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无界 共享未来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越1337公里的距离,我们来到了虽在深冬却依然气候舒适宜人的“创新之都”——深圳。
  从11月23日开始,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在这里,中国科幻人齐聚一堂,共赴2018中国科幻大会。
  本次大会是由中国科协主办,腾讯公司、深圳市科协、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科幻世界杂志社、深圳大学承办,四川省科幻学会等十五家单位协办的盛会,共举办了33场论坛、19场演讲,还颁发了中国科幻第一奖“银河奖”,领导专家、业界大咖、科幻作家、科幻迷都积极参与其中,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参加大会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黑武士當保安,有排面!

开幕式盛大隆重


  中科协领导出席并致辞
  银河科幻联盟成立
  《2018科幻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共创中国科幻事业美好未来”的致辞。
  陈刚指出,发展科幻,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将发展科幻事业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工程,纳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整体安排,推动在国家层面制定扶持政策;积极联合文学界、影视界、学术界、产业界等,组建科幻联盟,共同推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幻品牌和科幻大奖;大力培养科幻人才,推动科幻教育进课堂,积极促进中国科幻新生力量的成长繁荣。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腾讯公司副总裁李方在开幕式上致辞,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致欢迎辞。
  蒋宇扬表示,本次大会将为深圳发展科创之路奠定广泛的人民基础,为科幻从业者搭建平台,为建设科技型强国提供良好的条件。刘洪一说,深圳大学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培养了数十万计的创新创业人才,本次大会在深圳大学的召开可以带动深大学子对科幻文学的热情。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随后,本届银河奖、中国科普作协和腾讯公司举办的水滴奖,以及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的晨星奖颁发部分奖项。王晋康的《天图》获得本届“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分别获得“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和组委会最期待IP奖,“晨星奖”最佳中篇科幻小说奖和最佳幻想艺术插画/海报奖则分别由李立军的《卖壳》、安慧的《时间中的孩子》获得。
“水滴奖”颁奖现场
银河科幻联盟成立

  接着,就是本次开幕式的重头戏——银河科幻联盟发起仪式。四川省科幻学会联合国内几十家科幻机构发起成立银河科幻联盟,共同推动我国科幻产业发展。刘慈欣、姚海军、吴岩等重量级嘉宾手持金沙瓶,为银河科幻联盟撒下闪闪发光的第一篇章。
  高校是科幻生长的基地,生生不息的养分输送才能保证中国科幻的茁壮成长。因此,全国多所高校社团成立“高校科幻联盟”,并设立联盟奖励基金,每年扶持10个高校科幻项目,让科幻扎根校园,点亮学生激情。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致欢迎辞
王晋康的《天图》荣获本届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之后,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联动欧洲最大的科幻节——南特科幻节的组委会以及南特市代表,协同国际科幻圈共同发布“未来说——凡尔纳培养计划”,今后连续十年推动中欧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交流。
  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教授吴岩发布《2018科幻产业发展报告》,他在报告中总结了2018年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状况,从科幻出版、科幻电影、科幻剧集、科幻游戏四大板块对比了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展示了中国科幻产业的巨大潜力并提出发展建议。
  开幕式的尾声,则是由科幻作家张冉做主持人,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公司董事长常松为嘉宾,四个人展开了一次精彩绝伦的高峰论坛。论坛围绕《科幻IP孵化的路径和困局》展开,讨论了什么样的小说适合改编成电影以及怎样改编出好的科幻电影。其中,各位嘉宾都提到要形成一条河里的科幻产业链,在给作家创作的自由的同时,也要不断尝试新的电影方式,积累经验,在摸索中前进。最后常松笑道:“希望明年我们不用再讨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是哪一年了!”
数名来自各大学科幻协会的代表上台启动高校科幻联盟成立仪式
“未来者说——凡尔纳培养计划”签约仪式现场
高峰論坛大咖发言

主题论坛精彩连连


  科幻大咖齐齐上阵
  33场分论坛应接不暇
  本次大会依然举办了很多论坛与讲座,不得不说,嘉宾发言妙语连珠,场场都座无虚席,甚至某些场次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如果要一个个讲完,恐怕这本杂志都可以被填满,所以小编不得不忍痛取舍,让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领略最为精华的一部分!

