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之我见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我们小学阶段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f更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添砖加瓦,使学生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熟悉世界,解决问题,借此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和世界文明的同步发展。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甚至有一些家长不识字,不相信科学,有时候还很相信迷信。导致一部分学生也跟着家长相信封建迷信,如何破除迷信,教育学生从小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呢?我认为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爱科学的教育,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课文《孙中山破陋习》主要讲述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文章通过对姐姐缠足所受的痛苦,强烈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赞美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时,我让学生品读文本,重点引领学生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缠足的危害,让学生想想姐姐当时承受的痛苦,以至于改变了姐姐的活泼的个性,教育学生不要相信那些陈规陋习。让学生从姐姐的前后变化中体会封建陋习是多么害人。在“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环节,我启发学生说说身边有哪些“陋习”,我们应该怎么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我的问题一提出,热闹的课堂上,顿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举手谈起自己所知道的乡村陋习,如“大年初一不许扫地”“正月剃头死舅舅”等等,看时机成熟了,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这些“陋习”有无科学依据,我们应该是相信,还是反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的学习中,只要我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要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而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增加对科学的热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还常常利用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研究产生热爱和向往,得到快乐和自信。如课文《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具有极浓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我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用看图、贴图、想象、写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校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研究活动富有情趣性,既认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又能有感情地朗读银色飞机与航天飞机的对话。特别是学生能在反复诵读、感情发现中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在小练笔环节,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让大家了解航天飞机的知识,在课堂上就把学习、运用有机结合。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就知道了很多有关航天飞机的科学知识,胜过老师的枯燥讲解。实践再次证明,这真是一举夺得的好事呀!
  二、灵活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过程,不仅需要强烈的好奇心,还需要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差不多都很善长从微小、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观察,不断解决问题,历经千辛万苦,追根求源,最后找到正确的答案。
  我们的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很多相关的课文,比如《装满昆虫的衣袋》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让孩子们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小稻秧脱险记》要求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这篇课文,我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达到因学文而心有所动,并且学习主人公们热爱科学、仔细观察、持之以恒的美好品质;《跨越百年的美丽》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还可以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类似的课文教学还有很多很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优秀品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开展一些合适的科学实验、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可以避免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新型玻璃》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校外去观察,调查了解各种玻璃的类型、特点、用途,并写下调查报告;先后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之后,我多次放手让学生个别行动或者分组合作,调查学校或者家庭附近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加深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他们更加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必要性、艰巨性好和紧迫性。
  科学探索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我们语文教学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语文学科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良好的科学素养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
其他文献
针对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二次回路防雷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在所用变压器、交直流电源回路、UPS电源回路、弱电回路等应采取分级防护方案以防过电压。
网络匿名代理技术是网络用户绕过国家、企业网络监管的主要技术手段.网络匿名代理技术的泛滥已经成为扰乱国家网络社会秩序的毒瘤.许多网络犯罪行为都以网络匿名代理技术作为
在未知电力系统条件下,对变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案的短路分析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假设条件与实际条件下的短路计算结果,并给出了短路计算偏差分析。
引入矢量匹配法拟合得到扼流变压器的宏模型,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宏模型进行无源性优化,从而避免仿真不收敛的问题。为了验证扼流变压器模型的正确性,在实验室建立轨道电
利用数学公式分析电力机车励磁涌流大小,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力机车牵引主变压器模型,分析得出合闸时间、剩磁、变压器容量和接触网电压幅值是影响励磁涌流大小的因素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下面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初步探讨。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在家里的孩子们,怎样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呢?怎样使他们克
采用计算机有限元仿真技术,建立接触线、承力索以及吊弦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合理的边界条件定义和工况定义,客观准确地反映弓网实际施工中的安装、施加预紧力和剧定等的安装顺序,实
空间图形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合理的安排对空间图形的认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认为在空间图形教学方面主要是利用实物、模型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做实验,适时进行抽象概括。
"厚德、博学、创新;爱生敬业、严谨求实;实践探索、求知明理"是我所在学校——土桥中心小学的校训,我们学校是一所山村寄宿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