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常见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现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常出现的几个问题,本文作者作了如下的尝试,即根据聋校语文教学应该从交际、语义、语法三方面加强对聋生的语言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这一原则,我从三方面进行了实施,同时结合具体问题展开阐述。
  关键词: 基础性教学语言交往实践教学
  
  一、重视中高年级课文教学中词句的基础性教学
  
  学生虽然在低年级学习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语言的要求,学生还必须在中、高年级继续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虽然《大纲》上说,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侧重节、段、篇的教学[1],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忽视词句的基础教学。因此,在中高年级,教师仍必须先从词句入手,帮助学生弄清生词和句于的意思,积累词语,听写句子、句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分析。教师如果没有认真地运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理解句意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连贯意思,而是轻描淡写地进行完第一课时的手势通读课文,便进入分析课文阶段,可想而知,由于学生词句的基础没打好,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就会出现教师一言堂,学生一问三不知、启而不发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很好地促进聋生的语言形成和发展。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受普小语文教学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聋生学语言的特点。二是虽知道词句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太难、太繁琐而放弃。所以,为了聋生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觉得仍要继续重视语句教学,让学生从词、句入手,学习和积累词语,仿写句型,真正地把读写相结合。
  
  二、重视聋生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儿童学会语言总是在通过与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逐步掌握语言的,这点对聋生也不例外;其次,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能用语言同别人交往,如果我们教学中不去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岂不是与目的背道而驰。可是在目前语文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从教材上来看,基本上排除了对话性质的教材,所有课文的基调都是报道式的语言。因此要想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教材中必须加入恰当的对话内容。
  在实施对话教学的过程中,要警惕“假对话”现象。一些看似热闹的聋校语课堂,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对话教学,课堂流于虚化,热衷表演化,追求形式化,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固有教学模式的沿袭,止于教学手段、方式等外部形态的改良。满堂问答取代了原有知识的灌输,结论诱导替代了学生的自主体验,表面热闹,徒具对话的形式,学生的表达愿望却未能有效激活,表达水平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对话教材的选择上要有效地和聋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要根据他们日常交往活动的需要在生活场景中选择题材,例如聋生看到的电视内容、午饭的就餐情况、看病时与医生的对话等。另外,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不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讲解课文,教师往往一边打手势,一边口说。由于教师没有强调学生用口语,所以学生看的主要是教师的手势,而不是口型,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也主要是手势,所以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主要是手势导致许多词语、句子学生本来已经学会了,可是由于使用太少,又逐渐忘了。这种教学状况,直接影响了聋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所以,作为聋校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精心选择合适的题材,要实际地激發聋生语言交往的需要;其次,应要求他们尽可能多用语言文字交往,对运用语言交往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还要在聋生的周围营造一种适合聋生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氛围。总之,我们要从身边的实际入手,切实提高聋生的语言水平。
  
