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本“解压”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在我校举行的“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中,我和李老师教学同一篇课文《新型玻璃》,我们在课时安排上完全不同。李老师按教学进度安排三课时完成,而我只用一课时的时间便完成教学任务,但效果却不比李老师差,深受听课教师的好评。
  李老师的教学安排
  李教师循规蹈矩,按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认读、默写、理解生字词,初读课文,讲述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讲解“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三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第三课时讲解“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拓展延伸,进行说写训练。
  我的教学安排
  我打破陈规,对教学课时进行灵活机动地处理,用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的方法,自由选读文中介绍五种新型玻璃中“最吸引你眼球”的一种,分成五个小组,各组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分别说出五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并拓展延伸,进行说写训练。
  【反思】
  《新型玻璃》是一篇介绍新产品类的说明文,课文浅显易懂,学生在自学完生字词后,基本能自己看懂课文所介绍的内容,无需教师作过多的讲解,课堂上也没有必要让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阅读。如果教师一味对课文内容进行过多过繁的讲解和分析,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感到越来越泛味。
  久而久之,便会丧失他们的学习信心,在课堂上产生抵触和厌学的情绪。是循规蹈矩,按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教学,还是打破陈规,对教学课时进行灵活机动地处理,有效地利用好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里掌握更多能使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困扰着我的一个教学疑难问题。
  教学中,我在尝试着把二课时、甚至三课时的课文压缩成一个课时完成,尽量做到“长文短教”,其目的是在不影响学生正确掌握文本要求的前提下,“挤”出时间来让他们多练笔、多读些好词佳句,多积累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我在教材处理上,也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压缩”处理,让学生在一个课时的学习时间里,既能把文本的内容学通学透,又能使自己的语文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如何对文本进行“解压”,做到“长文短教”,把厚书读薄?在对文本进行认真反复的研读后,一个模糊的教学思路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我大胆地采用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选读文中介绍五种新型玻璃中“最吸引你眼球”的一种,组成五个学习小组,各组读后进行交流。同时向学生明确提出倾听要求:应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因为另外四种新型玻璃的知识你只能从倾听别人的介绍中获得。
  在明确了这一教学目标后,我便向学生布置了如下几点预习要求:(1)、把课文读通读顺;(2)、自学生字词。(3)、收集一些新科技产品(或其它新型玻璃)的材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生字教学和朗读指导的障碍很快被扫除了,课堂上便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对一些精美语句的品读,多交流读后的感悟与体验,从中深切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为自己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学生在充分的交流活动后,我便引领学生去“伪”存“精”,把“厚”书读“薄”,依托我事先为他们设计好的表格,用一个词、一个短句把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概括出来。由于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品读与交流,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此项练习。
  文本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凭据”,但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依样画葫芦”上,而是应当跳出文本这个框框,对现有文本进行拓展延伸,达到对已掌握知识的再认识、再创造之目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在学生通过交流、倾听这一教学环节之后,我便安排了让学生转换表达方式介绍新型玻璃的学习途径,学生通过运用自述、写广告词等介绍方法,让人对新型玻璃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有趣。这种对文本进行新超越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使文本这张枯燥的“凭据”闪动着更加灵动的光芒。
  教学一篇文章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让学生能正确掌握文本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引起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学生对新型玻璃的认识已比较清晰,而且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这时如果再停留在对文中五种新型玻璃介绍方法的“不断翻新”上,那必然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课堂上自然也就很难闪烁出创新的火花。超越文本,不断探究,训练学生的表达和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烈,正是进行拓展探究的好时机。因此,我依托学生前面学过的介绍方法,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介绍自己从课外读物、网络上所了解到的其它新型玻璃的特点与功能,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习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长文短教,给文本“解压”,为语文课堂“减负”、“消肿”,把厚书读薄,还语文课堂简洁、素雅之本。
  (河北省涞水县王村乡吴各庄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导致了教学的封闭性,忽视各项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期刊
今天一下课,我正打算走出教室,有一个学生走到我面前很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真希望天天都有音乐课。”看着小小的孩子那么诚恳的眼神,还有那发自内心的期待,我的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同时一种暖洋洋的幸福感立刻蔓延到了我的全身。  也许是我的课深深地吸引了他,也许是我不经意的一点关爱触动了他的心灵……总之,我感到他对我的依恋就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一般,有太多的无奈与不舍。于是,我也温柔地对他说:“是啊!老师也
期刊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训练方式,也是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作文课大都是围绕“老师出题——师生审题——学生作文”的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作文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压抑和抹杀了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大胆革新,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丰富的形象力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写出富有
期刊
教学需要“相机而动”。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就是发现,而“机”,则是教学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的最佳时机,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相机而动”都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但语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学中的“相机而动”更主要表现为讲于当讲、问于当问、补于当补、读于当读、品于当品等几个
期刊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举其要有四:  一是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
期刊
中国山水画艺术有一大创造,那就是留白艺术,它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虚实相生,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的道理,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重要。诚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讲的东西,就好比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留白”并不是什么都不干,而应该是从教学
期刊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新形势下怎样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而德育工作涉及到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组织方式等,是一个关系到德育工作全局性的问题。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丹江口市实验中学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
期刊
摘要:分层次教学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完美的统一。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一、分层次教学的提出  在许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
期刊
每一个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
期刊
创新能力通常是把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能量。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创新性与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发现、创造,使他们成为现在的学习主人,未来的社会主人。  一、更新观念,创设创新氛围  创新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