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1
品种来源:167-1×Mo17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地区,出苗至成熟124天,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比对照四单19晚熟2天,比对照本玉9号早熟1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绿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3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17片。花丝粉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1克。
抗瘤黑粉病和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8.40%,粗脂肪含量3.79%,粗淀粉含量75.4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9.8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0%。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9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地块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高水肥地块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株。
适宜区域: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东部中晚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内蒙古赤峰地区四单1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品种来源:167-1×Mo17
特征特性:在东北早熟地区,出苗至成熟124天,需有效积温2600℃左右,比对照四单19晚熟2天,比对照本玉9号早熟1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紫红色,花药绿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3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17片。花丝粉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1克。
抗瘤黑粉病和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8.40%,粗脂肪含量3.79%,粗淀粉含量75.4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9.8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0%。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9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地块每亩适宜密度3000~3300株,高水肥地块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株。
适宜区域: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东部中晚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内蒙古赤峰地区四单1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虫。