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彻底的思想追求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谢冰莹坎坷的一生和她的文学创作,显示出她不彻底的女性解放意识,早期人生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女性解放意识。后来反抗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却又回到了传统婚姻的怀抱,女性解放意识消解。她的文学创作开创“女兵文学”的新领域,最终却陷入女性意识淡化的尷尬局面。
  关键词:谢冰莹;女性解放;女性意识
  在“五四”思潮的浸染下,追求人格独立、婚恋自由成为当时广大知识女性的自觉要求,催生了一代醉心于表现知识女性精神觉醒的现代女作家,散发出明显的女性解放意识,谢冰莹便是其中醒目的一个。
  一 初显女性解放意识但不完整
  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是依附男性而存在的生育工具,她们没有精神上的自由,更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可言。受“五四”启蒙精神的推动,大批知识女性作为“人”开始觉醒,在反封建礼教的斗争中,她们喊出了“女人首先是人”的口号。谢冰莹无疑是最早觉醒的新女性,且她的女性解放意识最早通过她的行动彰显出来。
  谢冰莹从小就叛逆,极具反抗精神,她不像哥哥姐姐们那样服从母亲的命令,她亲眼目睹了哥哥姐姐的痛苦和不幸,不愿做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开始与母亲斗争,争取作为“人”的权利。谢冰莹从不肯规规矩矩地坐在家里,和男孩子一起脱了鞋袜捉虾捕鱼,做泥菩萨,抛石子,她反对裹脚,多次要求上学读书,11岁进入私塾,成为本村第一位女学生,12岁为继续学业,经过三天的绝食斗争,终于成功。1920年,14岁时的谢冰莹在益阳信义女校因组织参加“五七”国耻日校内游行示威活动,被勒令退学。15岁时,在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的谢冰莹,因看不惯官太太的封建旧作风,“燃烧着不平的火焰”愤笔写下处女作《刹那的印象》,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这一时期是谢冰莹反封建旧道德的初期,主要是与封建礼教、制度作斗争。谢冰莹的争取读书是她真正反对传统礼教的开始。她的叛逆和反抗,挑战了封建礼教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观点,喊出了“女子首先是人”的最强音,是“人”的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强烈地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触及到了现代女性解放的基础和前提,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得先争取作为人的自由。但这种反抗更多是一种情绪化的冲动,不完全是理性的行为,谢冰莹曾经回忆说:“我那时的确说不出读书的所以然来,我也不懂得什么男女平等,更不知道女子读书究竟能在社会上做得什么事;我只觉得我需要读书,我需要知识,正像我需要吃饭穿衣一般。我不懂女子为什么生来只能做人家老婆,替丈夫生儿子,受公婆的虐待,就像姐姐一样”。因此,早期的谢冰莹的初显女性解放意识但不完整,其叛逆冲动可以说得上是悲壮的女性解放意识的萌芽,是一颗有瑕疵的美玉,闪耀着应有的光芒。
  二 追求婚姻自由却又陷入传统婚姻
  在传统的封建家庭中,恋爱和婚姻问题就女性而言,毫无自主可言,她们只有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旧社会多数女性不幸的婚姻。随着“五四”解放思潮的启发,女性纷纷走出家门,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追求自由的恋爱和婚姻,谢冰莹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谢冰莹一生都在反封建礼教,反传统“父权、夫权”制度,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为此,她做出了不懈努力,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痛苦,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为解除父母在其三岁时定下的“娃娃亲”,谢冰莹曾四次逃婚,最终取得胜利。她为摆脱封建礼教束缚,争取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人的热情和勇气鼓舞了千千万万处于旧婚姻压迫下的女性,呼唤生活在苦闷和哀怨中的女性们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谢冰莹追求性格爱好相合的两情相悦式的自由爱情,这种婚恋观反映了女性作为平等的人和男性一样自由选择恋爱对象和婚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婚姻观,这使谢冰莹走在现代妇女解放的前列。
  但不幸的是,后期的谢冰莹最终还是回归到传统的婚姻模式上。1940年,谢冰莹嫁给贾伊箴,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化学专家,两人相互照顾、白头偕老。贾伊箴是山东人,身上有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妻子稍比他强,他就受不了。“他是个顽固派,不喜交新朋友,也不参加任何朋友的约会,尤其对大陆十分反感,在谈话中常有攻击大陆之语。凡是大陆朋友写给谢的信,他往往不给谢冰莹就直接烧掉,并且不让他给大陆的朋友写信,只有老友魏中天例外”。1985年以后,魏中天去的信也不被允许看了,只好转到魏中天在美国工作的女儿那里。贾伊箴甚至经常扔掉学生送给妻子的东西。让人意外的是,性格十分要强的谢冰莹居然能够忍受遭到如此大男子主义干预的生活,而且一再忍让,早期叛逆的勇气和对束缚决绝荡然无存,宛如成了“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谢冰莹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空间,一路摸爬打滚,还是陷入了迎合男性中心社会的窘境中。究其原因,可能是前面多次坎坷爱情消磨了谢冰莹前期的热情与斗志,再加上想维护着有儿有女的完整家庭,谢冰莹才由果敢地反对包办婚姻转而归依传统婚姻。自由完美爱情的追求最终幻灭于残酷的现实婚姻生活中,历经千辛万苦才冲破封建婚姻牢笼的新女性因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回归到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婚姻上来,显示出谢冰莹女性解放意识的消解,这无疑是女性的悲剧。
