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体育欣赏教学中的误区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上好一节体育欣赏课,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生动、丰富多彩,并能切实落实教育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的心理状态,择其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来主动体验和领悟体育的真谛,从而拓宽其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得到精神愉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不少人己走入了误区,概括起来有两种类型。
  学术讲座型。把体育欣赏课上成了学术讲座课。重视专业技术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体育、感受体育,结果是学生可能知道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却失去了体育的形象。这种“填鸭式”的“教”与被动型接受式的“学”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体育知识失去兴趣,对体育课也失去了兴趣,最终留给学生的只是不完整的抽象概念和记忆。欣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及体育鉴赏能力,而学生失去了兴趣,还谈什么欣赏教学呢?
  影像替代型。即教师很重视体育资料的收集,找来许多体育教学、体育比赛的录像带及光盘,不惜花掉整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单一的“观赏”。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课堂教学进入了新的境界。多媒体给体育教学带来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完全以播放影像的形式来完成“任务”。这实际上是以形式而形式,进而陷入形式上的误区之中。尤其是有的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欣赏能力,随意拿来一组光盘或带子,无论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能接受,上课铃一响立即“放映”。这样的欣赏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参与的地位,无论是视觉还是思维,都处在极度被动中,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究竟怎样才能走出误区,上好体育欣赏课,激发学生体育欣赏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就本人的理解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合理挖掘教材,大胆拓展。教师可在欣赏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体育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等方面的开放性问题,把体育欣赏内容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加以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亲身体验,学习变得生动而实在,充满了发现知识的快乐和完成任务的喜悦,自我价值也充分得以实现,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大胆创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网络的高速发展,使体育欣赏教学变得空前开放,我们已没有理由再让中学生的体育课作茧自缚。教学中可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教室,把体育欣赏带进网络世界,充分利用校局域网、Internet网的优势,引导学生把教材中某些内容的学习拓展开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一些小课题进行研究。学生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在Internet网上查找资料,下载;在局域网上共享资源、开辟论坛,唇枪舌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把体育与学习、生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融为一体,把体育欣赏与研究性学习、网上冲浪有机地巧妙结合,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世界带进课堂。
  三、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适时进行角色转换。欣赏教学对于师生双方来讲,无疑都是一个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有时做学生的指导员,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有时也成为一名纯粹的学习者与学生一起欣赏体育,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起倾听其他同学的困惑……这种平等学习、共同进步也是新课标的精神所在。
  四、注重个性发展。学校教育应追求共性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的统一。由于生理条件、周围环境、心理发展速度与水平的不同,造成了不同学生个性的差异性。而欣赏教学则提供了广阔的课程空间,使得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借助于不同的探究方式,在个性化的欣赏实践中了解体育,关注体育,从而关注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总而言之,欣赏教学中有巧妙的讲解,有适当的知识补充,有合理的亲身感受,再加上正确的引导及细心的观察与思考,那该是多么生动、饶有兴趣又极富激情的体育欣赏课!
  (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是谁动了我们的健康,我们最有发言权,答案是畸形的教育。学校除了每周两节的体育课,别无其他的体育活动,而体育课又经常被改作自习课,我们不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而且厌学情绪也与日俱增”(半月谈》2006年第19期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七年级一班吕宁)  虽然我们屡屡听到学生们发出如此的抱怨,但每次听到都会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沉重。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
体育学科是绝大都数学生的兴趣选项。然而,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学科,在我国半个多世纪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的社会魅力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行业与专业在人们头脑中的价值观和社会文明程度所决定的,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部分体育教师的自身行为因素制约着学生、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本人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应注意提升体育教师的魅力意识。    一、人格魅力——平等与交流意识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能激发学生的臣大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复杂性以及体育教学策略和体育教师地位的特殊性,难免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许多的困惑,尤其是年轻教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体育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艺术,是一个值得我们讨论的话题。笔者认为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第一、是爱与“恨”的关系。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之光普照的成长者,他们需要富有人情味的抚爱。体育教师则应当是人性的
探讨分析不同术式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治疗的84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手术时间(107.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