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这都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所突破、创新,那么如何做到教学创新,真正地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一、冲破思想的禁锢,树立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冲破思想的禁锢,更新旧观念,树立新型的新课程理念,真正地从固定框架中解脱出来,实现以往的“应试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化。摆脱旧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理念,体验新课程理念中“课程不仅仅是知识,同时是经验活动。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互动求知的过程”的美妙。让自己从“教材是中心,是知识的载体,课程与教学是互相分离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发现者,是学习的共同体”这一理念。只有做到冲破思想禁锢,转变传统观念,才能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做到常教常新。
  二、改进教学方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是灌输筒,学生是接受容器,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一脸的纠结,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教材是引导你去找到更多的东西。以往的教学只注重讲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进而指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如在教授《声声慢》一课时,我一反以往的介绍背景、作者、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以及分析思想感情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而是借用已经学过的诗词《天净沙·秋思》,让学生讨论见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具体物象时会有哪些感受,使他们在众说纷纭中体会言语的魅力,品味出“断肠人”的凄凉落寞。继而引导学生将落脚点放在“愁”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挖掘出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将教材进行拓展,达到了对教材的整合,以实现“用教材”的指导性目标。
  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起着引导作用;课堂教学应该由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将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谈观点,谈感悟,从而调动学生的激情,丰富学生的思想;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得以体现,并让师生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流,就必须改变过去的课堂组织形式,由过去教师的单一讲授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空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第一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会什么;第二设计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体会合作学习的愉快;第三引导学生挖掘新型的拓展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如讲授刘克庄的《落梅》:1.明确这是一首咏物诗,掌握这类诗的一般特点;2.让学生分组谈论并概括出落梅的特点;3.基于学生对“梅”这一意象的认识,结合作者的自身遭遇,明了作者的“志”;4.引导学生去挖掘新的类型诗,找出此梅与彼梅的异同。结果学生都能踊跃发言,既有效地利用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收效甚佳。
  五、利用先进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多媒体也走进了校园。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它容量大,效率高,能很好地辅助教学工作,一些复杂的教学,经过电脑的再次加工处理,就变得直观了,这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队伍的目的,让学生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我们教师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总之,创新是教学中永不逊色的神话,语文教学需要创新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学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不管到哪所学校,一说到做班主任,教师没有不皱眉的。为什么?不言而喻:班主任工作太难做了,工作辛苦不说,还处处吃力不讨好!是啊,班主任的工作太辛苦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学校,这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怎么办呢?下面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自身形象,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首先,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刚带一个新的班级时,我们对学生一点都不了解,学生对班主任也感到很陌生。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即时性新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即时性新闻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多次转型,即时性新闻传播从单向线形传播模式到双向循环传播模式,再到整体互动传播模
在水电站的设计中,现有的二维设计工具在表达复杂空间布置时。表达深度和直观性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二维设计平台无法满足多专业协同设计的要求.避免各专业设计产品之间“错、碰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师应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但是,要注意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要与教学整合在一起。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并不是非要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可,也不是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就会比使用传统媒体好。多媒体只能作为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工具来使用,以它的新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突出了要加强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如何设计课堂上的地理问题,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关键所在。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
当前研究生的学术造假和学术剽窃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致使部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质疑。学术成果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学术研究是一个民族
2010年国内建筑信息化处于肇始元年,2011年成为国内信息化进程急剧升温的一年,2012年开始国内众多施工企业则开始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升级的迫切性。随着施工信息技术的升级和优化
5月11日上午,我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术研讨会在陶然楼音乐厅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周溯源编审,中国教育报刊社杨桂青副编审,陕西省社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只以学生的成绩为单纯的衡量标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无法获得全方位的素质化的培养,无法真正了解与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与
怎样让学生爱学、学有所获?就生物教学而言,我认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生物教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吸引着学生走进生物知识的殿堂。“快乐生物”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体现。但是,生物课程目前在初中阶段处于“副科”地位,生物学科特点也介于文理科之间,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和积极性不够,也引起学生最后学习兴趣下降。到了高中阶段,这种状况要加以改变,我认为应营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