出版者视角与作者视角


  主持人:刘维佳
  嘉宾:宝树、谢云宁、彭超、索何夫、钛艺、张潇
  在《科幻世界》编辑部主任刘维佳的主持下,《出版者视角与作者视角》对谈拉开了序幕。
  刘维佳先从出版者视角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在刘编看来,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它和言情、军事小说一样,有别于传统的文艺小说,但不管是主流文学还是类型文学,都必须服从市场规律。出版者视角等同于读者代言人,但读者视角却并不是读者代言人。作者为什么要创作,是因为有话要说,为自己的心说话,“文学写的是心性”,这样每个作者才能形成自己的特点。
《科幻世界》编辑部主任刘维佳
科幻作家索何夫
科幻作家彭超
科幻作家谢云宁
左起:科幻作家宝树、钛艺、张潇

  青年科幻作家索何夫接过刘维佳编辑的话头,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出版环境再好,必须有读者购买图书,出版这一链条才是完整的,所以不仅仅要作者创作出好的作品,还需要出版方的配合,为购买者建立通畅的购买渠道。
  凭借《死亡之森》拿下今年银河奖最佳中篇科幻小说奖的作者彭超结合自己的生活、阅读经历,谈到了作为一个作者和读者,自己有时候会觉得迷茫,因为太多故事都不注重故事性,而是剑走偏锋,而科幻作为类型文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讲故事的途径,所以作为一个作者和读者,一个好看的故事对他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出版了《宇宙涟漪中的孩子》和《超频交易商》的谢云宁说自己以前很难想象科幻会变得流行起来,但是国内市场有这个需求,所以科幻在这一基础上开辟出了独特的生存道路。他还提到了一件小事,去电影院看《星际穿越》时,电影结束后,全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说明科幻用它独特的美吸引了大家。
  青年科幻作者宝树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很轻松,写作就是写自己想写,这样出来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你也可以为了迎合市场去创作,但那种状态下写就的作品一定会让自己不满意。作者也是读者,知道大众想看什么。所以作为一个作者,能到找到喜欢自己的读者群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曾拿下银河奖最佳新人奖的钛艺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非常佛系——一切随缘。因为决定出版的是一些摸不着的东西,即便你努力往上靠,也不一定靠得着,所以不如佛系看待这一问题。就像刘维佳编辑最开始说的那样,先写心性,出版则是后话了。
  而张潇既是科幻作者又是平台编辑,所以他的观点很好地总结了本场对谈。首先,作者和编辑的功能不同,二者应该各尽其责,作者写好作品,编辑把好关,才能催生出优秀作品。其次,二者的职责不同,作者要为自己负责,而编辑要为出版平台负责。最后,二者的视角不同,编辑的审稿量非常大,一篇稿子对编辑来说可能只有千分之一的重要性,而对作者来说则是百分之百的重要,所以二者一定要通力合作,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科幻作品。
刘维佳编辑与众作者畅谈

双面人——中国科研、科普工作者与科幻


  主持人:谷第
  嘉宾:江波、任辉、索何夫、E伯爵
  主持人谷第既是科幻作者也是科研工作者,他开门见山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科幻算不算科普?在青年科幻作者索何夫看来,二者是共存关系,互为表里。E伯爵是一名科普编辑,同时也是科幻作者,最近才出版了小说《异乡人》,在她看来,二者都是为阐述真理而存在,都是为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热爱而存在。科幻作家任辉认为,科普要保证科学的严谨和普及,而要让老百姓看得懂,科幻小说是一条更好也更有趣的路径。著名科幻作者江波则认为科普和科幻是一棵树上的两根枝丫,好的科幻小说应该和科学高度契合,比如《2001:太空漫游》就不断被科学工作者引用,科普和科幻从树根出发,看似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但它们走到尽头又会统一。
学家兼科幻作家谷第
科幻作家E伯爵
科幻作家们在论坛上相谈甚欢

  紧接着是第二个问题:科幻小说需不需要像科学一样精准?任辉认为科学的严谨性对科普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对科幻小说则宽松很多。E伯爵也持有同样的看法,科幻是文学,它首先需要有文学性,其实才是科学性,科幻小说只要不是反科学,其实并不需要那么精准。
科幻作家江波
科普作家任辉

