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的方法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理论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质,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生涯作准备,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小学数学知识之上的,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多数学生不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的情况,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需要每位数学教师积极探究方法策略。本文将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在教学中实行“化难为易”的重要性,并对其方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究,希望对教育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化难为易;方法
  与其他基础学科有所不同,小学数学的知识较为抽象,而正因为其特殊性,方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老师去解决处理。当学生不能理解单位、符号、公式时,就需要教师“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而在当前教学工作中,“化难为易”方法的应用并不广泛。因此,教师要学会从学生角度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沟通,让学生学好数学、爱上数学,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的重要性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互动较少,因此有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不愿意认真听讲,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不理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学习数学。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能够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从心理上弱化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二) 有效掌握知识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记不住数学知识要点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直接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而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符号、公式时,通常不能马上理解并且掌握,多数教师都会让学生抄写来记住公式,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知识点而选择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容易将各个知识点混淆起来。因此,教师应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让学生们有效掌握知识内容。对于一些比较难以让学生理解的知识概念,教师要学会借助数学模型、图片等更直观地来进行讲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的方法
  (一) 图文结合强化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运用文字来进行表述,必要时要引入图案、图形来进行强化学习。引入图片、图形进行教学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便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加减乘除”时,就可以运用图片来进行教学,在计算“2/3-1/2”这个式子时,可以组织学生绘制一个长方形,并且将长方形分为六小块,将其中的四块上红色代表2/3,再将四块红色小块中的三块上黑色代表1/2。由图片我们就可以知道,余下的一个红色小块代表的1/6便是计算式子的结果。此外,还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形的方式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而引入“在计算过程中化同底”的技巧。当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三角形并进行测量三边,学生通过测量就可以证实这一知识点,学生通过图形的绘制,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理解,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二) 板书配合辅助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书中的知识点较为零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复习过程中便显得比较烦琐。因此,需要教师将知识点简化,实现学習的“化难为易”,巧妙运用板书配合辅助学习。教师在书写板书时,首先要将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理论提炼出来,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疑问时,便能够回归到课本中知识点所对应的地方进行加强训练;其次要将新旧知识点有所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也在温习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教师可以将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书写到板书中,并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个公式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加强理解并掌握各个公式。
  三、 结束语
  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近几年来教学的改革已让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在教学中“化难为易”重在突破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不再认为学数学难、学数学累,让学生们轻松学数学、快乐学数学,方能让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是教师对教学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教学中实现“化难为易”,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艳.化难为易有新招——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攻克难点[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2):314.
  [2]孙晶,臧永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的一些方法[J].小学数学教育,2017(3):29.
  [3]辛蓓蓓.小学数学教学中“化难为易”的方法[J].青海教育,2018(4):40.
  [4]陈红霞.以形助数化难为易——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0(3):17-18.
  作者简介:
  易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古基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论文所分析的Ka波段平板缝隙阵列天线具有阵面尺寸大(534.89mm×494.3ram)、缝隙多(5120)的特点,因而对于阵面的设计运用优化总体设计,并运用等效电路法结合电磁仿真软件HFSS得到
摘要:小学语文作业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三项基本功能: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反馈、交流和促进评价。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选择。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家长成天为学生的作业头疼,学生被枯燥烦琐的作业所困扰。如果全班学生的作业实行“一刀切”就会造成学生消化作业的“旱涝不均”: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科学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综合素质。在学生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陈旧,科学教材也不太完善。本文就这一问题和如何改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重视情境创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策略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设置比较现实而具体的场景,以情境中的物
摘要:组块教学是建立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但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方法,组块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不断地钻研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块教学法的作用。本文笔者基于此,提出了立足于教材、借助于微课和应用于生活三种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期望能够帮助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高组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组块教学;语文教学;小学  何谓之
随着新课改之风吹遍各个中小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主动地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而使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人类是怎样模拟大自然,用人工的方法获得大自然拥有的那些缤纷色彩,制造出与彩虹比美赛艳的染料的呢?
设计了一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使用的高速可配置的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通过使用电平移位电路、互补自偏置差分放大电路(CSDA)等,该电路实现了包括低压差分信号(LVDS)在内的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撑下,全新的教学方法相继实施诞生了“微课”这个“副产品”,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巨大价值,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进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结构、提升学生阅读力和学习力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  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迸发出了生命的灵光,微课量少、内容精、目的明确、直观可视等特点让学生的精神集中程度达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