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tj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器官捐赠的认知、态度及意愿,探讨影响器官捐赠意愿的因素;为在高校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为器官捐赠的普及提供建议。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器官捐赠的认知不同;大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知识;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支持器官捐赠行为;影响捐赠的最大因素是传统观念,大学生对脑死亡状态了解。结论:应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加强公众对器官捐赠的客观认识;从高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入手,推動器官捐赠事业发展。
  关键词:医学生;非医学生;器官捐赠;意愿
  器官捐赠是指公民自愿表示将自身具有生理活性的组织、器官及逝世后的遗体捐赠给医学事业的行为。器官捐赠的范围包括细胞捐赠、组织捐赠和器官捐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31日,我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992540人,但现阶段的器官供需比是1∶30。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了解大学生对器官捐赠的认知和态度,加强宣教和倡导,可以影响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
  一、对象与方法
  2019年3月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5份。结合文献研究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器官捐赠认知调查部分以“了解”、“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分别赋予“4、3、2、1”分,总分为40分,规定<24分为认知不良,24~32分为认知良好,>32分为认知较好。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调查年龄为17~25岁,平均年龄(21.82±1.35)岁;其中女生占79.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比例为1∶1.37。大学生器官捐赠知识得分均值为(23.72±4.67)分。单因素分析得出,性别、专业、年级、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本人器官捐赠经历及亲友器官移植经历有统计学差异。
  大学生主要从互联网、电视广播及宣传手册获得器官捐赠的相关知识。有7%的学生对器官捐赠知识几乎不了解。95.1%的大学生知道眼角膜可以捐赠,87.8%的学生知道肾脏捐赠,但对于骨骼、脾脏、胰腺等的认知度均不足50%。
  87.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体器官捐赠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不同性别(χ2=9.633,P=0.013)、不同专业(χ2=13.638,P=0.001)的大学生对器官捐赠行为的态度不同,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支持器官捐赠行为;92.7%的被调查者认为器官捐赠是生命的延续,92.7%被调查者认为捐赠应支持个人意愿;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脑死亡状态下的捐赠态度不同(χ2=11.592,P=0.021),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支持脑死亡状态捐赠;79.5%的大学生支持对捐赠者或家属应进行经济补偿。
  本次调查发现愿意进行器官捐赠的学生占32.68%,不愿意的占9.27%,44.88%的学生“想过但未决定”。愿意捐赠者中82.09%的学生想帮助处于疾病折磨中的患者;83.58%的学生希望捐赠方直接为患者及其家属,31.34%学生表示愿意通过相关机构进行捐赠活动;未考虑、未决定,或者不愿意器官捐赠的原因进行分析,见下表。
  70.24%的学生想加强器官捐赠法律与伦理知识,52.68%的学生想学习脑死亡判定相关知识;若学校开展器官捐赠相关知识讲座,85.37%的学生愿意和比较愿意参加。
  三、讨论
  1.大学生对器官捐赠认知处于中等水平
  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器官捐赠认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学生比非医学生对器官捐赠知识更了解,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低年级(大一~三)比高年级(大四、大五)学生的认知度更好;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影响其捐献意愿,这可能是家庭环境不同或高校教育成果的体现;母亲的文化程度对捐赠认知有差异,因为母亲在子女的教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对于脑死亡状态了解者比例低,说明大学生未正式学习过相关知识,在对脑死亡状态进行阐述后,59.5%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脑死亡判定。高校应开展器官捐赠相关知识的教育,或举办相关活动,尤其是加强对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的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了解器官捐赠相关知识。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大众媒体手段加强宣传,倡导公民正确认识器官捐赠行为。
  2.大学生对器官捐赠态度较好、但捐赠意愿较弱
  本次调查中,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支持器官捐赠行为,87.8%的大学生认为器官捐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对器官捐赠行为的态度不同。家长的意见是影响“想过但未决定”进行器官捐赠的主要因素。与周金莉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的是,最愿意捐赠的器官是眼角膜和肾脏。
  3.器官捐赠的脑死亡状态
  中国器官捐献工作以心死亡为器官捐献死亡判定法律依据,制定了中国判断三类标准:脑死亡、心死亡、心脑双死亡。此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界限比较模糊,涉及到伦理问题,易产生法律纠纷。对医学生进行相关伦理学问题的教学应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价值观能影响社会价值观取向,应以高校为主体开展器官捐赠有关课程,尤其加强对非医学类高校学生的教育。如果做好相关引导工作,大学生很可能成为器官捐赠有力的后备军,推动医学科学发展。还应加强全社会宣传,提高人群对器官捐赠知识的正确认知。我国相关政策、措施和流程需进一步完善,针对有关不法行为应严厉打击、不留余地,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及器官安全,让更多有意愿进行器官捐赠的人可以放心捐赠,也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安全、合法的救助。
  参考文献:
  [1]黄海英.我国申请器官捐献人数飞速上涨 器官短缺问题依然严重[N].经济参考报,2017-09-01.
  [2]欧阳玉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成因与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2019(3):81-82.
  [3]梁永晴,陈唯,张湛,等.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意愿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7(3):48-50,61.
  [4]周金莉,张颖杰,刘智华,等.本科护生对器官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1(23):2088-2089.
  作者简介:李瑛(1991—),女,陕西延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及行为干预。
其他文献
摘 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一位著名的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的男女教育思想,是与当代教育家不同的想法,他是第一位提出男女平等观念的伟大哲学家。这一思想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文明先进的,但是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也存在许多缺陷。文章分析了柏拉图女性教育的优缺点,并吸收了柏拉图思想的合理部分,以为当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提供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群获得快速发展,城市群的培育迅速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在讨论城市群概念及其划分原则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中国城市群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类汇总,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状况、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对蜂花粉的资源状况、营养组成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和作为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蜂花粉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 要: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出现的新型产物,微课不仅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十分灵活,对学生和教师都十分头痛的小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微课会十分直观,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一、将微课运用在小学行程问题中的优势  1.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题是小学课程中
对高中学生而言,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阵地,是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因此,班级的管理,班级的纪律,班级内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氛围
豫西、豫南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区,草资源丰富,是发展草食动物的良好场所,羊、兔、鹿等都得到快速发展.黄牛作为传统的役用动物,已转变为商品经济动物.但由于生态地理环境及饲
采用免疫火箭电泳即免疫扩散电泳法可以测定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其原理是通过抗原体的免疫沉淀反应,利用抗原含量与反应后所形成的沉淀峰的高度呈正比的关系,从而精确的计算出抗原
摘 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微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以其时间短、内容新、生动有趣和知识点集中等优点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能兼顾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使他们都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观看和学习。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深入挖掘微课的优点,文章具体地介绍了利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要点,希望为数学微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
1 病史2000年11月24日,1条2月龄黑丹母犬(体重约5 kg)鼠药中毒.呈持续痉挛状,不能站立,被抬至我院就诊.经紧急抢救后神经症状已明显减轻.抽搐间隔时间延长至1 h左右.为了进一
摘 要:城乡教育差异的影响,导致农村高中诗歌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诗歌学习兴趣不足。对此,文章分析农村高中诗歌教学的困境,论述农村高中诗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提出农村高中诗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困境;诗歌;农村高中;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040-01  一、农村高中诗歌教学的困境  情感的渗透,有助于诗歌教学质量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