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插图成为“摆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对课文某一情景的展示,它能使高深的文字通俗化,抽象的观念具体化。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陶冶其爱美情趣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使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插图 教材 作用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册教材中都配有几十幅精美的插图。它与课文联系紧密,使高深的文字通俗化,抽象的观念具体化。但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插图重视不够,甚至忽视了它的存在,使得插图形同虚设。其实,充分地利用好插图,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陶冶其爱美情趣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借助插图,理解重点段落
  有的插图是为重点段落配置的,是理解、学习重点段落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教学这些段落时,如果结合插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段落。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为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配置的。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海水的颜色、海底的地形,以及海里各种各样的生物,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而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如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插图,他们就会很容易地、形象地、直观地感受到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里的鱼千姿百态,以及其它丰富的海域物产。从这一角度来看,内容丰富、色彩明丽的插图成了课文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借助插图,感知人物形象
  有的插图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品质起着渲染、烘托的作用。如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插图。在熊熊烈火的包围中,邱少云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十指深深地插进了泥土里,两眼瞪视前方,露出对敌人的仇恨的目光。嘴唇紧紧地咬着,脸上是刚毅、果敢的表情。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从邱少云的目光和表情中体会他当时的心情,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宁可自己烧死也决不动一下的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献身精神,并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体会,从而使这位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这一角度讲,形象逼真、内容深刻的画面再现了文章内容,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的影像和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借助插图,领悟文章主题
  有的插图展示的是某一情景,在教学时图文结合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题。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小摄影师》一文,通过写高尔基接受一名小男孩为他照相而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的事,表现了高尔基关心、爱护下一代的成长。插图展示的是高尔基正按照小男孩的吩咐,摆好姿势,小男孩准备为他照相的情景,高尔基一副特别认真的神情。学生认真观察这幅插图,看到高尔基为了使小男孩照好相而听从小男孩的任意摆布,而且那么郑重其事,就会领悟到高尔基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的主题。从这一角度看,刻画细腻、构思巧妙的图画能帮助学生直奔主题。
  四、借助插图,体会文章意境
  有的文章,学生单凭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很难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而借助插图就会减缓坡度,降低难度。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插图,在宽阔、一望无际的江面上,一叶扁舟已飘然消失在天边,可是诗人还站在江边朝远处眺望。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之后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那种在朋友的船只已消失在天边的尽头后,却仍久久地伫立江边,不愿离去的怅然若失的孤寂的心情,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诵,学生就会体会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从这一角度来看,简单明了、设计巧妙的图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借助插图,陶冶爱美情趣
  有的课文文美、景美、情也美,而且配置了文中所描绘的美景的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边学文,边欣赏美丽的图画,可以使学生更直接、更清晰地领略课文所描绘的景之美,从而更有效、快捷地品味出文之美和情之美,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陶冶爱美情趣。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桂林山水》一文就配置了一幅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图。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欣赏这幅图画,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感受到祖国壮丽河山的美。再结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进一步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从这一角度讲,插图以它的延展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了文字之境,进而提高了文字的信息承载量,以独特的视觉审美形式,促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典雅愉悦的观赏心态,陶冶了爱美情趣。
  总之,插图以它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设计、细腻的描绘、明丽的色彩,给人以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使课文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充分有效地利用插图,可以使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切勿忽略了它的存在,而使之成为“摆设”。
其他文献
90年代以来,迅速提高的信息化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变的进程,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工程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话教学就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张扬学生个性。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课堂 对话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我对教之道尤为注重。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应引起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无形中成为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成为单边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锐减
该文提出了经济型FDM快速成型系统的概念、原理,探讨了其相关技术,并介绍了研究人员的开发工作。
摘 要: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灵感,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在优化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把文学中的留白艺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艺术空白 教学技巧    语文集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为一体,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学科。过去人们只重视它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致使语文教学进入了尴尬境地。为了走出这种尴尬境地,语文教师就要创造一个语文教学的新
该文以型喷气式飞机和轻型螺旋桨飞机经济性的各项因素,对这两种采用不同推进方式的飞机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认为喷气式飞机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会议
在新的严峻形势面前中国企业考虑如何生存和发展问题.本文在分析国际形势大趋势和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进入了一个深刻变化和转型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都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全新课题。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根本的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思想的敏锐程度和深刻程度,是衡量一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只有活跃了思维,才会突
中国已启动旨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必须走出由封闭的重工业和低效农业构成的二元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以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