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创新实践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叙事性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分量较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带领学生认真阅读和梳理,建立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解读,向学生传授文本鉴赏方法,使之掌握基本的解读技巧;还要注意拓宽课堂训练维度,通过仿写或续写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散文教学;叙事性散文
  【作者简介】许丽双,高级教师,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分量较重,其中的叙事性散文因为有情节、人物,故而相较其他散文而言更具可读性。教师在教学叙事性散文时,需要精准设计课堂教学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还是探讨文本内涵和解读技巧,只要教师有心展开多种形式的语言鉴赏活动,变换方式让学生仿写或续写,就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提示梳理,引导学生建立整体感知
  叙事性散文由于具有一定的情节,在引导学生展开整体阅读时,教师应给出一些提示和要求,让学生围绕线索、选材、人物等内容展开梳理性阅读,建立整体阅读感知体系,而非一味地关注文中事件的发展。在具体执行前,教师需要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找到文本与学生思维的对接点,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
  《桂花雨》就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散文,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前给出提示:概括课文内容,厘清事件的始末,归纳文本提到的人物、地点、关键物品等。学生在阅读时,大多都能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归纳整理,对文本有整体的感知:“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回忆,介绍了家乡桂花成雨的美景,并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对母亲和故乡的怀念之情。”教师继续引导和调动:“作者对家乡的桂花雨念念不忘,你能复述这部分内容吗?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拿到问题后,继续展开思考和讨论,学习和研究氛围在课堂上逐渐得以建立。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确保课堂互动学习的高效进行。采用给出提示再自由讨论的教学方式,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会偏离的手段。学生因为阅读经验的缺乏,阅读时对课文的感知比较零散,缺乏整体性。有了教师的提示,学生再阅读时就有了系统的阅读意识,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逐渐进入佳境,其阅读体验也变得更为丰富而深刻。 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掌握解读技巧叙事性散文利用情节的展开表现作者的情感,选材虽然比较自由,但情节的选择要合理,更要合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解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形成阅读认知。叙事性散文除了情节还有丰富的情感描写,这些描写涉及典型字、词、句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学生要对文本有深层次的阅读感知,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启发。
  如《落花生》一文,笔者先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性阅读,然后挑选一些典型的句子进行详细解读。有学生找到这样一句:“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笔者给出解读引导:“花生外形矮小,很不起眼,果实还要埋到土里,这些特点可以启迪我们什么呢?”学生根据笔者的提示,很快就意会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我们做人也应该像花生一样,要低调,做事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笔者赞扬了学生的正确解读,并介绍“以物喻人”及“借物表情”是散文的主要手法,作者通过种花生、吃花生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做人的态度,读散文时一定要记得透过事件看情感,而不能只解读到文章的表层信息。也有学生认为最后一句很典型:“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笔者立刻赞扬学生关注到了首尾句的重要性,并提示学生:“散文的首尾句往往是统领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句,大家找找这一句的关键词,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一句话。”学生得到提示后再次行動起来,对下一个典型句进行探讨,课堂学习呈现出良性的互动。
  让学生自主发现典型句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方式。叙事性散文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而是要通过事件的发展表现一种感受或是悟出的某种观点。阅读时,学生应具备透过表层看中心思想的解读能力,能由此及彼地将文意、语言、情感、哲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看到事件背后作者要表现的精神世界。
  三、赏读品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意境
  鉴赏叙事性散文,需要重点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人物性格、情节线索、情感主旨等内容。教师要根据文本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支持,让学生走入文本意境。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偏爱关注情节和人物命运,往往处于“看热闹”的阶段,却无法“登堂入室”。因此如何让学生看出门道,深入文本核心,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不妨给出鉴赏路线,设计一些问题作为支架,或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演绎、创编等活动,让学生在多重品读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要注意的是,语言鉴赏最需要的是能进入文本意境,但读者未必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只要能够产生心理触动,便可在语言鉴赏中有所得。
