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学生学习方式比过去多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为了自主而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淡化整体、曲解对话等现象。为此,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42
  一、现阶段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1.自主阅读流于形式《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今,虽然新课改开展得轰轰烈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如果深入到语文课堂第一线,你会觉得许多的“自主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1)表现在公开课上。公开课前,教师精心准备,并将在课上讨论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学生为了配合教师把课上好,课文不知读了多少遍,问题不知思考了多少遍。公开课上,教师变着法儿追求阅读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心不在焉地点头赞许夸奖,学生热热闹闹地无聊回答,左顾右盼地等待教师的叫停,这样的自主阅读变了味,成了作秀的表演平台。
  (2)表现在平常课堂上。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的班级、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再加上课堂上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就肤浅,学生所进行的自主阅读,仅仅是了解了课文内容,而对语文方法探究、文本内涵的理解却涉及甚少。长此以往,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懒得去动脑动手,反正待会儿老师还要告诉准确答案呢!这样的自主阅读完全成了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中看不中用。
  2.“度”的把握时左时右。
  (1)极右。主要表现在:对待学习主体“虚假的尊重”。许多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高度,怀疑学生的能力,惟恐放的太多,学生会出乱。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权、自主阅读的权利无形地被剥夺,即使学生想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只要和教师的答案不符,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引导,直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正道”上来。教师享有话语霸权,长此以往,学生只有言听计从,丧失了自主阅读权,思维受到了禁锢。
  (2)极左。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出现偏差。“课标”赋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力,自从教师摆脱“教教材”的被动束缚而获得“用教材”的主导权力之后,一股贬低教材、蔑视教材的风气正日益蔓延。许多教师在谈论到“用教材”的时候,经常数落教材的问题,感叹教材的粗俗。不少的人把叶圣陶老前辈说过的“文本无非就是个例子”的说法,发展为如今的“教材也无非是个例子集”,于是便出现了诸多“正餐不食吃零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噱头。一次,本人参加某二年级教师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抓住主人公伊琳娜从“生气”到后来“兴奋”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围绕“伊琳娜为什么一开始‘生气’了,后来又‘兴奋’了呢”这个问题开展自主阅读,继而进行讨论,学生对生气的原因众说纷纭,相当一部分学生说是因为金鱼放到水里水漫出来了,和朗志万科学家说的不一样。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看到水漫出来的时候,伊琳娜会觉得怎么样?”学生说很稀奇。然后教师就“哎呀,和朗志万叔叔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这一句,让学生围绕着“稀奇的语气该怎么读”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去自主练习,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认真,练得很投入,稀奇的语气读了近半节课。实际上,本课的重点应落足于让学生领悟凡事不能轻信盲从,要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才能获取真知。显然,教师对教材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而只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追求,以至于阅读教学的关注点出现了偏差,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跑”还浑然不觉,这样就出现了耗时低效的课堂教学噱头。
  二、建议及策略
  1.开辟阅读新天地——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运用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肯定学生,让学生品尝到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
  2.优化阅读课堂——师生互动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为此,讲授新课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确立学习目标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教师点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更好的发挥。要在启发诱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蕴含着理解时所遵循的认知程序和采取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自己尝试学习,从而逐步明确究竟如何做才合适。
  三、总结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艺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玉颖.如何做好阅读教学中读写的结合[J].科学之友.2010(03).
  [2]朱才胜.阅读教学要重视“速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之友.2010(11).
  [3]柳琴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引进与咨询.2004(06).
  [4]尚宇艳.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硅谷.2009(06).
其他文献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推行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成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课题.文章探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以职业导向、设计项
【摘 要】小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课堂教学是他们个性发展与张扬的天地,理应充满活力。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层次地思考和感悟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下与学生互动,采用艺术的策略,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借以创设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激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语文情感体验和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只有关注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as the official documents is released by the government. Firstly, the thesis gives introduction to Nida and his famous functional equ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汉英习语分别植根于东西方文化的土壤之中,它们吸收了包孕在这两种文化之中的精华成分.因此,对汉英习语的翻译就必须考虑其中的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英汉习语的一致和
现如今,为了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与“玩”有效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游戏,将体育运动与游戏完全融合起来,促使学生热情高
由客户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综合评价称为客户满意,客户满意是客户对企业产品及员工服务的重要认可,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价值标准实现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基于
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是稳定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措施。粮食生产用水的增加让农业系统及其他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