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中期交流之因素分析方法指导课》的教学启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素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学习方法,相关内容在小学学科中没有出现。本文以《“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中期交流之因素分析方法指导课》的教学为例,通过案例的描述以及教学的启示,简单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因素分析法。【关键词】研究背景;案例描述;教学启示【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20-02【研究背景】因素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学习方法,相关内容在小学学科中没有出现。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在许多课型中都可以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案例描述】一、认识“因素分析”1.呈现研学问题。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文本,运用“四步阅读法”提取前期“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活动的收获有哪些?同学们马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接着,各小组代表都作了汇报。生1:我是彩虹考察小组的代表,我们收获是:第一、学会了与同学友好合作。第二,知道了许多变废为宝的知识;第三,也出活动时,拿不出勇气采访别人。生2:我是白云制作小组的代表,我们组是知道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生3:我是星星探究小组的代表,我们组是掌握了数据统计的方法。生4:我是微笑服务小组的代表,我们组提取到的信息是体验到了团体合作的力量。师:但是,孩子们,黑板上的信息,都是收获吗?生:不是。最后一组,并不是我们的收获。师:对,最后一组的信息,我们把它归入无关类,这就是筛选信息了。请同学再看,上面还有三组,谁来分一分类?生:第一组,是关于知识的。师:对,我们把它叫知识类。生:第二组,是关于怎样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师:我们把这类,叫作方法类。生:第三组,跟活动心情有关。师:这一类,我们有一个专业一点的名字,叫情感类。孩子们,这三类的收获,就构成了我们中期流的收获了。老师引导学生把他们所列出的收获归纳为“知识类收获”、“方法类收获”和“情感类收获”后进一步把三大类归纳为“收获”。2.导出新知。接着,师运用同学们生成的东西,导出新知识——因素分析。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把研究的对象:收获,分解成知识类,方法类和情感类3个因素,并在各因素中列出具体内容。这就是因素分析”。3.具体指导。同学们瞪大眼睛望着我,一双双全神贯注的眼睛似乎在等待我把“因素分析”这个知识交待清楚。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因素分析”的认识,老师把自己亲身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探究”这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收获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分解。师说:老师也和同学共同参与了“垃圾分类探究”这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陈老师也大有收获,现在,我将“收获”作为研究对象,分解成“价值认知”和“行为习惯”2个因素。4.点拨小结。这时,把握时机,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孩子们很快就找出了了2个表格的相同之处,并和老师共同生成了“因素分析结构表”。师:我们把“收获”作为研究对象,把它分解为知识类、方法类和情感类。这三类,我们都把称为因素。因此,因素分析是建立研究对象与之相关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对象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妈妈与几个孩子一样。也就是说,任何研究对象A,都可以按一定的逻辑分解为A1、A2、A3等相关因素,这几个因素,我们称作一级因素,再根据相关因素列举各因素中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因素分析了。二、运用因素分析师:孩子们,我们现在就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研学问题2吧。研学问题2:你在前期“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有些哪些困惑?(要求:运用因素分析分解研究对象)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有和前面收获同样的分法:分为知识类、方法类和情感类,有和老师同样分类:价值认识、和行为习惯。除了模仿前面的分类,学生还生成了自己的分类:思想类、行为类;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从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成果来看,虽然不是严谨的分类,但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对“因素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学以致用,有效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启示】1.巧妙设计“研学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研学后教”课堂中设计出有效的“研学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本课围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别提出了研学问题一:看视频文本,运用“四步阅读法”提取前期“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活动的收获有哪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蕴含着老师巧妙的心思,第一学生必须运用“四步阅读法”,将看似简单的问题增加一定的难度,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第二个研学问题:你在前期“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有些哪些困惑?(要求:运用因素分析分解研究对象),这是个学以致用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刚才学学到的“因素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跃跃欲试。研学问题设计的恰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成功。2.运用“后教策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本节课,老师主要运用了两个后教策略,策略一:總结、归纳法,将学生汇报的内容,用因素分析表格的形式归纳出来,用形像的语言:“孩子们,研究对象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妈妈与几个孩子一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策略二:指导迁移运用,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因素分析方法后,有些孩子在分解的过程中,还是会频频出错,老师适时的引导是非常有发要的,让学生在一次的实践中掌握因素分析的知识。3.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理解。本课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运用“四步阅读法”提取、筛选、整合中期交流的收获,再用“归纳法”把它归纳出三类:知识类、方法类、情感类。这样,收获的因素分析表就建构出来了。在这基础上,教师运用这个收获结构表,引出“因素分析”的概念及因素分析结构表,最后教师运用因素分析法分解了“老师的中期交流收获”,最后由孩子们尝试运用。孩子们在学习中经历了:知道——了解——理解——模仿——运用,“润物细无声”更能走进孩子的心里。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综合实践课堂里,充分地体现的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解决“研学问题”中,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汇报这几种学习方式,学习由个体到小组,再到集体,在这些环节中,老师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老师作为一位指导者,把学习的时间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考文献[1]王兴法.新课程学习(中),2013.02.[2]林秀金.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者简介:袁茵娴(1980.4-),女,广东省英德市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丽江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综合实践课型模式研究。
其他文献
世界领先的机器视觉系统和视觉传感器供应商康耐视公司,其屡获殊荣的Checker视觉传感器系列产品家族中将新增Checker 3G系列这一新成员。Checker 3G安装简便,将集成元件检测、
文章在建筑景观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建筑景观设计对于本土景观设计元素的运用,并结合对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解析,探讨现代高校营造具有本土特色校园景观的一般规
对泄漏的透平机组冷油器铜管割管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压差冷油器安全运行得到有效改善。
本文主要是结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核心领域课程体系构建来深入实践工程教育教学理念,说明工程教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采用调查分析、课程体系改革、不断进行教学设计、建立指
通过比较英美等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变化趋势,研究其出现峰值的社会经济条件,并采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模型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趋势及其峰值进行预测。研究发现,英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本文结合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根据福建省IT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IT行
1.“指示”与“非指示”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平面化思维”与“单向操作”的问题,有教师主张在阅读教学中“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这种主张是符合语文教学的特
本文介绍了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消费者管理模块的各个功能设计,重点探讨了该模块中订单查询和收藏夹管理功能的实现过程。同时本文对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教学
具有趣味性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可以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趣味教学的内涵和建构进行分析和探究,旨在创设趣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中国油画是建立在西方百年来近代油画技法的基础之上发展至今的,而油画在西方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现代油画则是由传统坦培拉绘画体系发展而来,而这种技法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