开发出更多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
  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也将成为影响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因素之一。首先,高校是城市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它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高校的体育工作者是城市体育文化的财富,他们不仅能成为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能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体育人才。同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四)学校体育教育及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使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将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乡学校的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管理、经济投入,还是体育师资、场地器材都存在很大差距,城镇明显优越于农村。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农村学生只能处于劣势。城市家长非常注重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体育认识和体育态度得到提升,不仅自身积极参与体育,同时也对子女进行体育兴趣特长的培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种针对青少年的体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城市,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参加过长期或短期的课余体育训练,许多家庭还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体育学习条件,如购买体育书籍报刊、购买体育用品器材、观赏各种体育比赛、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旅游等。而这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城乡小孩拥有不同的体育文化资本,这将对城乡体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开创城乡体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的以城带乡机制,优化配置城乡的各种体育资源,带动农村体育全面进步与发展,让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共享现代体育的快乐。
  (二)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更新农民体育观念
  必须尽快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对体育的知识、功能、地位、作用的认识与了解。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力手段。
  (三)挖掘农村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城乡体育发展新模式
  依托政府的龙头作用,加强农村传统体育项目的组织与规划发展。在具有繁荣和丰富传统体育项目的地方,应通过文化艺术、旅游等形式,逐步实现向社会渗透。我国不少地方,在农村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广西湛江组织龙舟竞渡、高跷龙舞、、醒狮、武术等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调动村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运动欲望,同时还发展了农村经济。
  (四)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示范作用,加快农村体育发展
  要积极发挥各乡及各村主管体育的领导、文体干事的本职功能,他们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发挥各乡镇中小学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中坚作用,要将学校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积极发挥农村体育骨干、体育爱好者、知识分子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1C1145)、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资助课题。
  参考文献:
  [1] 梁进,李秀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之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
  [2] 许登云.试论我国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协调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 王刚.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278-281.
  [4]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柯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6] 欧阳柳青,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文化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
  [7] 闻昊.《中国体育文化概论》出版遐想——兼评中国的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史.1999(3).
  [8] 文太凤,刘红.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
  [9] 薛浩.城乡统筹视野下江苏省城乡体育发展战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0(4):46-49.
  [10] 施利东等.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1]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张家港市合兴小学是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的以乒乓球为体育特色的学校,为研究该校乒乓球特色建设,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张家港市合兴小学乒乓球特色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张家港市合兴小学乒乓球建设相对比较有规模,每周体育课中都开展一节乒乓球课,运动训练队成绩也很可观。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SP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2  摘 要 湘西少数民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现代文明和主流文化的强势渗透以及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湘西少数民族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加之现有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许多弥足珍贵的土家族苗族非物
“15年前,如果你是大企业的一名员工,家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回到家,工作就跟你没关系了。”2008年以来,法国电信公司有24名员工自杀,该公司负责调查员工自杀事件的高管表示,智能手机和电子邮件给员工造成的巨大压力,是导致自杀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个词“体制化”和那位不能适应狱外社会而自杀的图书管理员。生存空间挤压灵魂空间,让人深受其害,“体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川南地区群众体育运动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下近年来有所提高。本文主要从群众体育组织服务、体育设施服务、体育指导服务三方面入手,实地调查四川省泸州、自贡、宜宾三市城区群众体育运动。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鼓励、指导民间体育社团机构自发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提高人们的参与度,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建立政府与高校合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武术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分为打拳和使用兵器两种技术,主要是以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身体动作按照规律的方式组成徒手或者是器械的各种格斗、攻防的套路和单势练习。受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后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武术以其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深厚的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我国传统武术是众多体育项目中的一种,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得到了大众的喜爱,是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值得后人传承和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传统武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望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健身气功的推广现状和推广策略问题。文章首先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总结了健身气功的推广现状,然后又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健身气功推广和普及的几点策略,即:注意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大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主体;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加大健身气功的宣传力度;注意寻求多元化的推广途径和推广方式以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河南,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得到全世界健身爱好者的接受和练习,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显示了先人的运动精神。太极拳是大众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有效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值得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 太极拳 健身效果 普及 探析  一、太极拳的健身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2-000-01  摘 要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关键词 武术健身  一、武术健身的概念  从古老的传说到今天的政策,对武术概念的文字是丰富多彩,表述不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概念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