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新课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进行了反思,发现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想法有许多不当。现在细细回味新课程,它的人文精神以及许多精妙之处给我的感触颇深,现浅谈几点个人想法。
  
  一、新课程,渗透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的渗透,应当以传授的人文知识为载体,或者说,要把人文思想充分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新课程主要是向小学生传授一些人文知识,教材内容本身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典型性。教材选择一些典型的课文,不仅适应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且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他们德、智、体发展的影响很大。
  二是多样性。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民俗、社会生活等方面,这虽然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但却促使学生去接触生活、接触现实、接触社会,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三是情感性。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浓郁的深情,都有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净化。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浓厚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既有对《我的外公》的尊敬,也有对《奶奶的白发》的孝敬;既有对《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爱心,又有对《寄往南极的信》关心……中华民族的仁、义、廉、孝等人文思想,在教材中均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二、新课程,体验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教材提供的事例,分布于广阔的空间,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画面,也为学生体验人文精神提供大量的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朗读品味、创设情境、讨论答辩等方法,引导学生亲历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感悟。
  第一,可以从许多伟大人物身上,引导学生体验“为理想奋斗”“为祖国献身”的执著精神。
  如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中,徐悲鸿为了在外国人面前证明中国人不是弱小无能的,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励志学画、为中国人争光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学生,必须让学生体验、感悟,才能初步理解这种精神的力量所在。
  第二,从平凡小事中,引导学生体验今天成就的辉煌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课文《蚂蚁和蝈蝈》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幸福生活来自辛勤劳动,懒惰只能一事无成。这些小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让学生用表演、讲故事等形式来体验、感悟,通过情感的融合和迁移,形成强烈的感情。
  第三,从写景状物中,引导学生体验环境对人类的重要,增强其热爱生活和保护环境的情感。
  如课文《鼎湖山听泉》介绍了美妙绝伦的泉声给人超脱自然的享受,这就需要学生用心去辨识、品味语言文字,品味生活,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愉悦。
  
  三、新课程,培养人文意识
  
  在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人文知识,初步体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人文意识,初步明白“应当怎样做人”。
  第一,鼓励学生初步确立理想,培养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奉献意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可能在学完课文后说出自己的很多“理想”,虽然这些“理想”的指向性和稳定性都很差,但是,教师也应及时鼓励。理想不在于是否高远,是否稳定,而在于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具有奉献精神。如花木兰不顾女儿身,替父从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鼓励小学生初步确立理想,努力去做对他人有益的事,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这是人文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指导学生初步明白是非,培养正义、正直的人格精神。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确立是非标准,建立和健全人格尺度非常重要,如《做什么事最快乐》说明要做好自己的事,《花瓣飘香》中小女孩关心父母的纯洁心灵。这些看似一些“小事”,却都能够反映出大道理和人们的态度、人格,都会对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初步学会思考,培养不断追求的创新意识。
  孜孜不倦、勇于思考、执著追求、不断创新,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吊灯和鲨鱼》一文中,钟摆的发明,鲨鱼惧怕橙黄色的发现,告诉了学生认真观察、悉心探求,就能有所发明创造。对小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提问、永不满足、执著追求,从小养成这种习惯,培养这种品格,是完全可能的。这种永不满足、不断发现的品格,正是一种创新意识,正是创新精神的萌芽。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小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少年儿童进行初步的人文意识的培养,会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健康地做人,为他们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曾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年轻的母亲,扶着自己的儿子学走路。走了一段之后,孩子似乎想挣脱母亲的双手,自己试一试。探索是难的,孩子居然知道扶着墙走了,孩子可能感觉自己本事大了,干脆放手离开墙的帮助,自己走。啊,他成功了!母亲蹲在他身后叫他:“我的宝贝,你真棒!”孩子回过头来,兴奋激动的双眸里尽是成功的喜悦。孩子转身朝母亲走过来,母亲给他鼓掌。孩子太激动了,他跌倒了,如果换成其他母亲,也许此时会赶过去搀扶摔
写作的魅力在于通过精妙的语言和奇妙的构思,展示生活之美、人物之美、思想之美。在学生的写作启蒙教育阶段,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立意,如何搜集材料,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一、彰显写作之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写作的魅力和重要性,彰显写作的艺术魅力,
用Python语言来编写多线程代码可以使代码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以便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的资源.但是Python多线程代码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不确定性会导致很难发现代码中的潜在错误,影
作文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质量的高低。命题切合学生的童年生活,能帮助学生写出充满童趣的作文。本文试图从童年、童心、童梦三个方面谈作文命题的策略。一、童
农村青年作为社会中的独特群体,其成功之路就是一部向上流动的成长史。在教育对社会流动功能逐步减弱与阶层间壁垒森严的背景下,农村青年已实现的向上流动只是一种物质上的强流
时光荏苒,设计行业整体在进步,观者的审美方向也在转型,尤其是环境艺术行业,作为艺术形式于建筑学科中作为美学的感性的代表,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正逐渐为市场和受众所重视,在现代感官
课改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我们尝试归纳出自主学习的特点: 1.其对象是学生以学习过程为监控对象。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制订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策略及能力训练。2.其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培养过程中,不光要训练学生对策略、方法的调控,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责任心、恒心等非认知因素的训练。    一、激趣为
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我们对学生说:“你要学会动脑筋。”其潜在话义就是你要学会思维。语文是极富思维训练资源的一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思维素材,语言训练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挈机。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呢? 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一激,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本文针对《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改革与
本文在对大学生参加健身性健美效果进行实际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时间两个方面较全面的分析了可能影响大学生健身性健美效果的诸因素,提出建议。重点阐述了健身性健美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