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新课程改革稳定发展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遵循“双减”政策提出的标准,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有效掌握重难点知识。而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严格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前学好知识,在校内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提升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点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稳定发展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遵循“双减”政策提出的标准,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有效掌握重难点知识。而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严格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前学好知识,在校内完成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提升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点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评价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种举措,以促进后续教育工作有序进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脉管癌栓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及其对患者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125)与死亡组(n=64),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依据患者是否有脉管癌栓将其划分成有脉管癌栓组(n=58)与无脉管癌栓组(n=131),统计2组3年生存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
目的探究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东莞市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验两组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检验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分别为(5.02±0.52)%、(4.21±0.59)mmol/L、(4.82±1.49)mmol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德育教学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学科都应当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生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其价值观开始发展,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可为其道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学科,是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主动行动,不断探索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小学数学德育的必要性,接下来结合
五四时期(1915-1927)主要文学社团的代表刊物上的译诗展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诗歌翻译面貌。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这段时期的诗歌翻译倾向于选择激进和感伤的浪漫主义诗歌、泰戈尔诗与日本诗歌以及弱小民族诗歌,译诗形式自由化,语言为欧化的白话。简言之,五四译诗呈现出“浪漫式”诗歌翻译文化。究其原因,肩负思想启蒙、文化革新和新诗建设使命的功用性意识形态操纵了五四时期的外国诗歌汉译。
<正>教学是教育活动亘古不变的核心议题,一切教学研究活动的进行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对教育活动而言,教学研究至关重要,它引领教育活动的变革与发展。《小学教学》(数学版)长期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实用性等特点,深受一线教师喜爱。本文以数学教育专业期刊《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数学教与学》)2011—2021年转载的《小学教学》(数学版)上的文章作为研
在新教育时代的背景下,“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精神逐渐得到了凸显,学生自身的发展得到了教师的足够重视,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相较于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与否而言,学生自身的数学各项能力塑造、数学综合水平提升以及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甚至学生的内在品德素养精神培养更为重要。将立德树人的精神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实际课程改革中,创新数学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自身的成长进步,让数学教学真正彰显立德树人的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用来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方法。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身体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验并对数据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0.8±0.3)μg/L、(12.4±1
从新课改大力推进开始,不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是提倡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方面培养新时代人才来看,培养人才的需求已经改变,必然结果就是教育方式的改变。项目式学习诞生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它以模拟解决生活真实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这对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践观察中,项目式学习存在教师包办、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需
<正>西方社会科学的成熟是以数百年理论与经验和实践之间的磨合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引进西方社会科学,重点是译介工作,在译介过程中,中国将西方社会科学几百年发展的最终成果照搬过来,一些学者认为西方社会科学的丰富、深刻、自洽和体系化,在消化吸收同时形成了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膜拜,进而产生了两个问题:
在美国,作为法院开展程序合法性审查的主要依据,《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6节第2款第4项规定,对于行政机关"没有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之行为,法院"应当宣布非法并予以撤销"。但在程序合法性审查中,基于"无害错误"规则以及"不撤销而发回重作"这一替代性判决在不同层面的适用,行政程序违法法律后果——撤销,抑或不撤销——的确定始终是一个由法院个案衡量的问题,个案衡量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法院寻求程序法治与行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