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问题,仍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在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门路窄,农民增收更是难上加难。而香菇栽培工艺简单易学,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特别适合贫困山区生产。泌阳县正是发展了香菇种植业,才使得一些农民走上了小康路。
尽管泌阳香菇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在调查中我还是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做关于泌阳县香菇发展状况的调查时已是夏末,以往这个季节正是香菇种植的繁忙景象。从把栎木粉成碎屑,到装袋蒸锅,再到点菌苗……菇农们 忙得不可开交 。 记得几年前每当香菇种植的季节,可谓是男女老少齐上阵,黑夜白天都忙碌。然而,在调查时发现今年并没有以往的繁忙景象。莫非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中国泌阳香菇市场”里我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 至2005年年均交易量750万公斤,2005年至2008年年均交易量不到200万公斤,而且该数据还继续呈下降趋势。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印证泌阳香菇的发展前景的确不容乐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盛极一时的泌阳香菇产业跌入低谷呢?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又究竟存在着哪些严重缺陷和不足呢?为此我就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剖析。
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该县虽然有一些围绕香菇产业做文章的加工企业,但从目前这些企业的运作情况看,却难以承载做大食用菌产业的重任。这些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思想保守。走的仍然是传统的经营之路,推行小作坊式的运作模式,依靠自我的原始积累。公司运作方式落后,内部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管理粗放。企业规模小,组织农民的能力低,带动和辐射作用小,难以进入国家和省市龙头企业,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正是这些现象导致了该县香菇产品销售以菇农单独销售为主。企业数量较少,经营规模也都不大,没有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缺乏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市场依赖程度高,抵御风险能力低,是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市场开发落后
在泌阳县的香菇产业开发中,还没有把开发和培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市场开发显得尤为落后,这主要体现在:
1.没有形成营销网络。虽然建有“中国泌阳香菇市场”,但是,由于以前坑商骗商的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来此的客商逐年减少,前来收购的主要是一些小商小贩。这就导致了菇农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在目前产量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菇农没有多少风险;一旦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没有固定销售渠道、健全的营销网络,就难以回避市场风险,就使得菇农收益减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把香菇开发公司做大,把泌阳香菇产业做强。
2.缺乏专门的市场开拓人才和队伍。扩大产品销售,不能坐等客户上门,等不来订单,也等不来效益,必须主动出击。目前,泌阳县懂栽培、会管理的技术人才不少,但从事菇产品市场开拓、精通产品贸易的人才极少,对市场的把握、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能力较弱,难以按照市场需求及时组织生产和贸易。
3.产品加工落后,附加值低。虽然该县已经进行了香菇产品的加工工作,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粗加工、初级产品层次,主要以盐渍、烘干、罐头等粗加工为主,以及简单的进行装盒包装,这就使得该产品缺乏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低,而且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同时也使得菇价一直在低处徘徊。长此以往势必会打击菇农的种植热情,甚至会使这一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产业消失。
三、品种单一,质量不高
泌阳县内较大规模生产的香菇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公司和菇农所得利益不高。该县香菇种植生产较分散,传统的家庭型、小规模粗放型生产方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从现在生产情况来看,大部分地方仍实行千家万户庭院栽培,相当一部分菇农因陋就简,利用废旧房屋、猪舍等发展生产,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这就造成了一样的投资却不一样的收益,而这又会对其他未种植的农民产生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村庄家家是菇农户户都富裕,一些村却连一户菇农都没有的怪现象。
四、宏观调控缺乏手段
虽然该县在香菇产业发展之初政府也进行了有效地扶持和有效的调控,但随着国家在2003年以后取消了特产税的征收,使得该县的香菇特产税征收由上百万骤减为零,因此该县对香菇产业减少了相应的扶持,对其宏观调控也一直是消极的。这就导致了该县在香菇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薄弱。其宏观调控的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门的服务机构。县里虽然成立了食用菌开发办公室,但却缺乏强有力、精干的工作机构。目前的菌办无论从工作力量、工作效率上都难以承担此项任务。使得该县香菇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专业的香菇产业服务队伍,菇农不能及时得到培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果不能及时推广,更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导致了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
2.缺乏明确的、统一的政策支持。发展香菇生产尤其是香菇深加工企业来说,它涉及用地、税费、信贷、奖励等诸多方面,而该县却没有明确的、硬性的、稳定的规定,这导致了企业不放心,菇农不安心,尤其是该县放松对香菇产业的支持,反而以“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为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的政策下的香菇产业发展更显前景黯淡。