  三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解放意识:从努力追求到逐渐淡化
  谢冰莹在追求人格独立和自身价值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她把无法摆脱的苦闷与当时的社会革命联系起来,试图寻找女性解放事业新的出路。她在参加革命的同时奋笔疾书,将从军过程中的血和泪都集中展现在文学创作中。谢冰莹两次从军,一批栩栩如生地革命女兵形象就这样在她的笔下诞生,她自己也是最典型的代表。她们短发、束腰、绑腿、穿草鞋、灰布棉衣,俨然就是雄赳赳的女兵了,女兵们生形矫健,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昂扬着革命气息。谢冰莹试图用文学唤醒处在苦闷和迷茫中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形象让一大批处在迷惘之中的女性看到新的希望,将女性解放与革命结合起来。这样,战争创造了“女兵文学”,成就了谢冰莹式的女英雄,她机智、勇敢、活泼,富有奉献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英雄”。   然而,战争造就了“女英雄”,也毁灭了“女英雄”。谢冰莹选择了文学之路来追求女性解放思想,却在作品中逐渐淡化了女性意识。在创作中,她的革命意识和政治意识站在了女性意识的前面,成了革命文学主题的“领头军”,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现在需要的是斗争的文学”。女作家在引导女性走进社会,走近大众,走向革命时,隐藏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特质。同样的例子,还有丁玲,她宣称“我只卖稿子,不卖'女'字”。她由女性苦闷情绪的叙述转向“革命+恋爱”的罗曼蒂克小说的描写,并且如果恋爱与革命发生冲突,革命终将会战胜恋爱,两人都摆脱儿女情长,全力投入社会解放的革命洪流。谢冰莹感叹道:“她们最迫切的要求,只有两个字--革命!她们把自己的前途和幸福,都寄托在革命事业上面。” [6]她直指女性的出路便是參加本革命,似乎从陈衡哲宣扬的回归传统母性的极端走向了忽视女性独特气质的另一个极端。
  谢冰莹的创作无疑反映她的独特的女性解放意识。她的《女兵日记》《一个女兵的自传》等,带有明显“女兵”的英武气质,打破了传统女性阴柔美的描写,扩展了女性世界的描写空间,给女性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刚健气息,也为她赢得“中国第一位女兵作家”[7]的称号,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女兵文学”。但是谢冰莹在女兵题材方面的创作与当时男性文学粗犷豪放的风格一致,悄然之中暗合了男性中心标准。以男性的世界的标准审视女性及女性文学,作品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失去了本身作为女性作家在创作上的优势,随之也失去了女性文学的特质。
  总之,谢冰莹的女性解放意识贯穿于她的人生和创作中,她敢于冲破传统的女性观,并为女性的解放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她试图唤醒沉睡中的女性,扛起了女性解放的大旗,已然弥足珍贵,如阎纯德先生对她的女性思想及作品的评价:“谢冰莹的作品是不可代替的女性文学的精品”。[8]但其女性解放意识是不彻底的,女性解放在她那里陷入了悖论性的难题中,然而,即便如此,谢冰莹的女性解放意识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冰莹.一个女兵的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53
  [2] 谢冰莹.一个女兵的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30
  [3] 李夫泽.从“女兵”到教授--谢冰莹传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53
  [4] 鲁迅.鲁迅书信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636
  [5] 丁玲.写给女青年作者[J].青春,1980(11)
  [6] 谢冰莹.一个女兵的自传 [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80
  [7] 古继堂.中国第一位女兵作家[J].新文学史料,2000(4)
  [8] 阎纯德.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J].文学评论,1998(4)
  作者简介: 郭俊,女,湖南湘潭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分析研究留学生习得“一直”的情况,发现留学生习得“一直”时存在的偏误主要有书写偏误和语法偏误两大类。文章对这些偏误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一直;偏误;对外汉语教学  一 “一直”的偏误研究  1.“一直”的书写偏误。经过对HSK动态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学生基本都能把握“一直”的书写,但有关“一直”中“直”的书写还存在
期刊
