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承担着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的任务,同时也是党在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因此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問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策
中国分类号:D20
1 引言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在高校学生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其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共产党员。 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问题
(1)组织发展方面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学生党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党支部将新发展党员的数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1],最终导致很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进入了党组织,不但不利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威信的确立。
(2)学生党支部设置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我国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猛增,随之急剧增加的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数量,这就导致原来一个院系一个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党支部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无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完全违背了党支部的建设要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的基本原则。
(3)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建设缺乏规划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没有对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都是让年轻的辅导员来担任学生党支部的负责人,但是这些年轻的同志普遍存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不足,党务工作经验不够的问题,加之他们还要完成繁重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做更深的研究与思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以及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
(4)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缺乏持续性
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和教育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最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由于近些年学生党员的数量过多等原因,使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越来越难以得到有效地落实,特别是缺乏持续性。
(5)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多以开会、学文件和读报纸为主,这种单一的形式和内容不但脱离现实,无法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而且还缺乏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难于组织和协调,不仅无法实现全员出席,有时甚至只有半数参与,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还削弱了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6)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先进作用发挥不足
由于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数量过多以及思想建设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使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不强,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涣散,导致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先进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这样不但影响了党在普通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动摇了一些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使学生党支部的建设遇到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3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1)严把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关
党员发展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中应严把入口关,加强对拟发展对象的跟踪考察,特别是对其入党动机的考察,并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张榜公示,来广泛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从而最终确立发展对象。当预备党员转正时,更要注意把关,要对师生意见大、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预备党员适当延长考察期,来确保党员的质量。
(2)改进和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
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应该适应高校目前的新形势,改变原来一个院系一个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将其改为以院系的一个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党支部,或者将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2]。这样不但减少了每个支部的人数,便于日常管理和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支部成员彼此更加熟悉,将更有利于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活动的开展,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效率。
(3)加强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建设
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的建设,应从队伍结构上进行优化。首先,学生党支部书记应该让擅长理论思考、熟悉学生情况、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教师党员来担任。其次,应该让学生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来及时矫正学生党员的某些不良想法和错误思想。再次,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委员的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的能力。
(4)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
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唤醒他们的觉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从制度上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建立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并不断理清思路、创新方式与方法以及丰富内容[3]。
(5)积极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因此学生党支部活动必须打破原来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来调动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形式来进行党支部日常工作的沟通与活动的宣传,这样不但能使大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6)加强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建设应从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入手,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修养,使他们在言行上能够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在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都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 结束语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形势将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产生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做到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让学生党支部建设始终服从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高校学生党校支部建设的新局面,使其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我国的伟大复兴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l(03).
[2] 李玉翠.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及其优化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9).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对策
中国分类号:D20
1 引言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在高校学生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其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共产党员。 2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问题
(1)组织发展方面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学生党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党支部将新发展党员的数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1],最终导致很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进入了党组织,不但不利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威信的确立。
(2)学生党支部设置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我国高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猛增,随之急剧增加的是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数量,这就导致原来一个院系一个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党支部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无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完全违背了党支部的建设要以思想建设为重点的基本原则。
(3)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建设缺乏规划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没有对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都是让年轻的辅导员来担任学生党支部的负责人,但是这些年轻的同志普遍存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不足,党务工作经验不够的问题,加之他们还要完成繁重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做更深的研究与思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以及学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管理工作。
(4)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缺乏持续性
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和教育是确保党员先进性的最重要手段和途径,但由于近些年学生党员的数量过多等原因,使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越来越难以得到有效地落实,特别是缺乏持续性。
(5)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多以开会、学文件和读报纸为主,这种单一的形式和内容不但脱离现实,无法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而且还缺乏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难于组织和协调,不仅无法实现全员出席,有时甚至只有半数参与,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还削弱了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6)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先进作用发挥不足
由于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数量过多以及思想建设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使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不强,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涣散,导致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先进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这样不但影响了党在普通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动摇了一些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使学生党支部的建设遇到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3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1)严把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关
党员发展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中应严把入口关,加强对拟发展对象的跟踪考察,特别是对其入党动机的考察,并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张榜公示,来广泛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从而最终确立发展对象。当预备党员转正时,更要注意把关,要对师生意见大、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预备党员适当延长考察期,来确保党员的质量。
(2)改进和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
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应该适应高校目前的新形势,改变原来一个院系一个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将其改为以院系的一个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党支部,或者将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2]。这样不但减少了每个支部的人数,便于日常管理和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支部成员彼此更加熟悉,将更有利于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活动的开展,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效率。
(3)加强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建设
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负责人队伍的建设,应从队伍结构上进行优化。首先,学生党支部书记应该让擅长理论思考、熟悉学生情况、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的优秀教师党员来担任。其次,应该让学生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来及时矫正学生党员的某些不良想法和错误思想。再次,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委员的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党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的能力。
(4)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
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唤醒他们的觉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从制度上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建立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并不断理清思路、创新方式与方法以及丰富内容[3]。
(5)积极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因此学生党支部活动必须打破原来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来调动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形式来进行党支部日常工作的沟通与活动的宣传,这样不但能使大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6)加强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建设应从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入手,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修养,使他们在言行上能够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在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都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 结束语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形势将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产生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做到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让学生党支部建设始终服从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创高校学生党校支部建设的新局面,使其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我国的伟大复兴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汪哲伟.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l(03).
[2] 李玉翠.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现状及其优化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