我想,只要泌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力发挥,趁势而上,加快特色食用菌产业扩张步伐,泌阳香菇产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泌阳县香菇产业一定会朝着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方向前进,泌阳香菇产业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作者单位:泌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尽管泌阳香菇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在调查中我还是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做关于泌阳县香菇发展状况的调查时已是夏末,以往这个季节正是香菇种植的繁忙景象。从把栎木粉成碎屑,到装袋蒸锅,再到点菌苗……菇农们 忙得不可开交 。 记得几年前每当香菇种植的季节,可谓是男女老少齐上阵,黑夜白天都忙碌。然而,在调查时发现今年并没有以往的繁忙景象。莫非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中国泌阳香菇市场”里我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 至2005年年均交易量750万公斤,2005年至2008年年均交易量不到200万公斤,而且该数据还继续呈下降趋势。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印证泌阳香菇的发展前景的确不容乐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盛极一时的泌阳香菇产业跌入低谷呢?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又究竟存在着哪些严重缺陷和不足呢?为此我就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剖析。
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该县虽然有一些围绕香菇产业做文章的加工企业,但从目前这些企业的运作情况看,却难以承载做大食用菌产业的重任。这些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思想保守。走的仍然是传统的经营之路,推行小作坊式的运作模式,依靠自我的原始积累。公司运作方式落后,内部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管理粗放。企业规模小,组织农民的能力低,带动和辐射作用小,难以进入国家和省市龙头企业,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正是这些现象导致了该县香菇产品销售以菇农单独销售为主。企业数量较少,经营规模也都不大,没有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缺乏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市场依赖程度高,抵御风险能力低,是泌阳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市场开发落后
在泌阳县的香菇产业开发中,还没有把开发和培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市场开发显得尤为落后,这主要体现在:
1.没有形成营销网络。虽然建有“中国泌阳香菇市场”,但是,由于以前坑商骗商的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来此的客商逐年减少,前来收购的主要是一些小商小贩。这就导致了菇农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在目前产量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菇农没有多少风险;一旦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没有固定销售渠道、健全的营销网络,就难以回避市场风险,就使得菇农收益减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把香菇开发公司做大,把泌阳香菇产业做强。
2.缺乏专门的市场开拓人才和队伍。扩大产品销售,不能坐等客户上门,等不来订单,也等不来效益,必须主动出击。目前,泌阳县懂栽培、会管理的技术人才不少,但从事菇产品市场开拓、精通产品贸易的人才极少,对市场的把握、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能力较弱,难以按照市场需求及时组织生产和贸易。
3.产品加工落后,附加值低。虽然该县已经进行了香菇产品的加工工作,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粗加工、初级产品层次,主要以盐渍、烘干、罐头等粗加工为主,以及简单的进行装盒包装,这就使得该产品缺乏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低,而且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同时也使得菇价一直在低处徘徊。长此以往势必会打击菇农的种植热情,甚至会使这一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产业消失。
三、品种单一,质量不高
泌阳县内较大规模生产的香菇产品的品种比较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公司和菇农所得利益不高。该县香菇种植生产较分散,传统的家庭型、小规模粗放型生产方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从现在生产情况来看,大部分地方仍实行千家万户庭院栽培,相当一部分菇农因陋就简,利用废旧房屋、猪舍等发展生产,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这就造成了一样的投资却不一样的收益,而这又会对其他未种植的农民产生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村庄家家是菇农户户都富裕,一些村却连一户菇农都没有的怪现象。
四、宏观调控缺乏手段
虽然该县在香菇产业发展之初政府也进行了有效地扶持和有效的调控,但随着国家在2003年以后取消了特产税的征收,使得该县的香菇特产税征收由上百万骤减为零,因此该县对香菇产业减少了相应的扶持,对其宏观调控也一直是消极的。这就导致了该县在香菇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薄弱。其宏观调控的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专门的服务机构。县里虽然成立了食用菌开发办公室,但却缺乏强有力、精干的工作机构。目前的菌办无论从工作力量、工作效率上都难以承担此项任务。使得该县香菇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专业的香菇产业服务队伍,菇农不能及时得到培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果不能及时推广,更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导致了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
2.缺乏明确的、统一的政策支持。发展香菇生产尤其是香菇深加工企业来说,它涉及用地、税费、信贷、奖励等诸多方面,而该县却没有明确的、硬性的、稳定的规定,这导致了企业不放心,菇农不安心,尤其是该县放松对香菇产业的支持,反而以“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为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的政策下的香菇产业发展更显前景黯淡。
我想,只要泌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力发挥,趁势而上,加快特色食用菌产业扩张步伐,泌阳香菇产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泌阳县香菇产业一定会朝着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方向前进,泌阳香菇产业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作者单位:泌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