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可能性及其风险因素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政策导向性贷款的中国经济模式在当前看来已逐渐凸显其弊端。从中国经济目前萧条的各种情况来看,它正面临一个艰难的过渡时期。由最近的政府投资放缓和民间借贷危机导致的一些企业经营情况恶化,加上全球经济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开始关注中国被保护者的经济体系可不可以安然度过一个更大的经济下行,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形势可不可以继续保持增长,中国的银行体系能否独善其身。若一些经济问题同时发生,中国经济硬着陆将无法避免。
  【关键词】经济体系;硬着陆可能性;风险因素
  一、中国经济体系具有其独立性
  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的金融系统是与西方正在经受的债务危机相隔离的。首先,中国银行作为历史上中国几个大银行中最国际化的一个,在2011年9月底表示,他们直接面对的只有九百亿元人民币的西方国债,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欧元区经济体国债。其次,中国银行体系的债务交易几乎均在中国大陆或香港地区完成。因此,西方国债独立于国内经济。虽然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经济不可能防止其制造产业受到国际问题的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说到底还是间接的。除此之外,由于货币账户的交易受到限制,外币不可能大量涌入或涌出中国,并且中国商品价格变动受到的是国内生产厂家的影响,而不会是国际资金投机买卖的结果。在这样一个封闭的体系中,一个大的国际经济动荡,比如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并不会直接破坏国内银行。尽管会有间接影响并危害银行交易的顺畅。
  二、中国财政体系自身并不完善
  虽然中国财政体系独立,但其本身却并不完善。世界银行一月与中国政府与共同进行了一次对中国财政体系状况的研究。研究中对中国最大的七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风险正在逐步扩大,近些年信贷的大规模扩张可能引发大量的不良贷款。虽然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到了0.9%(2008年底为2.4%)。但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在2009年,2010年放宽了贷款政策,提高了作为分母的总贷款额。其次,在中国,房地产同时被用来作为更多贷款的的抵押品,中国五大银行贷款中的30%~45%依靠抵押物支持,而抵押物绝大部分由房地产组成。一旦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会降低贷款的回收率。与此同时,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依赖土地财政严重,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相继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债务的偿还。2010年底,地方政府的贷款额已占地区GDP的27%,未来三年将有4万亿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更加大了地方贷款拖欠甚至违约的风险。
  三、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
  由于银行和工业企业正在寻求方法避免政府控制信贷,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上涨的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敞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政府货币政策的效用,而货币政策在指导官方银行系统的信贷量上发挥了直接指示性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注意到了缺乏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些公司的倒闭大部分是由于其削弱了公共金融体系信心。最后,我们有必要指出中国目前还没有存款保障保险。国有银行部门被假定有一个隐含的政府担保,然而储户在最坏的情况可能无法依赖这一担保。在金融行业,这些因素大多数都是单独在行业中构成适度的风险,但是,如果这些因素同时发挥作用,将会产生更多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测试显示,轻微风险情境中将会使经济增长率放缓,增长率下降至7%,但在严重的风险场景下,风险因素则包括不良贷款的上升,房地产市场的恶化,他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将使GDP的增长率降低到4%。在这个场景中,大约25%的银行体系资产会低于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
  四、政府的政策意涵
  近期经济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通胀率也保持在较稳定的低水平,但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强调风险事件的IMF报告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政府部门及政府政策的挑战,由此也许会产生更为戏剧性的政策反应。但2009~2010年度的巨大的信贷扩张将使更新政府之前的刺激计划举步维艰。任何新的刺激计划都会将信用推至更高,同时使不良贷款的上升及银行业不得不进行的资本重组更具可能性。
  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仍然是中国的增长模式,依旧是基于通过国有银行体系的政策导向贷款。未能评估贷款商业风险基础将加剧资本配置不当,由此也会增加贷款质量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实际存款利率的为负,以及与全球资本市场隔离的中国金融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储户、家庭和企业寻找高收益设备,因此反过来都会提高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当政策制定者们试图通过将利率市场化来解决这些问题时,无奈外部环境几乎已经糟糕到了极点。中国经济硬着陆并非出自经济学家或者情报单位的核心预测,但我们也无法忽略其发生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同一时间,企业的运作,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整体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科技进步的环境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寄宿生德育管理的现状和成因;形成原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村 初中 德育管理  由于我校地处西北边缘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及历史因素影响,本地区各农村初中均存在占相当比例的寄宿生。这些学生长期离开父母,缺少家庭方面的管教,表现为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目前初中适龄青少年家庭独生子女数多,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娇惯,使其形成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应用,对于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运用进行探讨研究,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英语教师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课上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激发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中职英语教学 运用  目前来看,中职学生英语水平低,英语成绩普遍不理想。教师可制定一系列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的教学计划,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通过网络渠道教学不仅让学生
从现阶段来看,小学数学教学逐渐表现出了“数学化”缺失的问题,而“数学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完全寄托于生活经验、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几个方面.这个问题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有效性的应用.方法:神经内科护士自发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有效性”为活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经典作品,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塞万提斯赋予了堂吉诃德不同的文化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交织而产生的矛盾对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堂吉诃德》这一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对作品主角的多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堂吉诃德》中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堂吉诃德 人物形象 现实意义  《堂吉诃德》中的主人翁堂吉诃德具有不同的文化
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将股东会决议效力瑕疵分为无效和可撤销两种情形,但司法实践面临的问题往往比已有法律规定更为复杂。《公司法》解释(四)第一部分便旨在为股东会效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二钠的关键中间体4-[2-(2-氨基-4,7-二氢-4-氧-1H-吡咯[2,3-d]嘧啶-5-基)乙基]苯甲酸的放大生产。方法:以对碘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溴代、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