  对谷第的第三个问题“科研、科普人员在科学的传播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科普编辑E伯爵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她所在的杂志曾策划了一个选题,让美编PS了一条龙尾巴,然后告诉读者,编辑部收到消息,在泰国某地发现了类似龙的生物的存在,并有当地人拍到了这个生物的尾巴,编辑部活灵活现地描述了这种未知生物,就在读者快要信以为真时,编辑将笔锋一转,逐一指出了这条新闻里的bug,然后运用科学知识告诉读者,这些bug错在哪里。这期杂志就用这种趣味横生的方式,为读者进行了生动的科普。对于这个问题,在座的诸位嘉宾均表示,对读者进行严谨又有趣的引导在科普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科幻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主持人:夏笳
  嘉宾:E伯爵、白乐寒、椰子酱、彭思萌、王诺诺
  几位美女作家一亮相教室,就引来了观众们的热烈欢呼和鼓掌。在一个良好的气氛下,夏笳邀请嘉宾们分别读一小段自己的作品,然后谈谈大家在创作这段文字时有什么想法想要表达。
  彭思萌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她说,自己的作品都是在对自己的状况进行一种投射。她当年痛恨没完没了的加班,在不经意间从泰森的自传中汲取了力量,于是开始学习拳击,所以有了这篇《野兽拳击》。这篇小说既投射了她想消除男女差异的心情,也投射了她的进取心。白乐寒则说自己之所以喜欢写宏大而浪漫的视角,是因为她从小就喜欢思考抽象的问题,她读阿西莫夫、读玛丽雪莱,这些伟大的作家奠定了她对写作的认知,点燃了她写作的激情,她最喜欢的题材则是太空歌剧,没有什么比银河星空更让人沉醉。椰子酱读完自己的段落后,对台下的观众说希望自己的作品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她非常欢迎读者的再创造。而王诺诺则表示她更多地关注新时代的贫富差距,同时希望自己以后的小说中有一些言情的元素,而不一味的是“革命友谊”。最后发言的是E伯爵,她说自己创作《异乡人》前,感觉现在大部分的穿越题材小说都在搞宫斗,所以她希望写一个有意思的穿越。现代人的价值觀跟古代人的价值观肯定不一样,所以倘若我们时光穿梭回古代,为什么不搞点工业革命?同时她表示,玩梗是很有趣的,宅文化是一个文化共鸣,是一个时代标签。
左起:科幻作家王诺诺、椰子酱、白乐寒、E 伯爵、彭思萌、夏笳合影留念

  在论坛的尾声,有不少幻迷朋友积极举手提问。有幻迷朋友提问道,目前的创作热点是什么?几位作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主要为太空歌剧与关注近未来的社会问题。还有人问,对女性科幻作家的期待是否是另外一种偏见?答案是否定的,当前创作更加多元化,不论是女性写男性视角,还是男性写女性视角,我们都是鼓励的。最后一位幻迷则问道,实质性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样的?没想到这个问题被嘉宾们抛给了在台下坐着的科幻世界图副总编拉兹!拉兹以《异乡人》举例说道,《异乡人》就是披着各种皮的科幻小说,他认为科幻就是一种元素,只要小说写得精彩,读者觉得好看,那就是一本成功的科幻小说。
台下幻迷热情提问

新媒体时代的科幻发表


  嘉宾:姚海军、杨枫、兔子瞧、三丰、张海龙
左起为科幻活动家三丰、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八光分文化公司CEO 杨枫、中作华文出版公司策划总监张海龙

  新媒体已经是当代出版不可缺少的途径。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表示发表和阅读是不同的角度,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在阅读形态上有变化。经典文学作品保持传统不变的形态,也受读者关注。科幻文学要学会平衡,既要保持传统,也要懂得变通,在传统中寻求突破。同时从阅读的多元化来讲,我们要尊重读者的喜好。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实体书现在成了电子书的广告,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

网络文学:科幻势力正崛起


  嘉宾:最终永恒、卧牛真人、远瞳、张冉、罗隆翔、蜻蜓
  张冉提出了相比传统的科幻文学,网络文学具有几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个是篇幅,相较于纸媒端作品,网络文学几乎不受篇幅限制,作家可以尽可能地将各种新奇有趣的点子加入其中,无限流或平行宇宙流等超大体量但富含科幻内核的尝试也能得以实现。第二个是融合,网络平台上的创作拥有更宽泛的外延和勇于将多种元素混搭的特质。比如现在网络平台上已经出现了融合传统东方文化元素和西方科幻的机甲修仙流小说。这种充满独特个性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比刘宇昆提出的丝绸朋克更具有当代东方科幻的气质。
左起:阅文集团编辑蜻蜓、本届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得主最终永恒、科幻作家罗隆翔、网络文学作家远瞳、科幻作家张冉、网络文学作家卧牛真人

