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癌早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遏制其进一步发展,延长预期寿命。其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粪便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筛查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粪便检查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筛查方式。

其他文献
核仁素的异常表达存在于多种疾病进展中,特别会影响炎症反应、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核仁素在多种肿瘤中表达量升高,分布位置发生变化,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肿瘤转移等多个过程。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肺癌的治疗愈加重要,与CT相比,PET-CT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对转移灶的确定、对炎症的鉴别准确性更高,并且PET-CT在准确分期的基础上,改变了很多由传统影像确定的治疗方式,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治疗后效果的评估与预测,对治疗策略的制定也产生重要影响。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8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29例)和对照组(153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下呼吸道
期刊
循环DNA是一种存在于血浆、脑脊液及滑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A。肿瘤患者循环DNA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具有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征性改变,例如基因突变、DNA甲基化、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循环DNA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在肿瘤的筛查、诊断、病情的监测以及预后评价中均有潜在的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放化疗导致白细胞计数≤1×109/L的癌症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效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426例放化疗导致白细胞计数≤1.0×109/L的癌症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与患者医院感染获得情况。结果426例住院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率为11.0%,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率为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3次,然后射频消融治疗肝内原发灶,最后采用调强放疗针对门静脉癌栓行外照射治疗。放疗结束后6~8周观察癌栓及肝内肿瘤的近期疗效,随访1、2、3年生存率观察远期疗效,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期疗效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趋化因子(ITAC)、Fractalkine、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3α、白细胞介素8(IL-8)、MIP-1α和MIP-1β在肺癌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各趋化因子间相关性。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联合检测40例初诊肺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上述6种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各趋化因子之间的
髓外浆细胞瘤(EMP)是一种罕见肿瘤,特征是浆细胞单克隆增殖,常好发于头颈部,其次是胃肠及皮肤,活检是唯一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并且需要与表现相关疾病相鉴别。因EMP有较高的放疗敏感性,故目前以放疗为首选,也可因病情选择综合治疗,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因其移植排斥反应,不作为优先选择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姑息性手术术后小鼠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C57BL小鼠Lewis肺癌姑息性手术切除术后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顺铂组,每组6只,术后第4~10天用游标卡尺(0.1 mm)测量每组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用石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小鼠术后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平均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