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片分析表明文昌A凹陷珠海组二、三段主要孔隙类型为次生孔隙。综合利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同位素、典型矿物识别等对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4种溶蚀成因机制。扇三角洲沉积背景下方解石沉淀和溶蚀残余钾长石指示早期淡水溶蚀作用。两期油气充注确定了有机酸的溶蚀时间。利用重晶石和金红石确定了酸性热液溶蚀成因,利用取样资料和铁白云石分布确定了无机CO2溶蚀的成因。并根据以上成因机制预测次生孔隙的分布,认为南大断裂带和6号断裂带次生孔隙带发育,是文昌A凹陷下步深层低渗储层勘探的重点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