青稞沙龙2018:科幻奥德赛——阿瑟·克拉克诞辰101周年专题活动


  主持人:赵榕
  嘉宾:王晋康、吴岩、星河、姚海军
  阿瑟·克拉克作为科幻黄金时代三巨头之一,一直为作家和读者所推崇和喜爱,他的魅力直到百年之后都在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这次的阿瑟·克拉克专题活动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聆听,以至于到了后来就算只能站在会场最后面的空位上,也没有人离开。王晋康老师首先发言说,克拉克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场面宏大、对科学技术的构思既超前又合理,很是令人着迷。而科幻作家星河则对克拉克笔下的宗教成分很感兴趣,他说克拉克虽然是科学主义者,但他的内心却像是恐惧鬼怪的小男孩,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也许正是用宗教来掩盖其对科学的担忧。王晋康老师补充说,其实宗教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们现在也在信仰着“科学后宗教”。这个时候,吴岩老师表示他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自己是个坚决的不信教的人。王晋康老师听完嘿嘿一笑,像是早有准备似的,立马向吴岩抛出两个问题:你觉得科学研究是在探索事物的本质吗?你认为科学研究带给你了精神寄托吗?吴岩老师老实连答两个“是的”。只见王晋康老师两手一摊道,那不就结了,科学本身就是个宗教。吴岩老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下套”了,只得哭笑不得地连连摆手。
左起: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科幻作家星河、科幻学者兼作家吴岩、中国科技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赵榕

  但因现场幻迷太过热情,直到论坛结束都还有不少人想举手提问。这时姚海军老师开玩笑道,大家可以把提问分分类,同时“安排”起台上每个老师的解答范畴,论坛结束后让所有想提问的观众“对号入座”,一次性问个够。于是,台下的观众才依依不舍地“放过”了各位老师,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场论坛。

银河奖颁奖典礼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众星云集,星光璀璨
科幻世界雜志社社长刘成树为银河奖颁奖典礼致辞

  诚然,银河奖颁奖典礼是中国科幻大会最具魅力的环节之一。作为中国科幻第一奖,银河奖已经经历了29届。本届银河奖共设立13个奖项,每一个奖项都承载着对中国科幻创作的期望与鼓励,可谓是意义深刻、分量十足。
  颁奖典礼在深圳大学演艺中心举行,酷炫的舞台,绚丽的灯光,还有深大学子的深情歌唱,整个颁奖典礼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颁奖晚会的主持人是由科幻作家张冉和王诺诺担当,他俩妙语连珠、互动不断,一副专业主持人派头。就连上去颁奖的领导都忍不住打趣道,看来搞科幻的真了不起,你们俩要不说是作家,我还真以为是深圳卫视的主持人呢!
最佳中篇小说获奖者谷第(左)、彭超(右)
科幻世界副總编拉兹为腾讯游戏《王者荣耀》颁奖

  这次的每一个奖项都实至名归、看点十足,唯一遗憾的是,最佳长篇小说奖空缺。虽说有些可惜,但这同样也是对所有科幻作家的一种激励和鞭策,鼓励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更好、更有分量的小说。张冉也开玩笑说,宝树老师说赶明儿他要写一篇长篇小说,标题他都想好了,就叫《空缺》,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王诺诺也顺着他的话头道,那我以后可要喊你“缺老师”了啊。台上台下不由得笑成一团。
  颁奖结束后,有不少领导、作家和其他参会人员纷纷在合影留念,把这美好的一夜储存到自己的相机里,还有永远的回忆里。

