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甲乐替代疗法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血糖指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优甲乐替代疗法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血糖指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196例妊娠期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给予优甲乐替代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予以优甲乐替代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分娩结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激素(FT4)值、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免疫球蛋白分别联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某院收治的138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69例。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A组另接受红霉素治疗,B组另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周结束时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某院治疗的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病因常规治疗联合普通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病因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儿1周后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阿托伐他汀片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CIS)的作用机理及疗效。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0例CIS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A组各180例,C组患者行常规治疗+阿替普酶注射剂治疗,C+A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神经功能指标[NIHSS评分]和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结果:治疗7d及14d后,C+A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C组(P<0.0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以来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PCI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等。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1级的人数比对照组多,NYHA心功能分级、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CI对
目的:探究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接受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8月100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镇痛干预,实验组术前盐酸纳布啡超前镇痛,分析两组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2h、4h、6h、8h、10h、12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6、TNF-α等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比较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与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IBS-D患者(n=73)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柴胡组(n=42)和复方组(n=31),其中复方组实施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柴胡组在复方组的基础上实施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与复方组的67.74%相比,柴胡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数据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
近日,本刊副主编王革教授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2021年度终身学术成就奖(Academic Career Achievement Award)。该奖项每年表彰1名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教育、科研、开发或管理人员在超过20年的职业生涯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成就。鉴于王革教授在锥形束CT(Computed Tomography)、内部CT和基于深度学习的CT成像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授予其终身学术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120例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
目的:探究观察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采取连续肾替代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某院收治90例2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患者,依循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连续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PG)、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
目的:对比并分析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4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手术指标、跟骨关节功能情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优良率更高,其各项相关手术指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比较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