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创建和谐图书馆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的科研、教学服务。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流通工作 问题 对策
  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明窗口,是图书馆服务的第一线,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如何作好高校图书馆的流通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窗口的作用,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图书馆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图书馆流通工作重视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却有不少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新形势下的流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是从人员配置上看,许多学历低、职称低的人员被安置在了流通部门,而将很多有能力的人分在了技术部门,并不是按所需专业合理配制,导致专业与实际工作失衡;二是培训不足,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一些非专业人员,在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直接安排在了流通工作岗位,使他们对于很多专业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从而给流通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意识不强,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运用了网络技术手段,对流通工作失去了积极性。事实上,新时期图书馆的流通工作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流通服务工作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机器无法取代。
  2.书籍乱放、污损现象严重
  随着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流通工作中的运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实行了开架借阅,此举提高了读者借阅图书的积极性,在提高了图书流通率的同时,却带来了错架乱架以及书标封面破损的问题。首先,图书馆的每一册书都是按类别进行排列,随着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始实施“藏、借、阅”一体化流通服务模式后,读者在书库里可随意取书翻阅,翻阅之后将书随意排放在书架上,而未将书籍按原位放回,从而导致馆内出现了图书错架乱架现象。其次,由于排架排得过紧,取书插书时很容易造成封面书标的磨损;很多同学在取书插书时动作过于粗放,用力过猛,特别是流通率高的书,如小说、计算机、四六级英语考试等方面的书籍在借出过程中,造成封面书标不是完全被磨掉就是书标上分类号模糊不清,这些严重影响了图书的借阅效果,无形中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些读者在图书上随意勾画,看到重点或有趣的地方就画横线、打勾等,特别是英语考研类图书和一些专业书的习题集,污损就更为严重。
  3.借还时出现差错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所借图书已还,但电脑显示此书未还;书已借出,但电脑没有该书借出记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人为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图书馆流通部门都安排那些年龄偏大、学历低、进馆时间短的人来充当管理员,因此在业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计算机操作能力偏弱,所以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差错;二是部分高校图书馆系统软硬件配置较低,造成系统不稳定,出现借还差错;三是读者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借还出错。有些读者对于入库须知、借还书程序不清楚,拿着要还的图书进入库内在未经工作人员作还回处理时,随手将书丢弃在已处理过的书堆里,造成书虽入库但其借阅的记录却未销,造成借还错误。
  如何改善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
  1.加强新生入馆教育,不断创新入馆教育方式
  结合宝鸡文理学院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新生入馆教育的方式是多样的,从实际效果上看,“报告会”形式的入馆教育方式远远达不到要求,主要原因是采取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只是一堂空洞的理论课,缺乏感性认识。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课程,尝试制作新生入馆教育课件作为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对本校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各项规章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与此同时,还应讲解图书分类排架知识,图书检索知识,让他们了解图书是如何分类、排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以现场参观与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图书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新生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2.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以现代化工作手段代替传统的手工工作手段,这就要求馆员应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深度,特别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检索技能、信息分析加工处理技能等,做到一专多能,多方位地培养一批具有超前思维、广博知识、创新能力、掌握最新理论与先进技术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队伍,因此,馆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流通服务,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将部分中、高级专业人员充实到读者服务的第一线,提高流通部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真正发挥流通部门的窗口作用。
  3.加强对馆员的人文关怀
  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平凡而琐碎,在有些人看来流通工作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这就使得长期在流通岗位上工作的馆员产生自卑感。因此,在实施管理时,应时时处处把人性、情感放在首位,可通过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使多数馆员通过实际体验了解流通工作在图书馆的主导性。同时领导也要注重馆员的心态调整,对他们工作上给予信任,生活上给予关心,困难上给予帮助,人格上给予尊重,业绩上给予奖励,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中。
  综上所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而作为“窗口”的流通部门,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流通部门馆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开展创新理念、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将流通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的科研、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 陕西宝鸡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强震活动的"免疫性"概念,详细研究了云南6级以上地震的"免疫性"特征。认为一次6级地震发生后30年内在距震中30公里范围内再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小于5%,一次7级地震发生后30年内距
朱镕基同志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考察工作时挥毫为该院题下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十六字校训,这不仅仅是对国家会计学院师生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全国所有
诺言需要坚持很长的时间,而梦想也是。在50年代早期,南加州一个小小的城镇中,一个小女孩抬着一堆书到小小图书馆的柜台。
[摘 要] 文章基于知识本体,将“变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在了抽象的高等代数教学活动中,结合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概念性变式教学和过程性变式教学运用在本课程中的合理性、可行性、高效性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知识本体 高等代数 变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BY65),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SGH12354)。
山西省平陆地区位于山西地震带南端,为了分析该地区未来的长期强震潜势,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当地的破坏性地震及1500年以来的有感地震资料,并进一步应用中国大陆特征地震轮回模式〔1〕及其复发时间概率模型〔2〕估算当地当前特征地震轮回的平均时间间隔,以及从1995年起未来百年内复发强震的概率。结果表明:未来100年内该地区复发强震的危险性很高,未来50年内复发强震的危险性也不能排除
根据社会需要和成人学习的特点,在成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对成人高校开展的机构探访、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
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该节点以ARM9处理器S3C2440作为主控芯片,基于Linux平台开发远程监控体系。经测试,可以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
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抓住2004年院庆40周年的大好时机,全面系统地开展核工业理化院文化建设,打造先进的院所文化,以文化力凝聚向心力、激发创造力、提升竞争力,促
[摘 要] 文章从分析新建化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新建化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并进行研究和实施,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研究与实践  [基金资助]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1JSJG133)。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