  如教学《珍珠鸟》时,笔者让学生各自找一些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进行鉴赏。一旦进入鉴赏阶段,很多学生的解读不成条理,甚至有不少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切入点。笔者引导学生换种方式进行品鉴:作者描写时会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同学们可以从学过的修辞方法入手,如果找不到修辞方法也不妨从词语、句式、色彩等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重新展开鉴赏活动,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逐渐进入文本意境。有学生认为这段描写令他印象深刻:“索性用那涂了腊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学生认为:“这段话将小鸟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和小珍珠鸟的友好互动。‘索性’和‘啄’等字的运用很典型,将小珍珠鸟的活泼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笔者一一评价学生的鉴赏,并对鉴赏方法进行梳理,学生就在自我赏读品鉴中逐渐走进文本意境,建立鉴赏体系。
  教师为小学生布设鉴赏任务时,为了成功激活学生的鉴赏思维,有时也不得不忽略修辞方法。从典型字词段落入手,往往更容易使学生关注到文章表现的情感,更容易融入文章的精神世界。若是太过强求学生从专业的文学角度对文本进行鉴赏,可能致使学生对文本赏析产生畏惧感,而从字词、句式、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反而能给学生带来鲜活的认知体验,确保鉴赏活动顺利推进。
  四、仿写续写,引导学生实现认知迁移
  读和写是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内化阅读认知的基本途径。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仿写或续写,培养学生将阅读认知迁移为写作能力。课文的经典描写是重要的仿写对象,既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有对生活的再现,学生可以根据原文的情节设置进行推演,从诸多角度进行续写。要注意的是,仿写和续写需要有基本的创新意识,不能沦为机械操作,因此教师在写作训练操作中要多加引导,启发学生开阔思维,将前期学习的修辞手法迁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仿写任务:父母因为教育观念的不同有时会出现分歧,请你借鉴这篇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用叙事散文的形式写一写你受到的家庭教育,文章要注意体现家庭教育的真谛。学生接到任务后展开了积极讨论,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让学生提出仿写的困难并给出解决建议。经过解答和写作实践,学生的仿写作品终于完成了,不少学生获得了不错的写作成果。笔者特意设置了课堂评价环节,针对学生的仿写作品给出更多评价和引导,让学生从实践中积累更丰富的写作方法。
  散文教学有其自身规律需要遵循,教师要从线索、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角度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梳理、整合、解读、分析、鉴赏、仿写、续写等手段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赏析体系的建立。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着意创新,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展开认知构建,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责任编辑:朱晓灿)
其他文献
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沥青胶浆性能与矿粉不同指标的关联度,其中亲水系数、甲基蓝试验值、表观密度、德国矿粉试验值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疲劳性能影响最大,平均粒径与表观密度指
【摘要】重视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众多的音乐教材中,文章选用关注母语音乐教育的桂教版教材,通过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与研究,阐述如何利用广西本土的音乐艺术文化实施母语音乐教育,以挖掘本土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母语音乐教育;音乐教材;音乐教学  【作者简介】罗朝霞,博白县中学音乐教师,一级教师,现任博白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认为,“只有让儿童生活
为了确保在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对周边建筑物、地表及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对周边环境进行沉降监测已显得尤为重要。以沈阳恒隆广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周边环境监测的方法、数据采集的过程及数据分析方法。
山岭重丘区公路受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制约,在确定构造物方案时无成熟经验可借鉴。本文通过振浑公路选线,分析了山岭重丘区公路构造物的需求特点和构造物自身优缺点,提出确定
以宁波市奉化三高(甬金高速、同三高速及宁波绕城高速)连接线工程跨甬金分离式立交桥为例,系统分析55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张拉时产生侧弯的原因,提出了梁翼缘板施工、合理的张
1引言随着“互联网+”慨念的提出,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本文选取伊利集团作为经典案例,研究了股票回购对公司财务的影响。通过对比回购前后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变化,分析股票回购的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结
为解决大面积联锁块铺砌分区界面接缝质量及区内误差积累控制的矛盾,结合丹东港货场铺面工程,介绍“棋盘式布局、方框内控制、拉线条铺设”的铺砌工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设计人员更好地应用CAD技术能够使得设计更加便捷和精确。以建兴大桥为例浅析了工程设计中对CAD技术的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由于勘察设计的局限性和隧道围岩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施工人员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往往了解不清,隧道掘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塌方、涌水等地质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采用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往往不能达到最佳效果,采用综合快速地质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并创立了地质预报的工作流程,以白鹤隧道某出水段围岩为例进行了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