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态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再婚需谨慎
  
  老年人毕竟年龄大了,经不起反复的折腾和失败的打击,因此,在选择再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双方晚辈持何态度,统一当然好,如果不同意,怎样处理?如果双方财产相差悬殊,在婚前要不要做财产公证?另外,择偶标准怎样确定?对将来的夫妻性生活怎样要求?这些,都需要考虑好,有些问题甚至要提前解决好。
  同时一旦有了“对象”,要通过各种方式多加了解,除了一般人要考虑的品行兴趣爱好之外,要从性格方面多加考虑。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个性较强,较难改变,两个人走到一起,脾气秉性能不能互相适应很重要,如果长时间不能适应,就很容易产生磨擦,别别扭扭,从而影响双方的感情。还要从生活习惯上多加考虑,上了年纪的人几十年形成的饮食起居习惯也很难改变,个性能不能互相接受,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两个人共同生活能不能和和美美。一定通过多接触,多交流,加深了解,像年轻人一样有恋爱的过程,逐渐建立起感情来,再步入婚姻的殿堂。这种谨慎是必要的,是老年人获得稳固、幸福的婚姻的基础,这种谨慎也是积极的,是对双方负责的表现。
  
  做再婚老人的好参谋
  
  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思想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开通”的最前沿,关于老人再婚,我随机问了几个朋友,他们一致的回答是“同意!然后再举双手就行了!”
  NO!NO!只举双手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做他们的好参谋,要为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找到合适的老伴,这样才会使他们幸福产,那么我们怎样做好他们的参谋呢?
  1.帮助老人明确自己的再婚动机,助其找到适合自身健康的老伴。
  再婚前,应帮助才人弄明确自己的再婚动机,比如是排遣孤寂或是为了料理生活,这些都无可厚非,而有些人则可能是为了子女的住房问题,如有些老人(多为女方)通过把自己“嫁”出去,为子女空出房子,如果属于此类情况,那么子女不能让老人为此牺牲晚年的幸福。张先生70多岁的父亲在婚介所找了个比自己小20来岁的老伴。婚后两人由于年龄差距较大,产生了明显的“代沟”,对于许多事物的认识观点都不相同,相处半年后,二人终因此而分手了,留给老人的是无尽的失望和伤感,老是悔不该当初,并对再次择偶都丧失了信心。
  2.为老人创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婚前多了解,避免草率行事。
  老人再婚,多半是在丧偶之后,倍感孤寂之后的一种举动。但有的老人不注重实际,年轻人要及时阻止,不能让他们犯糊涂。也一定不要因为“着急”就草率再婚,婚前应该详细了解对方的必格,爱好,要比年轻时结婚了解更多,要了解双方家庭成员,以及经济问题等。草率结婚,很有可能造成婚后不合,再离婚对老人无疑是雪上加霜。
  3.尊重老人意愿,做他们的精算师。
  把婚前的财产作出明确的公证,将子女的财产与老人的财产明确化,以免婚后发生财产纠纷。在这方面,大多数老人还有些难以接受,认为那样做会影响感情。一定要设法让他们接受这个建议,话说是“帐上明明白白,心里轻轻松松”。
  4.提醒老人不要怕麻烦,履行好法律手续。
  怕麻烦,不少老年人未经登记,就非法同居,有说是为了好说好散,可是这样不利于双方和利益保护,一旦发生纠纷,那可就不好说也不好散了,因此,一定帮助他们成为合法夫妻。
  
