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cidin、BMP6和HJV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和铁调素调节蛋白(HJV)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胃癌患者Hepcidin、BMP6和HJV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Hepcid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13.3%∶56.5%,χ2=8.99,P<0.01),而BMP6和HJV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40.3%,χ2=1.89,P>0.05;93.3%∶83.9%,χ2=0.88,P>0.05)。Hepcidin的表达与T分期相关(χ2=6.98,P=0.02),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贫血均无关。BMP6和HJV的表达则与T分期、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贫血均无关。Hepcidin与BMP6、HJV的表达均无关(r=0.13,P>0.05;r=0.15,P>0.05)。

结论

胃癌组织中Hepcidin高表达,且与患者的T分期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BMP6和HJV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3次,然后射频消融治疗肝内原发灶,最后采用调强放疗针对门静脉癌栓行外照射治疗。放疗结束后6~8周观察癌栓及肝内肿瘤的近期疗效,随访1、2、3年生存率观察远期疗效,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期疗效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趋化因子(ITAC)、Fractalkine、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3α、白细胞介素8(IL-8)、MIP-1α和MIP-1β在肺癌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各趋化因子间相关性。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联合检测40例初诊肺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上述6种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各趋化因子之间的
髓外浆细胞瘤(EMP)是一种罕见肿瘤,特征是浆细胞单克隆增殖,常好发于头颈部,其次是胃肠及皮肤,活检是唯一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并且需要与表现相关疾病相鉴别。因EMP有较高的放疗敏感性,故目前以放疗为首选,也可因病情选择综合治疗,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其移植排斥反应,不作为优先选择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姑息性手术术后小鼠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C57BL小鼠Lewis肺癌姑息性手术切除术后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顺铂组,每组6只,术后第4~10天用游标卡尺(0.1 mm)测量每组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用石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小鼠术后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平均微血管密度
大肠癌早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遏制其进一步发展,延长预期寿命。其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粪便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筛查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粪便检查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筛查方式。
目的评价近红外线吲哚氰绿(ICG)荧光显像法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口腔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符合条件且知情同意的cT1-3N0M0口腔(或口咽)癌患者30例入组。切开皮肤前用1 ml注射器抽取ICG(25 mg/5 ml)1 ml行瘤周四象限和基底注射;随后行常规颈清扫切口翻瓣游离胸锁乳突肌并将其向后牵拉,显露术野,用近红外线荧光成像系统扫描术区直至捕获荧光热点,切除热点
全脑放疗延长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已成为其标准治疗方法。而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是传统意义上的肿瘤治疗观念的一个重大革新,且具有服药方便,起效快,可同时改善颅内及颅外肿瘤病灶,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等优点,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更优治疗方法。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多数,后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术后碘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131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一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因钠-碘转运体基因、BRAF基因、双链复合蛋白8、微小RNA、细胞角蛋白19等基因的改变而降低或丧失对131I的摄取能力。这些基因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尤为重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他莫昔芬、阿那曲唑和卵巢功能抑制剂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最常用药物,针对患者疾病分期和绝经状态的不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不同。内分泌治疗被证实有很好的疗效的同时,也被证实会产生耐药,mTOR抑制剂、CDK4/6抑制剂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将为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长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上调的H19、HOTAIR、TINCR、LINC00152及下调的MEG3、GAS5、LET、AA174084等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深入研究lncRNA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有望为胃癌的诊治提供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