Abstract: Lexical repetition is the most direct form of lexical cohesion, which is the central device for making texts hang together. Although repetition is the most direct way to emphasize, it perfor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讲数学故事、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等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使数学课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就是把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的挖掘学生
期刊
摘要: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电压波形的电压和仪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主要设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关键词:函数发生器;方波;三角波  一 函数信号发生器原理图设计  信号发生器一般区分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及任意波形发生器,而函数波形发生器在设计上又区分为模拟
期刊
一定范围内的中频低强度正弦电场(100~300kHz,1~3V/cm)被发现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这类电场被称作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虽然大量离体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了肿瘤治疗电场能够延缓、甚至阻断肿瘤生长,但与其相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一是肿瘤细胞在中频低强度电场作用下,电场对细胞造成增殖抑制影响的内在生物物理机制还不明晰;另一方面是得到FDA认证的肿瘤治疗电场在人体胶质母瘤(Glioblastoma,GBM)治疗
摘要:黄自先生是我国30年代时期非常重要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培养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的人才,而他自己本人也衷心于音乐方面创作,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音乐作品也首首被奉为经典,本文着在以其中的《思乡》作品为例来试论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创作风格;思乡  黄自先生作为我国重要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为我国的早期的音乐教育事业发
期刊
摘要:傅益忠在做好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结合“凤阳县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在凤阳县农委和大溪河镇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在大溪河镇建立了面积5万亩的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  关键词:共产党员;带领农民;创业;致富  面对市场,农民是弱势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经营农民要想发家致富,就需要组织部起来、需要道德高尚具有一定经营能力人的带头和引路。农民共产党傅忠益就是这样一位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期刊
自1977年《撒哈拉的故事》在台湾出版后,“三毛热”在台湾、大陆、香港、新加坡等华语文学圈里三十多年持续不衰。三毛以其独特的个性、人道主义的胸怀、博大的爱与同情心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在三毛的众多作品中,最能体现三毛生活情趣与生活态度的就是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呈现给我们的撒哈拉大沙漠生活的那一段艰苦又快乐的岁月。本文从三毛情缘的缘由出发,认识且了解三毛的生活,三毛倔强坚持、敏锐善感的性格,以及她
期刊
美好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的一项战略性抉择。建设好美好乡村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人才,为此凤阳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总结经验,有利于推动农村人才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对凤阳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报告。  一 凤阳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凤阳县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以农村实用型人才、生产带动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科技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长沙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普通住宅市场营销方式的几个新变化论证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长沙房地产市场营销将有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营销主导的时代。  关键词:长沙;房地产营销创新;市场趋势  一 产品设计的变化:产品设计开始注重营销实际  营销导向的房地产市场必然从一开始就从市场需求出发,在开发前期就直接考虑市场营销的需要。  从而且随着大开发商的进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