  子女不该成为老人再婚的阻力
  
  对丧偶老人来说,再婚是他们寻求新生活的一种方式。老伴过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孤独与不适加重,需要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昔日人和物的眷恋。
  如今一些人把老年人再婚看作是“瞎折腾”,认为他们老了,就应该安守本分,别给自己找麻烦,也别给儿女添乱。其中主要表现在子女们对丧偶老人的孤独缺乏理解,不少子女对已故老人心中存有眷恋,认为老人新找的伴侣与自己在生活上、思想上都有很多差异,很难接受老人正当再婚的现实。又因老人再婚一般牵涉到赡养和财产继承问题,子女不愿父母的财产通过“再婚”而引起纠纷,所以这也成为子女反对老人再婚的理由。作为儿女,面对老人的再婚该怎么想?
  首先要抛弃自己的自私观念,应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再婚的理由。有的年轻人感情上不愿接受父亲或母亲再婚的想法,有的更不希望因为父(母)再婚而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试想一下,父(母)亲为我们无私奉献了大半辈子,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弃私心而为父母尽一份应尽的孝道呢?孝道是人应有的本分。另外,儿女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是老人关注的,儿女的态度可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决定和选择。许多年轻人认为,老年人最好的调整心理方法就是养养花,看看电视,遛遛宠物就行了。可是他们并没有想到,老人更需要心理的沟通交流。如果两位老人确定关系,就要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去尊重对方,并和对方儿女搞好关系,就是对老人莫大的支持。在面对双方财产分配问题上要把主动权交给老人,只给合理化建议,会使父(母)更体会到儿女对他的孝顺和关爱,会使老人获得很大的心理慰藉。同时父(母)找到自己的幸福,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让老人在宽松的氛围下找到自己相配的伴侣,不因儿女私情为老人幸福设下绊脚石。
其他文献
【原文】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①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王侯。愿得受树天之度②,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期刊
肿瘤、乙肝、糖尿病、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在当今医学界尚无特效的疗法,许多患者及家属都谈之色变。著名疑难病专家徐继康教授,却用他的特色疗法和祖传秘方治愈了一个又一个患者。因此,他被国家科委人才中心等有关部门评为全国十大跨世纪杰出人才、中华名医、中国特技名医。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吴阶平,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等国家领导人为他颁奖。手捧这些荣誉奖章,徐教授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他怎能不激动啊,他的
期刊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清晨是冠心病发作和缺血性中风的高峰。不吃早餐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促进冠心病发作和缺血性中风发生。  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一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血清标记蛋白———β凝血球蛋白(β-TG)是血液黏稠度的标记蛋白,其平均浓度为30ml,而清晨未吃早餐者的β-TG浓度可增高7倍。这位研究者对19名男性和10名女性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未吃早餐清晨β-TG浓度平均增高2.5倍以上;
期刊
我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医生告诉我说无需用药,重视饮食与生活调理即可,请问,真的能“不药而愈”吗?   南宁王慧    浅表性胃炎一般属于慢性胃炎的早期和轻型改变,明显消化道症状可有可无。其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检查。专家认为多数浅表性胃炎症状轻微或无,具有自限性,可自行消失,即使经过数月或数年病变也可以完全恢复。由此而言,浅表性胃炎能够“不药而愈”之说并非没有道理。  正如那位医生所
期刊
“人生有涯,白发无情”,几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明知岁月不能停留,人们仍盼望着不过早地呈现老态,企求增寿延年,为社会多尽一份力。所以有人说,优生、成才、健康和长寿,是建筑人类文明“金字塔”的四个不能分割的侧面,此言不虚。  寿命是用日月星辰计数的,一年一岁,六十年为一甲子。老年学家对寿命有几种提法,一曰自然寿命,指个体的最高年岁,中医学称“天年”。《黄帝内经》谓人的天年,当是“度百岁乃去”。《尚书·
期刊
300年多前的法兰西,一个法院公证人喜得贵子,他就是后来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出生时处于半死状态,护士拍了他一巴掌才活过来。眼瞅他身体羸弱,面无血色,护士预言他活不过4天。家人连在婴儿额头上必作的洒圣水和洗礼仪式也不敢做,推迟了好些日子才补上了。如此孱弱的体质,决定了他一生必须在病魔的威胁下勉强度日。但是,仿佛是上苍有意怜惜似的,后来的实事证明,伏尔泰不仅让思维发达,成为启蒙运动的泰斗,而且他
期刊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倾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
期刊
安娜夫人染上了一种怪病,她经常在极为干渴的情况下也不能喝水,最长的一次达6个星期。怪病的原因是什么?不仅安娜夫人搞不清楚,许多医师也搞不清楚。后来,弗洛伊德的同道布洛伊尔用催眠术为她治疗,使她进入了深度的催眠状态。在这一状态中,安娜夫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重新回到了童年时代,讲述了一件显然已被显意识忘记了的事情。  在很小的时候,安娜有一次走进了她并不喜欢的女教师的房间。猛然,她发现女教师的狗正在喝
期刊
震惊世界的新发现:细胞会唱歌    美科学家最近推出一项震惊世界的新发现,它很可能成为21世纪重大科学发现之一。这一新发现便是细胞的歌声。有些细胞的歌声低沉而浑厚,另一些细胞的歌声则悲伤而凄惨。这一新发现促成了一个新型科学门类———细胞声学的诞生。  科学家们发现,酵母细胞能够发出频率为1000赫兹的声音,其细胞膜振幅为6纳米,其音域能够达到高音“1”至“2”。当细胞正在死亡时,它会发出低沉的“呻
期刊
邻居老李70岁,今年春节之际,和他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老伴得急病去世。过惯了老夫老妻相互照顾相互依恋美好生活的老李,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家,觉得无趣,想走出家门也为“形单影只”而感到无聊———老年丧偶,使老李一下子处在悲苦、孤独和寂寞之中,吃饭不香,睡觉不实,生活黯无色彩。原来总是一脸笑容的他变得沉默寡言,蔫头搭拉脑。几个月下来,他已感到体质明显下降。  前不久,又见到老李,他主动跟我说:“知道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