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实验为载体,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的手段才能正确建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正在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综合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中职学生仍然处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没有主见,动手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弱。要适应电子产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让教学与时代相适应,以电子课的项目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实验分组
  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电子行业中,新产品往往不是靠一个人开发出来的,几乎都是由多人组成的团队完成的。团队合作的精神是现代企业要求员工必备的基本要则,在实验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分组的基本原则如下。
  1.一个小组5—6人。
  2.男女搭配,注意能力差异及纪律差异的调配,从而既保证实验的完成,又保证实验井然有序。
  3.确定轮流小组长制,明确组长的职责,如在实验过程中人员的分工,协调组员的关系,和老师沟通,组织写实验小结,等等,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4.团队激励。对于出色完成任务的小组,给予小组奖励,同时让优胜的小组在下次实验课用五分钟分享自己小组成功的经验,以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项目实验规则
  基本的实验规则如下。
  1.在电子实验中注意人身安全,需通强电的必须经老师确认后才能合闸;在老师检查之前,小组必须自检2次。
  2.在实验过程中爱护仪器、仪表,注意节约实验的材料。
  3.实验结束后,各小组实验器材必须归位,实验桌面必须清洁,小结必须明确。
  四、项目实验内容
  电子课的理论内容对理性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很难接受,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厌学的情绪。
  1.元件的认知、检测、安装及焊接。
  主要通过课堂中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性能指标、测试及选用原则,懂得基本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能够根据原理图,在万用板上搭建简单的电路,独立完成线路的安装、接线及调试。
  2.简单整机套件的安装。
  主要使用万用表、单双管收音机、电子门铃、电子调光、555应用电路等套件,基本上涵盖了中职要求的电子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完成套件的同时,强烈的自豪感也会激发其对电子线路的浓厚兴趣。
  3.常用电子线路的调试。
  学生日常手工制作的“作品”基本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在实验课的课堂上分析,然后将有不同故障的“作品”让学生选择,通过电子仪表的检查,测量电路的工作状态等,判断并排除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元器件,改善电路的性能,使电路达到预先设计的要求。在测量电路数据时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写出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调试分析报告,让学生动手实践,同时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4.设计简单电路。
  老师提出简单电路方向,由小组为单位完成。在小组长的领导下,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完成电路理论论证及实体设计,在实验课上进行相应焊接调试,最后由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项目实验评价
  项目实验评价是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的一个肯定。实验评价分为三步:首先是学生自评,对自己的实验成果作一个简单的小结,打一个自评分数。其次是组内互评,小组内互相讨论,把本组成员的实验作品按照优劣依次打分,并由组长记录汇总成绩。最后是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评分标准给每个学生一个合理公正的分数。最终把三个环节的分数按照各自的比例计算得出最后的实验成绩。这样一来,经过这三个环节,学生的实验成果得到的应该是一个比较公正合理的评价。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相信他们会在以后的实验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项目实验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学生动手动脑,从而训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配合启发式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努力思考,积极探索、自己动手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出得校门,进得厂门”。
  
  参考文献:
  [1]孙余凯等编著.电子产品制作技术与技能实训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第1次印刷.
  [2]杨照主编.家用电子小制作入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各种认知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的诞生,这些理论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有形象性、再现性、多样性、高效性、交互性等特点,如果在概念教学中能适当运用多媒体的延伸功能,将微观物体放大、宏观世界缩小,把转瞬即逝的变化放慢,就可以弥补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不足,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为学生提
摘 要: 高中物理的平抛运动的问题是比较难的问题,在分析平抛运动的问题时,我们一般是把平抛运动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分解,这种常规解法比较繁琐,也容易出错。本文主要谈谈解析平抛运动的一些技巧和类平抛运动。  关键词: 平抛运动 解析技巧 类平抛运动    解答平抛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由题意作出示意图,在分析运动性质后,在直角坐标系中把运动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运用匀变速
摘 要: 本文探究当单摆摆角大于5°时,若仍视作简谐振动处理取角频率ω≈的方法,得到单摆周期受振幅影响的关系式,与采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推导的结果列表比较两种方法在各种摆角情况下产生的误差,供相关实验时参考。  关键词: 单摆周期 简谐振动 振幅 最大误差    1.引言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误差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摆长测量不准确,主要是没有考虑到摆球大小的影响,实验中摆长应为悬点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工具普及与应用,报纸上出现了一大批别开蹊径、生动活泼的新闻作品。这些新闻,在忠实干事实的基础上,用清新的笔调,优美的文
摘 要: 物理教师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要会咬文嚼字,抓住文“理”;在实验教学中,要会刨根问底,抓住原“理”;在思维教学中,要会搜索,懂得用“理”;在习题教学中,要会规范,抓住条“理”。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理” 建议    何为物理?初中物理课本定义:物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学科。我在十几年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物理,通俗地讲就是事物、现
该文对用含INH、RFP、PZA方案治疗结核患者60例进行进临床副反应观察,发现3药联用产生的副反应有:关节痛、肝功能异常、皮肤过敏和胃肠不适。笔者简要分析了其主要副反应并提出具体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