科幻创作笔会妙趣横生


  离开了充满美好回忆的深大校园,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海风怡人的大梅沙海滨公园附近的酒店,举办2018年度科幻创作笔会。
  笔会分为上下两场。第一场首先由刘维佳老师总结2017年科幻小说总体情况,他说道,2017年的长篇小说较为薄弱,中篇小说投稿较少,期待有所突破;但短篇小说质量不错,不少小说可圈可点。有作者提问怎样看待如今的科幻小说越来越偏重于写亚文化题材。姚海军老师答道,他认为小说的创作要多元化,但要适度使用亚文化情节。而且只有卖出越来越多的畅销书,才能使得作者的创作越来越个性化。同时,中国科幻核心圈和边缘圈读者的审美取向偏差大,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边缘读者转化成核心读者,而不是一味迎合核心读者的口味。
  在下半场笔会上,科幻世界图书部主任魏映雪则介绍了科幻世界图书部的工作内容和目前外国科幻图书的情况。在谈到编辑们审稿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时,姚海军老师说大家应该重视小说的逻辑,在塑造人物时不能有距离感,笔下的人物说的话、做的事要符合他的设定。同时,科幻文学不仅仅是点子文学,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奇的科幻点子,也要夯实写作的基本功。接着每位作家都谈了谈自己2019年的写作计划,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竟然互相化身为对方的“迷弟迷妹”,演变成了一场另类的“催稿大会”。不少作家痛定思痛,纷纷表示自己一定在2019年勤奋写作,争取有所突破。(此处应有姚老师和刘老师的欣慰笑容)
2018 年度科幻创作笔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花絮


  “科幻男团”出道

  创意集市

  作家签售

  中国科幻摄影展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2)大言不惭,则无心为志。——朱熹  (3)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冰心  (4)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国策》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对闻一多的评价  读了上面五句,你对“言”和“行”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以其中的兩三句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
作为少数产生了全球范围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新闻之一,今年4月初,远在5300万光年外的M87星系因为“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布”,成功地成了热点议题。按照常识,人们对于与自己距离越遥远、相关性越低的新闻的关注度也会越低,为何这次却会如此例外呢?  答案并不难找——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当代文化产业已经成功地将“黑洞”概念植入了普通人的宇宙观之中。在现代,几乎没有哪个天文概念如同“黑洞”一样,在当代文化中被反
[原文阅读]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 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 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
若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一棵长青古树,那诗词歌赋等艺术便如同繁茂的枝叶,昭其千年硕果之丰。而对联则要算其中最为特别的一种艺术形式,可运用诗词,或集聚人名地名,既有相称的工整,又有博引的妙趣,那短短的上下两句间,蕴含的是文化之脉,人文之本。  对联要算是最常见、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了。山水名胜间,有它歌颂的风花雪月之美;年节欢庆时,是它道出吉祥如意的祝福;卧房书屋外,借它表达主人的品格志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沒有
今年的新春佳节,没有往日的热闹喜庆的气氛,只有独自在家的紧张。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待在家里的我明白,什么叫团结,什么是自律。  起初,我看到向上增加的数字和几乎全红的疫情分布图,只是想:这不过是一场疫情,总会过去的,它和我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漫长的几个月过去了,我感觉到,这场疫情教会了我什么。  从新闻上,我了解全国,理解了团结。当一声令下后,大家都响应号召,放弃走亲访友,而是热心捐款,更多的人冲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从饭菜中悟出了尊重母亲劳动的道理,有人从植物的扦插中发现了生命延续的规律,有人从山石缝的荆棘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事件,如果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就能从中生发一些感悟或启示。  你在生活中可有这样的感悟或启示?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周末,天突然放晴。连续下了近半个月的雨后,这样的大晴天显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孕育而生,同时,中国也是礼仪之邦,究其文化本源,一定离不开中国的“礼”文化。  中国的礼文化由来已久,在周朝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排在第一位。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可见,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小事,都体现着礼文化
四月,是温暖的月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迟日江山丽,一中花草香。  四月,是美丽的月份。是早春里的云烟,是雪化后的鹅黄,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四月,也是美好的月份。春寒料峭,微风微雨微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有温暖如高一。这个四月,你们还未褪去青涩,依然带着懵懂,满怀希望和憧憬。  有美丽如高二。这个四月,你们开始学会成熟,回望的
文题展示  有人认为,过分繁杂的想象容易被世俗表象的东西所左右,而简单的想象反而更能接近真实;也有人认为,想象变得复杂、多元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几百、几千种想象只要有一个成真,就能带来社会的进步。你认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想象是单纯些好,还是复杂些好呢?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干1000。  命题分析  这个题目的核心是“我们的想象是单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