  三、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的语法教学
  
  我们发现聋生的语法知识特别缺乏,在读句子理解句意时,很容易出错。例如,读“我被赵刚扶起来”这句话,让学生演示讲解这句话的意思,他们竟然演示成“我把赵刚扶起来”。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语法问题。耳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在学语阶段获得了各种语言的声音,懂得各种语言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环境,可以根据语义判断环境对自己的要求,从而支配自己的活动,选用不同的语言。对句子中词语的组合原则,正常儿童在学语的同时也接受了。而耳聋学生由于耳聋造成环境和语言的相脱离,形成了一种“断”路现象。尽管他们也学会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可是他们并没有及时获得这些词语的组合原则,以及它们的应用环境等,因而写不出通顺、自然、有条理的语言。所以,我们必须在聋校语言教学中渗透语法教学。同正常儿童语法教学不一样的是,对聋生的语法教学要更加细致和深刻。不需要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而应突出语言使用规律;要重视语言结构形成的描写,同时又要注意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对语法规则的说明要具体,实用而又简洁、通俗;要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但又必须简明扼要,提纲挛领;不必引导师生去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教师更有效地帮助聋生在学习语文时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不是孤立地讲语法而是在把这一切都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可是在聋校目前的语文教材中,特别是中高年级部分对语法重视很不够,对语法训练缺乏主线,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补充。如何把语法教学渗透到聋校语文教材中呢?这要从纵横两方面来讲。纵的方面,就是指把整个语法规则分成各个语法点穿插在各个教学段中,按照由浅人深的原则编排。例如:在一年级可以安排这样一些语法点:1.交待名词、动词的词性;2.“有”字句;3.“是”字句;4.是非问句;5.特指问名;6.动宾句。横的方面,就是指在一篇教材中如何安排各个教学项目,把语法点安排在一篇教材中。在传统的教材中,一篇教材一般只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材料和练习。改进后,应该包括四个方面:①语言材料;②语法点;③对话;④练习。这四者是有联系的,语言材料在低年级一般是指词、词组、句子,在中高年级则以课文为主。语言材料为聋生提供了一定量的词汇和蕴含着语法点的语言事实;语法点为聋生提供理解和运用语言所必须的语法规则;对话是对语法点的再运用以及为聋生创造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练习则是对这篇教材所要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点等进行复习巩固。
  总之,聋校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从交际、语义、语法三方面加强对聋生的语言训练的原则,以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标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6-132.
  [2]张宁生主编.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15-221.
  [3]季佩玉,李宏泰主编.聋校语文教学200问.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62-263.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波(Contourlet)变换和统计模型相结合的图像去噪方法。Contourlet变换能够更好地表征图像各个方向的特征,通过对特征系数的分析,估计统计模型,利用近似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做局部方差估计并且和噪声方差的估计比较来达到去噪的目的。为了克服缺乏平移不变性所带来的Gibbs效应,本文采用循环平移法进行优化,有效地克服Gibbs效应。与小波变换去噪法和Con
期刊
摘要: 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许多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拼命打“题海战”,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想象能力愈加变得苍白,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越来越贫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本文针对教学实际作了探索。 
期刊
摘要: 《金融学》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普通讲授式教学易使学生学习产生倦怠,课程枯燥无味,而案例教学或实践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方法体系中又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两种教学方式都不适用于现代金融学的教学。教师采用“引导式” 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引入案例来加强学生主动性,而且便于控制课堂,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力和理解,从而实现在课堂中的“实践教学”,同时达到案例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 《金
期刊
摘要: 在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资源配置是重要的表征力量,因此要着重解决好教师资源配置弱势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和工资保障问题、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态度问题和教师地位的问题,以促使教师有不竭的职业发展动力。  关键词: 教师资源配置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问题不仅关涉民众的教育理想,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构建,所以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公平会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诉求。在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资源
期刊
摘要: 课程改革带来了一系列好的变化,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课程改革所造成的学生两极分化情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如何对待学困生的教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如何对待学困生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课程改革学困生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高校普遍开展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期刊
摘要: 我院的野外实习始终将实习方法的改革放在第一位,如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力、自学能力、集体力量,是我院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快速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本文作者在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中,坚持融知识传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  关键词: 动物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改革
期刊
摘要: 目前很多專业都开设了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但不同专业对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专业侧重点、国内外教材的差异等选择教材。  关键词: 遥感原理及应用教材选择
期刊
摘要: 舍伍德·安德森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他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或者普利策奖之类的能证明他文学成就的奖项,但他的《小镇畸人》确是美国文学史上堪称经典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新的“美国式的写作传统”。他的作品深深影响着后一代作家的创作,其中包括“福克纳、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以及索尔·贝娄等一大批美国现当代作家”。福克纳称之为“我们这一代作家之父”。《小镇畸人》由引子《畸人志》和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技能是师范生能否真正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偏重知识的学习,不少学校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使得师范生在大学四年几乎没有走上过讲台。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目前师范生课堂教学的现状,探讨“把课堂还给师范生”,使师范教育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统一。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师范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教与学    我们常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最
期刊
摘要: 随着综合科学课程的全面展开,其实施过程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对英美开展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研究了这两个国家科学教育开展的情况特点,并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鍵词: 英美科学教育改革启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进行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试点的省份和学校不断增多。然而,由于我国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